手工活里见精细

2016-12-01 01:00余盈李佩祯
珠海 2016年6期
关键词:裁缝店西式西服

文 | 余盈 图 | 李佩祯

手工活里见精细

文 | 余盈 图 | 李佩祯

[裁缝]

澳门是中国第一个出西式裁缝师傅和开设西式裁缝店的城市,这里的西服裁缝曾经替无数海内外名人订做过西服。如今,手工定制的洋服旗袍店、鞋店已经寥若晨星,能坚守的也都是七八十岁的老师傅,陪伴他们的是用了多年的剪刀或是量尺,沧桑的味道呼之欲出。

缝补大半生光阴

据1973年就在草堆街19号开设路边铺“球记洋服”的球叔说,营地大街和草堆街一带的洋服旗袍店,在顶峰时期曾有三十多家,而各类型的布料批发店更是数不胜数。如今,不少店铺早已易手,有些老招牌还在,却是各种挂羊头卖狗肉,卖些生活杂货,甚至是水果;有些则干脆关门大吉,只留下斑驳的店面外墙给世人回味。

满头花白的球叔今年已经79岁,1962年入行当裁缝的他真算是“剪掉了大半生光阴”。老人家说话有点吃力,但精神依然利索,“现在开店变成了一种习惯,我当做运动”。照理来说,这样的年纪,应该不用再从事如此繁重伤神的体力活了,“是有教过几个徒弟,其中一个跟我九年最后还是转行了”,他轻轻地叹了口气。为了不让店铺因后继无人而消失,这位瘦削却儒雅的老人,每天定时定点就会前来开门,坚持坐在同一张椅子上,用同一台缝纫机,仔细地缝补着各种布料。“球叔很好人,由于毗邻大三巴,经常看到有游客问路,他一把年纪仍然非常热心,有时候还会放下手头工作带游客走到目的地”,在附近居住的老街坊都认识球叔,且对这个很有坚持的老人家赞誉有加。

在生意最好的年头,像球记洋服这样的小型店铺,半个月可以接到四十多套西服的订单。前来订做西服的人士大多是男士。澳门是中国第一个出西式裁缝师傅和开设西式裁缝店的城市,这里的西服裁缝曾经替无数海内外名人订做过西服,包括马礼逊牧师的原配玛丽师母、东印度公司的大班等等,就连孙中山先生的第一套西装,都是在澳门订制的。“潮流不同了,以前很多打工的都需要穿正装上班,不光是洋人,中国人也不少,老板是外国人就更有要求了。像是出席一些正式场合,如婚宴酒会这类,又或者在酒店上班的,都需要一套体面的西装,订做一套西服最快也得20天。现在很多人可以买成衣,也不再讲究细节,更加无法等待,生意就差很远了。”球叔说,如果自己不做,店铺就会关门,现在因为年纪太大,单打独斗的他已经无法再赶制一整套的西服三件套,多是帮忙改改裤脚和衣服长短。也有部分熟客是专门找上门订做西裤的,但是布料不容易买到好的,所以他也只是打好版,拿到香港去缝制。用球叔的话概括,就是时代的需求变化,老行业不再“被急切需要”,所以便慢慢式微了。

洋服界翘楚的独门秘籍

虽然洋服店大多已经被人所遗忘,但是其中还是有春天的。说的便是接受过多个媒体采访的“异裁洋服”。

异裁洋服位于草堆街63号,它可算是澳门老店铺的模范单位,店主冯振皓是澳门家喻户晓的老裁缝,几乎上遍了澳门大小平面和电视媒体。冯师傅看起来和报道中一模一样:爱穿花衬衣,梳着复古猫王头。健谈风趣的他拿出一大叠媒体卡片:“你看我真的接受太多采访了,别人以为我爱宣传,实际不是,其实故事都是一样的,重复说这么多次我也闷了,不如你自己搜搜资料?”没想到这位采访专业户竟然和所有澳门老铺主一样低调腼腆,到底是认真做事的人,都有种羞于面对镜头的惯性,在我们一再央求下,他才愿意打开话匣子。

打开话匣子的根源,还是他所钟爱的西服裁剪原理。

过去拥有一身量身订做的西服或是一双适合自己的脚型的鞋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现如今,时代让这一切成为了往事,只有少数还在坚守。

异裁洋服门口除了放置了两套正背面展示的西装外,还有两块牌匾特别吸引眼球。一块写着大大的数字“0.618”,另一块写着“以衩为王”,看起来玄虚不可捉摸。“衩是异裁最突出的卖点,你们女士不太常穿西服可能不知道,其实西服背面的单衩和双衩做得贴不贴服,是考验裁缝师傅技能的最佳细节位”。说完,冯师傅拿出一张硕大的剪报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贴满了从各大媒体里收集下来的,关于各种名人明星穿西服背后开衩不贴的“铁证”。“看吧,连贝克汉姆都屡次穿着衩被撑开的西服出场,异裁运用自创的0.618三维分度法裁剪西服,无论是双衩还是单衩,都可以做到流畅贴服身体线条的”。

店铺同样开业于1973年,16岁就入行的冯师傅见证了澳门洋服业从全盛走向衰退的整个过程,裁缝师在当时是最吃香的行当。三层楼的裁缝店,一楼是门市,二三楼都是工场,如今仍然有数位工人帮他干活,生意和口碑都很不错,异裁洋服绝对是澳门街洋服店仅存的几个大户之一。“我们做一套西服不便宜的,因为会用上好材料例如Harris Tweed这种,动辄五位数,这种价钱一般人是不会前来订做的,不过也有不少达官显贵非常讲究,他们知道澳门街老店铺手工一流,甚至比香港的一些著名洋服老店要好,所以有很多老客户,一订就几套”。冯师傅除了在价格上有坚持外,对订做时间也是一丝不苟地坚持着“赶时间的,不做”。做一套西服,量身、画版型、试身修改,就需要三四天的时间,而整套西服交货起码需要两个月,能等的,他才做。至于何谓“三维分度法”?其实就是把人脑当计算机,让顾客从一个平面上升到三维立体的效果再绘画衣版,并且遵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提出的“辩证原理”——否定之否定,从而不断地改良技术。“我是读哲学出身的,这个思维运用到裁衣上,原来也行得通!”对于不是专业裁缝的外行人,只能听到一头雾水,但这并不打扰师傅的兴致继续侃侃而谈。据说他曾经收过30多个徒弟,更有行家慕名前来请教,却是没有人听得明白这种法则。冯师傅又找来一张我们完全看不懂的,复杂得有如建筑立体平面图般写满公式与笔记的打版图,并详细解释了一轮这种“黄金比例分割法”的奥妙。他形容量身定做衣服不光要看身形的数据,还要看这个人的体态,如一个驼背的人和一个习惯性向后拗身体的人,衩的量度裁剪方式就不同。

说着说着,冯师傅将两把经常在媒体上亮相的尺拿了出来,小的那把用来量度肩膀弧度,是用冯师傅儿子的量角尺改装的;大的那把被挂在店铺中央,像是绘画建筑空间设计草图的大型量角尺,确实非常特别。再翻看他用作计算尺寸的卡纸,写满密密麻麻的“冯氏密码”,这些异于同行的家当,不辜负“异裁”的宝号之余,也使老师傅“成功需苦干”的形象跃然纸上,光是那刻苦钻研的精神,就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过去,拥有一身量身订做的西服或是一双适合自己的脚型的鞋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现如今,时代让这一切成为了往事,只有少数还在坚守。那些即将消失的老铺,那些就要失传的手工艺,在这些有心人的呵护下,就有了绝处逢生,向死而生的曙光。

Sewing Is Really A Fine Art

澳门是中国第一个出西式裁缝师傅和开设西式裁缝店的城市,这里的西服裁缝曾经替无数海内外名人订做过西服,包括马礼逊牧师的原配玛丽师母、东印度公司的大班等等,就连孙中山先生的第一套西装,都是在澳门订造的。如今时代的需求变化,老行业不再“被急切需要”,所以便慢慢式微了。

猜你喜欢
裁缝店西式西服
西式面点的创新与发展方向探析
可变形自收纳便携西服设计研究
高定西服在消费者视域下的色彩应用与发展趋势
分蘖洋葱对西式香肠品质及储藏特性的影响
小老鼠裁缝店(下)
小老鼠裁缝店(上)
小老鼠裁缝店(上)
国际学校:留学无需“小别离”
卖西服
有趣的西式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