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2016-12-02 05:07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7期
关键词:龙头企业产业化福建省

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林 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50003)



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刘碧云,黄献光,杨小萍,林 梅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350003)

综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总结福建省近年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探索、实践与成效,分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动力不足等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思考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10号)就是国务院针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出台的第一个全面系统的政策性文件。各地相关部门把握机遇、高度重视,研究出台贯彻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并加快完善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体系。

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既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是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如何激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增强其辐射带动能力,是福建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

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福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对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1]。近年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农户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有力地推动福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民就业增收[2]。

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计年鉴》(2009-2014)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年底,福建省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83家。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428家,其中国家级52家、省级376家。除了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外,还评选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77家;福建省农业厅、林业厅、海洋与渔业厅分别评出120家省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34家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3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有些市级和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具备了成为国家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条件。这些企业成为发展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梯队力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成为福建农产品生产的重要主体,2014年,福建全省市级以上1883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超3940亿元,企业从业人员达54万人,实现年销售收入(含交易额)3681亿元。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了福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了福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整合农村多元社会化服务力量

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中,有各级农业行政部门,以及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单位、技术推广单位提供的公共服务,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联结带动服务,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民间中介组织的互动服务,农村供销社和信用社的金融等方面的服务。其中,农业龙头企业带动服务型是最主要的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主导,依托特色农业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整合小规模、分散的农户资源进行集约化经营,形成“龙头企业+科研机构+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2014年,福建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约685万户农户,农户从产业化组织得到的收入达662亿元。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将农业优势资源和农村社会化服务力量整合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再循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2 推进农业全产业链深度合作

农业产业链包括农业生产、销售、流通、科研等各个环节。高效的农业产业链一般每个环节都能独立运营,实现精细专业化分工,实现生产规模和效益最优化。在传统的农业产业化链条中,涉农企业尤其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决定着产业链条中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农业生产资料企业是农业生产的上游企业,为农业生产基地和农户提供生产资料;高校、科研院所及培训机构为农业生产基地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并进行人才培养;中介服务组织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指导、资金支持和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政府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生产、销售、流通等农业全产业链的运作,成为联结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广大农户的桥梁,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致富。

1.3 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经营

当前,福建省粮油食品、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花卉、林产品、畜禽、水产品等九大重点特色农产品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经超过80%。这些主要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在当地均有上规模的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根据福建省统计局《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统计年鉴》(2009-2014)的统计数据(表1),2014年福建省市级以上重点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661家,约占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88%。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有381家,约占全省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89%。市级以上重点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3360亿元,占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产值的85%以上;市级以上重点特色农产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开发投入超23亿元,占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开发投入的77%以上;市级以上重点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约582万户,约占全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数的85%。

表1 2014年福建省市级以上与重点特色农产品

区域自然资源基础赋予当地优势特色农业产业相对优越的竞争和发展环境,也造就了特色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有不少地区还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政府通过完善配套政策、现代化的销售和物流体系来加速产业聚集,为产业的规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1.4 提升农业产业化整体水平

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规模化生产的要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研发自主创新产品,引入现代技术装备,提高现代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运营水平。同时,企业更加重视产品标准化生产与示范,在遵循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往往与科研院所联合制(修)订符合当地农业生产需要的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提升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

2 福建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成效

2.1 实践与探索

近年来,福建省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投资力度,积极推进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政府、科研单位和龙头企业紧密联系,构成了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龙头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提出技术需求;研发单位针对企业技术难题进行技术研发;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技术研发资金、公共资源和服务,做好技术创新保障。

福建省科技资源和人才优势比较突出,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厅、林业厅等省级农业部门,以及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把农业科研资源引向龙头企业,充实龙头企业的科研力量,提高了龙头企业的科研创新能力,并通过农业科技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综合生产能力。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于2009年初启动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已列入福建省委省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专家们常年多次下基层开展科技服务,深入农村田间地头指导生产,解决生产问题,并围绕企业产品生产的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规范、工艺优化、技术装备,为企业规模生产提供成套技术,从解决农民和企业技术难题中实现科技创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常年进行科技服务的农业企业有近400家,包括福州超大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漳州天福茶业有限公司、厦门如意集团有限公司等国家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省级品牌企业等农业企业。这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自身研发实力相对较强,且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往往通过“产学研”结合引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力量,联合攻关企业的技术难题,重视引进现代化农业技术装备,提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现企业的创新发展、跨越发展。

为激发福建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近年来,福建省各级行政部门以及高校、科研院所积极推动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平台、省级产业技术创新重点战略联盟、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科技创新研发与交流平台的组建,在农业领域主要以发展特色、生态和高效农业,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开展农业关键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福建省科技厅对福建省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创新平台(众创空间)、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晋级决赛企业星火项目、重大科技成果购买补助项目和引进重大研发机构资助项目、高校产学合作项目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和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和补助,引导全省开展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技创新。

2.2 主要成效

根据世界技术领先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多数是以巨额的研发支出为支撑而保持技术遥遥领先地位。政府成为农业产业发展极其重要的外在推动力量。近年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增加项目研发经费,陆续建立不少专门性科研机构,农业科研创新成果显著增多。福建省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扶持农业产业的创新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构建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大对企业财政资金的扶持力度,福建省各大企业也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研发投入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基本保障。依据福建省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开发投入2014年与2008年的对照数据,由2008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0亿元;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呈较快增长趋势,总产值由2008年的1386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940亿元;销售收入由2008年的1293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3681亿元。

调研发现,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并且或多或少都获益于国家及福建省有关资金扶持政策。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福建省华龙集团饲料有限公司是福建省起步较早、规模较大的添加剂预混料生产企业之一,是全国饲料工业行业先进集体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先后承担了国家和省级研发项目40多项,主持制定并颁布实施的标准25项,创经济效益8000多万元,社会效益超亿元,生态效益显著。企业被认定为“福建省首批创新型企业”,“华龙牌”畜禽饲料被认定为福建名牌产品,“华龙”商标被认定为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文鑫莲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莲业为核心,集科研开发、基地种植、生产加工、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公司注重科技创新,创建自主研发品牌,依托中国农业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等多家科研院所的技术力量,先后承担了国家科技部农业成果转化项目、国家星火计划项目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联合科研攻关,逐步实现了莲产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公司现已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国家专利44项,新申请专利14项。公司于2015年8月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中国莲业第一家上市企业。

这些企业在深入开展科技创新的过程中,除了得到各级财政的研发项目经费资助,以及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的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扶持资金“贷款贴息资助”外,有的还享受到国家免征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的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到“所得税减半”的优惠政策;创新型企业获得“创新成果后补助资金”;有的获得用于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资金;有的得到山海协作项目及“菜蓝子”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扶持;有的得到福建省标准化工作项目资助经费等的支持。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福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遇到不少制约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信用制度不发达,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对农业发展的信贷支持力度还不够,农业企业能够享受的信贷优惠不多,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基层农户也遇到一些普遍关心的政策措施难题[4]。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影响。

3.1 部分企业科技创新缺乏动力

近年来尽管福建省各级财政用于扶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仍显不足。农业企业普遍规模不大,缺乏人才和资金保障,难以有效持续开展技术革新与新产品研发工作。有不少小型企业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农户极难享受到企业在加工、流通环节中的利润再分配[5]。而大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发展中因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研发实力的增强,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不得不加强科技研发。因此,相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更为积极地与高校、科研院所加强科企合作,更加注重科技创新,也因此而享受到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利润成果。但科研经费的不足以及科研人才的缺乏使相当部分在成长中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意愿和动力不足,缺乏持续做好科技创新的长期规划。

3.2 企业整体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福建省部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原始科技创新能力及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不足,还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基础性研究和共性技术开发薄弱;先进适用成果不多,应用面不广;有不少企业的科技研发项目雷同、创新点不足;研发力量的协调运作和科企资源整合利用的优势还未充分发挥;对于调整产品结构、改造传统落后的生产模式和培育新兴生产模式的影响与带动作用还未显现。

3.3 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高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创新往往耗时长、成本高。由于大规模研发成本很高,且研发结果和所需时间充满不确定性,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和改进经实践检验的现有成熟技术,而不是研发前沿高新技术。相对于多数小微企业来说,市级以上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于实行规模化、专业化和标准化经营,更有助于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与生产应用。

企业应遵循农业发展规律,准确把握农业产业周期性、区域性、自然性等规律特点,创新运用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探索在制造工艺技术改进、材料替代应用、产品性能提高、技术服务模式推广或解决行业关键技术等方面有较大创新提升,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农业种植品种、加工工艺和生产管理向深层次发展。

4 促进福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福建省“十三五”规划建议,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近年来,福建省积极推进创新型园区、城市建设,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级创新城市,并加快国家技术转移海峡中心、“6·18”虚拟研究院网络协同平台等重点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迎来了良好的创新发展环境,根据长期科研实践及调研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

4.1 建立起全省共享的科技研发协作平台

在全省建立起农业产业基础性、共性和关键性技术研发协作平台,起到连接产业技术创新与成果产业化两个环节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发挥产学研联合优势,促进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战略层面进行有效合作,突破企业乃至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和体制约束,形成引领行业技术创新的联合团队,吸引相关区域有创新需求的企业通过契约关系建立共同投入、联合开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共同体。政府在资金上予以一定的扶持,以构建科技研发协作平台,凝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加速技术推广应用范围和在行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对全行业提供开放性的技术服务,充当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的技术源头,并在产业集群中起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推动福建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科技研发协作平台攻关的科技创新项目,应尽量结合产业急需解决的问题,可分为原始创新、创新成果集成和创新成果普及推广三个层次,提高科技创新经费使用效率,减少低水平重复的项目。

4.2 增加对科研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一项新的科技成果需要经过成果转化平台熟化、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才能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要实现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研发经费。建议福建省各有关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力度,省财政加强科研经费投入,省科技厅、省农业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建设厅等部门在项目审批与立项、建设用地、建筑审批等方面给予支持,各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信贷资金支持和融资帮助,推动福建尽快建成各类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助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强科技创新,发挥产业科技优势,高效转化科技成果。

4.3 建立农业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有助于激发科技创新内在动力。建议政府建立农业科研成果评价专家库,不定期组织专家对具转化前景的、公益性强的成果依据评价结果分等级予以收购,收购费用可用作进一步的研发经费;对转化良好的成果可按转化成效分等级或按比例予以奖励,以鼓励科研人员研究出更多能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的成果。健全鼓励创新的体制机制,支持以企业为主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的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新机制,建立从试验研究、中试到生产的全过程科技创新融资模式,促进创新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和利益导向机制。

4.4 完善农业产业化成果共享机制

农业产业化创新发展的目标是广大农户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致富。因此,一方面,应发展各类创新型农业产业化企业,除了要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还要注重培育、扶持创新型农业科技小微企业,政府有关部门要落实税收减免政策,加强指导和服务企业,以培育千千万万的创新型小微企业,激发福建各类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的创新动力。另一方面,应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鼓励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技术等要素作价入股农业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合作、按股分红;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承担种养环节的生产管理,提升部双方分成,推动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形成利润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只有广大农户能够分享农业产业化的改革成果,实现共同致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才能有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前景。

[1]刘波.农村科技服务综合体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38-139.

[2]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EB/OL].[2016-06-01]. http: //www. grain.gov.cn/Grain/ShowNews.aspx?newsid=30493.

[3]史焱文,李二玲,李小建.农业产业集群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M].地理科学进展,2014,33(7):1000-1008.

[4]王政军,傅建祥.农业企业技术创新的障碍及对策[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265-268.

[5]傅建祥.青岛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调查[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402-407.

(责任编辑:黄金泽)

Practice and thinking on promoting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f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n Fujian

LIU Bi-yun, HUANG Xian-guang, YANG Xiao-ping, LIN Mei

(FujianAgriculturalAcademySciences,FujianProvince350003)

In this paper,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Fujia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probing practice and effectiveness to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Fujian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were summed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power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were put forward.

Fujian Province; leading enterprises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nking

2016-07-08

刘碧云,女,1975年生,副编审。

黄献光,男,1965年生,副研究员(Email:

10.13651/j.cnki.fjnykj.2016.07.030

1537957900@qq.com)。

猜你喜欢
龙头企业产业化福建省
吕梁两企业入围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百强
持续接力奋斗 推动山西农谷产业化发展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福建省“两会”上的“她”声音
第四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罗健夫:全面施政 促进再制造产业化发展
第三届福建省启明儿童文学双年榜揭榜
兴宁19家企业获评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
广东“5+1”全链条给农业龙头企业“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