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山水

2016-12-02 12:44
数码摄影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山川摄影家黄山

“致力于艺术影响政治与社会的艺术家,最后成为政治家或者社会活动家;致力于艺术影响生活的艺术家,最后成为设计家或艺术商人;致力于艺术影响教育的艺术家,最后成为作家或教育家;只有致力于艺术影响艺术注入心灵与情感的艺术家,最后依然是纯粹的艺术家。”

——一镜观

大概是2000年左右,我在广告公司做创意工作,但后来对广告界工作厌倦了,就在中国美院游学,跟矫健老师学习一些入门的摄影暗房知识。有一天在图书馆翻到一本阮义忠先生的摄影集《人与土地》。那时还不太懂摄影,但是书中的内容打动了我。脱离光华亮丽的广告圈,看到这样朴素的、来自自身体验的文字和影像时,非常震憾。也许这种体验与我是出自一个河南中原耕读家庭有关系,有共同的对土地的情感。从这之后就开始读阮先生的其他书,通过书中介绍的摄影家,喜欢上许多摄影师,比如安德烈·科特兹、罗伯特·弗兰克、约瑟夫·寇德卡。然后就开始走入摄影世界,开始理解摄影。

我近些年在风景摄影领域寻找自己的观看方式和表达语言。《山行》的缘起其实很简单,就是想看山。看到古人诗与画中感受到的气息在眼前出现,看到山水的这种孤傲、寂寞、浑厚,我感觉山水像面镜子,它可以反映出人的冷漠、贪婪、短视、无所顾忌。所以我拍的风景常常既是对自然和文化的重温,也是山川大地在工业文明重荷下的悲歌。

有形之山,是自然的山川;无形之山,就是传统文化这座高山。无论是有形的山还是无形的山,山一直在那,依旧是沉默、高傲、气象万千。只是百年来作为子孙的我们对很多东西都淡忘了,甚至视如不见。即使在照片中会出现我自己,也为表示我对家乡山水的回望和感恩。

我是学了很多年西方的东西,才慢慢的开始懂得,传统的东西其实很了不起。我有时候觉得自己也不是特别懂摄影,但如果说我拍的风景跟一些摄影家的风光摄影区别在哪?大概就是对山的一份“懂得”吧,这一点不是我自己独有的,可能来自中国人的艺术基因,如道家思想、山水诗、山水画、摩崖石刻等,我在看山与读书的过程中这种基因里的东西慢慢唤醒、复活、生长,给自己带来旺盛的创作欲望,而我在连续几年山行游历过程中无意中唤醒了基因里那枚破解的钥匙,从此,古今没了隔阂,有形之山川与无形之山川融合在了一起。

去年春节前我有一次对风景的漫游,从北京开车沿山东南下,过南京,至苏州,漫游太湖,看吴门山水。再往浙江,在大雪里漫游了天台山和天姥山数日,然后沿着富春江到徽州,一路看新安山水,在雪雨中徒步登了黄山,山顶上住了一些天。那些天黄山气侯变化很大,但是风景非常好,像古书里描写的:群峰锦绣、万壑松风。雪中的黄山、云中的黄山、雨中的黄山,在那几天我都看到了。所以我当时就做了一个疯狂的决定,那天傍晚下山后,我连夜开了一千多公里,穿过九华山,一直开到太行山的一座名山下面,第二天就下雪了。大雪中的太行山让我惊呆了,心想这就是我心目中寻找的山水。我在这次疯狂的旅行中在最短的时间里对比观看了南北名山气质上的差异,其实也是宋画与元明清绘画的差异。

我个人认为其实最好的艺术,往往初看是很平淡的,但是又能把人拿住,让你忍不住想看,越看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很厉害,有一句话叫余味无穷,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有创造的作品的人,也有读作品的人,读的过程也是能带来很多丰富的想象空间的,这是我对艺术的看法。

身体存活于当下是没有选择,心灵上之所以选择退隐,是因为曾经在社会上也有过一些阅历,当发现只有艺术才可以让自己更开心、可以救赎自己,我就选择做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艺术家,安静地在北京郊区住了很多年。

我个人的观点非常简单,摄影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跨越国界和学科领域的媒介。你可以用它来做艺术,影响心灵,留下文化结晶;你也可以用它去做报道,影响社会,留下历史文献,影响社会历史的进程;你也可以用它来做科学探索,或者探险……我觉得首先你是艺术家,你做的才是摄影艺术;首先你是有良知的记录者,你做的才是优秀的新闻摄影;首先你是科学家,或者是探险家,才会有充满探索性和未来性的自然科学摄影。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的作品就是什么样。虽然不同学科都会用到摄影,但作为创造性的一些领域,如果你做到了一个极致,达到的一个高度的时候,比如说自然摄影或者纪实摄影,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我觉得这个也同时可以兼备的。

风起于青萍之末,青萍之末就是气息,我跋山涉水,在这块土地上寻找的,就是这种气息。只要国人开始重视这个气息就会逐渐出来一些杰出的摄影家,可以和世界对话,恢复我们这个文明的文化自尊。我对这些还是抱以乐观态度的,因为这块土地有这样的一个重新树立自尊的文化基础。

猜你喜欢
山川摄影家黄山
黄山日落
山川依旧 风味不改
《登江阴黄山要塞》
退耕还林还草 再造秀美山川
退耕还林还草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黄山冬之恋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
大摄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