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航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

2016-12-04 02:36姜黎吉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0期
关键词:机务人为差错

姜黎吉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基地,上海 200335)

浅析民航机务维修中的人为因素

姜黎吉

(东方航空技术有限公司虹桥维修基地,上海 200335)

摘要:近年来航空事故频发,广大民众对于民航安全的担心与日俱增,纵使飞机的事故率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低的,但一旦有灾难发生,造成的后果可能极为严重。安全和效率是航空界的两条命脉,效率况且还能通过节能增效解决,而安全问题却始终困扰着民航业内人士。随着航空设计和制造业的发展,飞机的可靠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航空维修差错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民航机务维修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通过人为因素的相关理论研究找到更有效地降低机务维修差错的方法和途径。

民航;机务维修;人为因素

一、人为因素的必要性

如今,尽管国内各家航空公司不断地修订各类规章措施及加大检查力度,以求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维修差错,然而无论修订怎样的规章制度,制定何种奖惩制度,人为差错不可避免的还是会发生,甚至有些是重复性、相似性的差错原因。这也正如墨菲定律所阐述的那样,“有可能出错的事情,就会出错”。所以我们首先得认清一个事实,无论我们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最终的结果都不可能杜绝人为差错,而是将可能会发生差错的周期拉长,将可能会发生差错的概率降低,将差错会带来的损失减少。维修人员的主体毕竟是人而不是机器,是人就必将受到周围诸如压力、情感、意志、身体、环境、心理等各方面的影响。前美国联邦航空局局长Admiral Donald Engen在1986年曾指出:“我们花了50年的时间在飞机的硬件上,现在硬件已经非常可靠了,如今该是与人打交道的时候了”。

二、人为差错的影响

所谓人为差错,是指人的行为的结果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是指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实际实现的功能与被要求的功能之间的偏差,其结果可能以某种形式给系统带来不良影响。结合到实际工作中去,简单地说就是多做、少做、做错,有主观上为了逃避烦琐步骤或节约时间而漏做/做错,也有由于自身知识匮乏,理解不够及干活不仔细造成的疏漏等具体情况。在日常的维修工作中,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飞机碰擦,部附件损坏等最终导致航班延误的事件时有发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人为差错发生的原因无外乎是监护不到位;维修人员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对于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缺乏预见性;因为时间、环境、生理等条件导致的偷懒漏做等。其实说到底,差错发生的原因还是在人身上,我们的规章制度已经较为完善了,而有人可以做好,有的人却做不好,这是因为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所以想要减少人为差错的发生,我们应该多注重于对人的培养管理,而不只是各类制度的完善。再好的制度,如果人没去执行,那也只是纸上谈兵。

三、对于减少人为差错的建议

1.加强对于维修人员的理论与技能培训,着重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

航空公司对于新进员工往往都会采取加强集中培训的方式,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辅以技能实作指导。理论是基础,是必要的,但是这种抛开实际工作填鸭式的理论培训对于新员工来说,往往既记不住,也没概念。许多维修人员即使参加工作若干年后对于理论知识依然局限或匮乏。如今许多航空公司都会在理论培训后采取OJT的带教形势,这比起待在教室里纯学理论要更容易让员工理解和记忆,但是受制于工作进度的压力,目前OJT的带教时间所占比例还是较低,实际效果不明显,希望今后纯理论培训能更多地转变为OJT的培训。此外,更为重要的一点是,要多加强技能实作的培训,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维修人员的动手能力,更是要引导维修人员养成良好的维修习惯。行为习惯的好坏对于一个人的工作能力有着莫大的影响,有的人心思细腻,仔细认真,不易出错,有的人粗心大意,丢三落四。从目前来看,还没有航空公司针对工作习惯的养成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其实从很多人为差错的事件中可以发现,事后分析往往会得出“这是不该犯的低级错误”这样类似的结论,而其实这种错误的背后,就是不良的工作习惯造成。

2.收集民航业内人为差错的事例,反复学习以加深印象

飞机碰擦事故是最为常见的人为差错引起的事故之一,无论是飞机与飞机,飞机与特种车辆亦或是飞机与工作梯,碰擦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不但延误了航班,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还会影响其他后续的工作计划。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想象,每当碰擦事故发生时,维修人员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神经紧绷,该时段内再次发生碰擦事故的概率较小,而过了一段时间之后,碰擦事故又会再次发生。这其实和人的记忆有关,当事故刚发生后,维修人员在短期内记忆犹新,每当遇上可能会发生类似的状况时,就会多留一个心眼,留意避免前人发生过的错误。而当记忆渐渐消失时,紧绷的神经放松,警惕性也就随之降低,大大增加了再犯错误的概率。因此不断收集民航业内人为差错的事例,对维修人员进行反复宣贯反复刺激以加深印象,使其时刻保持着一定的警惕性,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人为差错。

3.加强检查力度,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

如今每家航空公司对于质量检查的力度不断提高,制定了各类奖惩制度。人在适当的压力下会提高集中力,使得干活更有效率也更严谨,然而过多或过少的压力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过严的惩罚制度势必打击了维修人员的积极性与能动性,原来想做的,敢做的,如今都缩手缩脚了。惩罚不是目的,培养维修人员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降低维修差错,保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才是根本。因此建议管理人员在制定各类规章制度时,能把维修人员的心理状况也考虑进去,包括来自于家庭、同事、生理、时间等各方面的因素。

结语

民航机务维修工作是直接关系到民航业安全与效率的大问题,民航业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无论是维修人员的待遇、工作环境、工作心理、工作状态,都应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只有发挥了人的最大能动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为差错,保证飞行运行安全,促进民航业的发展。

[1]钟仕兵.人为差错因素的危害与预防[J].中国民用航空,2005(10):63-64.

V211

A

猜你喜欢
机务人为差错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机务联系电路设计实例分析
机务管理模式下提高货车列尾装置作业效率的研究与实践
山高人为峰
源正泉自清 山高人为峰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机务检修质量管理研究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新形势下加强车辆机务技术管理保障运输安全的对策研究
山高人为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