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联趣谈

2016-12-05 19:22吴秋芬
对联 2016年11期
关键词:联语公厕上联

●吴秋芬

厕者,人类排便之处也。古称溷,今称厕,众用谓之公厕;更有“轻松山庄”的典雅美名。看似不雅之处,却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厕所也有其文化氛围,厕联是与厕所相关的联语。浅显直白的有“保持洁净,讲究卫生”;“上前一步,文明十分”。更有端庄和谐、雅俗成趣,独具一格、寓意深长的巧联。现在选其妙者一一道来,不啻是一种艺术享受。

相传,淸代魏善伯为中丞范觐府上的厕所题联云:

文成自古称三上;

作赋而今过十年。

联中巧用两个与厕所有关的典故:上联化用北宋欧阳修之语,“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归田录》);下联则借用晋代左思《三都赋》之典。说的是家中处处放有纸笔,连厕所也不例外,偶有所得,立即记下。双典同指,既不失其主题,而且含蓄清新,典雅大方,令人叹服。

欧阳修另有一联亦与此异曲同工。联曰:

有时诗句成其上;

莫遣飞花落此中。

上联指欧阳修自己著述;下联借用六朝范缜“飘茵落溷”之典。南梁时,崇信佛教的太子萧子良与无神论者范缜一起谈人生际遇,范缜说“世间之人好比是同树而开的花,有的随风穿帘,飘入居室的茵席之上;有的随风撞上了篱笆墙,飘落在人家的粪池边缘。(《梁书·儒林传·范缜》)联中既涉文学,又涉哲学,不带一丝俗气,可谓大雅。

隐字联在厕联中是难得一见的。据说重庆曾有个叫晏横秋的人,作过此类隐字厕联:

七条严妇戒;

四品受夫封。

说的是封建社会妇女有“七出”之戒律,触犯其中任何一条,都可能被丈夫休弃逐出家门。上联据此而隐藏一“出”字;四品官之妻封号为“恭人”,下联则隐藏一“恭”字。出恭即入厕也,巧用隐语,构思精妙。

公共厕所古今皆有,公厕也不乏有典雅之联。旧时成都北门大神庙公厕曾悬有一联:

任他盖世英雄,入此门还得低声下气;

凭你齐天大圣,闯本所只宜屈膝躬身。

联语通俗,寓意直白。

还有一联:

世间贞烈女子,进来必须宽衣解带;

天下英雄豪杰,到此也要俯首称臣。

读后使人忍俊不禁。

板窄尿流疾;

坑深粪落迟。

过去的公厕,多用两块木板支撑,距离地面较高。此联刻画形象,对仗工整,意趣盎然。

鲜为人知的是,著名画家徐悲鸿,觪放前亦曾为某公厕撰过一联:

到此方无中饱去;

何人不为急公来。

此联出语辛辣,指桑骂槐,抨击官场贪黑,大有“匕首”之锋、“投枪”之力。

民国时期,山东某县的一个县长,以“倡导文明,改良风气”为名,在县城里新建了五座漂亮的公厕。县府还悬赏征联。闻者都以此举不雅,为免受贻笑而疏于应征。县府郭秘书一心为县长解难,找到在县中学当校长的朋友郑明之,郑校长念其友情,勉强撰联五副,其中一联是:

来人不蹲就站;

去者非女即男。

也算是切意的大实话。

公厕之名虽普遍,似乎缺少雅韵。故此有些旅游景区的公厕之名与景点契合,别具意味。如广西柳州龙潭公园有一建筑,其额曰“轻松山庄”,实际就是公厕。题联云:

男女有别,来此寻方便,须看清去向;

大小均可,入內得轻松,请注意卫生。

联意真切、明了,提示游人文明入厕。

还有一副厕联,读后也令人叫绝:

静坐觅诗句;

放松听淸泉。

俨然是一幅唯美的风景画,其实是说一手持书卷读诗句,耳边听着音乐的出恭者。

还有一副颇富禅意联:

小坐一时,便会放松意念;

清闲片刻,即成造化神仙。

笔者行文至此,兴来也凑一联:

入厕解脱当消遣;

吟联寻趣且怡然。

博众一笑耳!

猜你喜欢
联语公厕上联
纽约公厕不足,增设遥遥无期
牛年春联集锦
小试身手
市委书记任“公厕总所长”很正常
切瓜分客
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船穿藕花
羊年春联
青藤书屋联语探疑
联语小拾
“酒鬼公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