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2016-12-05 08:18刘艳骄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6年5期
关键词:障碍医学中心

刘艳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北京,100053)



睡眠中心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睡眠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leep Center in Guang′anmen Hospital,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刘艳骄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心理睡眠科,南区睡眠中心,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北京,100053)

睡眠中心;广安门医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是中国中医单位最早开展现代中医睡眠医学研究的单位之一,经过诸多专家的努力,现在已经成为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睡眠医学研究中心。现在,笔者将广安门医院睡眠中心的建议与发展的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1 初创阶段

199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的刘艳骄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当兼职,在此了解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有睡眠研究指导小组,回到基础所后,当时的所领导闫孝诚、孟庆云非常重视,同意在1995年夏季先成立一个睡眠研究小组,从睡眠基础实验和临床门诊入手,开展睡眠的研究。此间,主要是利用生理实验室的日本光电的八导生理仪做大鼠和小鼠的睡眠生理研究,在没有经费的情况下,似乎是在完成一些年轻人的兴趣,主要是把其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过的动物做一些睡眠生理实验,后来又进一步做药理实验。1995年一群年轻人自发地成立了睡眠中心,开展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但因患者有限,1999年开始,在广安门医院时任院长唐旭东的支持下,在广安门医院疑难病科开设了睡眠障碍门诊,与高荣林、提桂香等人一起从事睡眠障碍的临床工作。此后,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和广安门医院两个机构中开展睡眠医学的基础与临床工作,并在基础所级课题的支持下,研究中医睡眠医学的理论与临床。

2 发展阶段

1999年后在路志正、高荣林、朱建贵、刘艳骄等人先后进行大量的临床实践,逐渐积累了很多的患者,特别是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得到初步的缓解或者治愈。2001年,疑难病科撤并,人员先后在特需门诊、老年病科开展工作;2003年,刘艳骄应汪卫东的邀请到心理科开展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2005年,在孙书臣的参与下,建立了只能监测一名患者的睡眠门诊,白天接诊患者,晚上监测患者,开始进行睡眠中心的建设的探索。

本部睡眠医学中心的探索是扩大了临床门诊后,先后建立了4个睡眠监测室,与多家企业开展合作,利用相关项目开展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实现以科室为单位的睡眠中心建设,本部先后在心血管科、呼吸科、心理科配备了多导睡眠仪,其中以心理科的规模最大。心理科实现了一个科室两块牌子,主要以睡眠障碍的患者为主要就诊对象,针对可以用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的疾病,开展深入的临床研究,不断探索和积累临床治疗方案,通过比较、分析、综合,发现和组建新的处方,并再次进行临床实践。形成了临床、教学、科研的体系。

3 前进阶段

3.1 科研项目 先后获得科技部的项目、中国科协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使睡眠医学临床研究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高荣林、汪卫东、刘艳骄、孙书臣等人培养了30余名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2011年,刘艳骄正式调入广安门医院,协助汪卫东开展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工作。

3.2 临床研究 2013年,广安门医院本部心理科睡眠中心先后被北京市中医局授予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的称号,还成为军地共建睡眠中心单位。目前,已经在发作性睡病、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症等疾病临床诊疗方面处于全国领先。先后有美国、日本、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家的患者来本院治疗。本院国际医疗部负责接待外籍具有国际保险的睡眠障碍患者。

3.3 睡眠监测室建设的理论形成与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睡眠医学发展模式的探讨,我们提出了建立独立睡眠中心,即全病种睡眠中心的必要性,并在广安门医院南区进行尝试。

2014年,广安门医院开始酝酿成立睡眠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睡眠医学中心成立于2013年11月,于2014年1月正式运行。是北京市中医睡眠诊疗中心的一部分,中国睡眠研究会团体会员单位之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睡眠专业医师临床培训基地,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与空军总医院联合中西医结合诊治睡眠障碍培训与协作基地,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训基地,广安门医院国际医疗部睡眠障碍临床诊治协作实验室。

1)中心致力于建设全睡眠疾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基地,以临床睡眠障碍的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以异态睡眠的中西医诊疗作为出发点,开展睡眠医学的全方位服务。

中心有标准睡眠监测室5个,配备中心控制室及医务办公室、值班室等配套房间。同时配备门诊及治疗室。中心同时配备有动态血压监测、精神压力分析仪等配套检查措施。监测环境舒适、整洁、安静,可以保证实验数据采集的可靠性。

中心实验设备先进,拥有多套多导睡眠监测仪,包括Alice5、EmblaN7000、Compumedics E、便携式监测系统、还将引进相关的红外功能监测仪等,检测仪器技术参数符合国际通用标准。此外,还有成套的无创气道正压治疗压力滴定系统和系列治疗用无创正压和辅助通气治疗设备供患者选用。

南区睡眠中心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面向全院各科室的全病种临床睡眠中心的模式,建立了初步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制度健全,人员职责明确,实验室各种诊断与治疗试验流程科学、规范,多导睡眠图监测及其睡眠图判读规则严格按照《美国睡眠医学会睡眠及其相关疾病判读手册:规则、术语和技术规范》实施。目前已开展的监测项目有:整夜多导睡眠监测(同步检测脑电、眼电、肌电、呼吸、心电、血氧及二氧化碳、肢体运动等多项生理参数),便携式睡眠监测,多次小睡试验,动态视频睡眠行为监测,睡眠期间性功能评价,睡眠期间氧与二氧化碳监测,生物节律监测、精神心理与认知功能评价,拟开展各种模式的气道正压滴定治疗等。

2)中心致力于开展多层次的专业服务,为睡眠障碍患者提供专业、周到、细致的服务,力争成为中医诊疗睡眠障碍的特色单位。

目前已经开展了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行为异常、睡眠运动性疾病、失眠与睡眠节律紊乱、儿童睡眠疾病、女性睡眠疾病、老年睡眠疾病等常见睡眠障碍的临床诊疗工作,重点围绕异态睡眠(睡惊症、睡行症等)发作性睡病与嗜睡开展相关临床工作,自开业以来每月增加20%的门诊的人次,月门诊量达到500余人次。

中心邀请国内知名专家担任中心的技术指导,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耳鼻喉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孙书臣主任医师主管;特聘中国睡眠研究会中医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刘艳骄主任医师出任特需专家。初步形成了特需门诊、专家门诊、普通门诊相互协调的诊疗系统。

中心拥有一批专业的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睡眠及其相关疾病诊疗医师队伍和具有国际水准的多导睡眠监测技术人员团队。现有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护士1名。

中心常年向全社会开放,采用南北区联合的形式开展睡眠及其相关疾病专科门诊和睡眠疾病实验室检查等医疗工作,较好地解决了外地患者就医难的问题。

3.4 教育教学 睡眠医学中心的建立离不开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工作,本部睡眠中心的人员先在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组建了中医心理学和中医睡眠医学教研室,开始为全科中医举办睡眠医学课程。承担了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睡眠医学讲座课程和本科班及研究生班的睡眠疾病课程。2015年刘艳骄主任医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海选教授,2016年开始进行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睡眠医学教育工作,形成大讲座,小课堂的形式,培养对睡眠医学感兴趣的同学加入睡眠研究中来。

3.5 继续教育 学术的发展离不开继续教育,广安门医院每年举办一期中医睡眠医学诊疗技术培训班。目前,已经进行到第六期。科室人员在广安门医院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先后派出林颖娜、李涛、王芳等医生去美国专业机构进修学习。

3.6 科室集体学习和专项进修学习 针对睡眠医学科本科生多、研究生多、进修医生多、轮转医生多的特点,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座,把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加以梳理,形成系列的讲课内容。

3.7 国际交流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中国需要了解世界睡眠医学的发展趋势,也需要把自己的学术成果交流给世界。我科医生先后参加第2~4届世界医学大会,通过国际交流,让世界认识中医睡眠医学的优势。

4 未来展望

未来的广安门医院将建成一个现代化、学院型、开放的中医综合医学中心医院。我们希望的目标是实现六位一体的睡眠中心:1)睡眠临床研究中心(新药研究工程、临床观察、临床科研协作网络、诊断标准查询、临床疑难案例会诊系统、镇静催眠药物不良反应临床检测系统、睡眠研究方法查询、睡眠研究评价、综合治疗方案、病案数据库)。2)睡眠医学教育培训中心(睡眠医学培训中心、国际合作中心、睡眠医学教研室、学会建设)。3)睡眠障碍预防保健中心(睡眠障碍的预防、睡眠养生、睡眠功法、睡眠保健操、睡眠保健食品)。4)睡眠医学健康教育中心(公民睡眠健康教育、医务人员睡眠知识普及、睡眠疾病预防、睡眠卫生知识、睡眠疾病康复)举办好科普大讲堂活动。5)睡眠医学人才培养基地中心(研究生培养、进修人员、国内外联合培养)主要通过研究生院与其他中医药大学,同时联合世界著名大学和国际知名的中西医院。6)睡眠医学工程中心——实验室建设指导中心(实验室建设标准、管理标准、管理规范、人员配置、实验室设计)、睡眠用品研发指导咨询中心。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发展的社会,社会的各种矛盾,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高速发展的交通运输,不断活跃的夜间生活,经济收入的增长与人们不断追求社会物质财富的愿望,都使人们不断地加快生物的节律,睡眠障碍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为睡眠医学的发展提供了契机,睡眠医学不论在中国,还是在世界都将得到快速发展,一个崭新的医学正在为人类的睡眠提供更好的保障。

Sleep Center

R338.63

A

2095-7130(2016)05-261-264

猜你喜欢
障碍医学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医学的进步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跟踪导练(四)2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