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 咬定一个脱贫目标实施五大扶贫工程

2016-12-06 11:31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全区贫困村贫困人口

□ 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吉州区: 咬定一个脱贫目标实施五大扶贫工程

□ 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一、“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回顾

“十二五”期间,吉州区扶贫和移民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贯彻〈江西省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三城共建”、“人文社区,美丽乡村”创建战略目标,坚持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任务,将扶贫开发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保障扶贫、智力扶贫和劳务扶贫。贫困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明显提高,自我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农村贫困人口由10733人降至3100人左右,“十二五”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是以“村庄整治”的基础设施扶贫为抓手,开展贫困村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2012年起,吉州区将贫困村的村庄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对全区19个重点贫困村中的77个美丽乡村建设点开展村庄整治,覆盖农户3.1万户9.6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户5000人。

二是以培育产业基地为着力点,扶持贫困村发展扶贫产业,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策“的扶贫产业格局。五年来,累计投入产业扶贫资金4000万元,整合行业、部门、企业和农户自筹资金2亿元,在全区19个重点贫困村培育建立了30个扶贫专业合作社,各村依据本村资源优势,建立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形成“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

三是探索出适合吉州区实际的产业扶贫模式,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探索出“基地+专业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和贫困户自主发展产业三种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模式。打造扶贫产业“平台”,以“产业兜底”开启贫困户造血功能,点燃贫困户的脱贫梦想。

樟山大江边蔬菜基地

兴桥岭下葡萄基地

四是创新扶贫方式,高位推动“三个一”干部结对帮扶的精准扶贫。2014年开始,用四年时间,集中组织全区人力、物力、财力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1823户6033人进行扶贫攻坚。每年投资500万元,组织区四套班子领导,100个区直单位,6个镇街,300名干部,选择30个村,600户贫困户,开展“三个一”结对帮扶精准扶贫,一定帮扶两年,挂牌作业,限期脱贫。即对每户贫困户采取一名干部、一个农民合作社或产业帮带人、一万元资金进行结对帮扶。区领导每人结对帮扶3户,镇领导每人结对帮扶1户,每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3-5户。

兴桥镇江下村井冈蜜柚基地

五是开展搬迁扶贫和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一是投资323.5万元完成樟山镇曲沙村和兴桥镇钓源庄山村663人的搬迁移民扶贫。二是投资365万元,实施兴桥镇甫里村、藤桥村和长塘镇毛山村1200人的移民后期扶持,新建3个移民示范村,并完善了移民示范村的生产、生活设施建设。

六是实施“雨露计划”培训项目,提高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五年累计完成职业教育培训387人,补助资金65.4万人,转移培训429人,补助资金27.32万元,其他培训490人,补助资金9.8万元,转移就业429人。

兴桥镇东塘村高家组村庄整治建设

二、“十三五”扶贫攻坚规划思路

全区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吉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全区扶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实施城乡脱贫攻坚工程,采取“三个一”精准扶贫,“四个一”产业帮扶,打好五大扶贫攻坚战,在城区实施“三保三扶三帮”,实现2020年19个贫困村全部摘帽,3100人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区贫困群众全面脱贫。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全区贫困村贫困人口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隐形贫困人口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