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在现代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管窥

2016-12-06 12:07
长江丛刊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教职工教学管理机制

史 航

激励机制在现代高校管理中的应用管窥

史 航

高校管理中建立奖励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人员素质的提高,增强团队凝聚力。是高校将远大管理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奖励制度的作用,实行合理的动机奖励,正确运用奖惩手段,强化奖励力度,促进相关人员的全面发展。

奖励机制 高校管理 应用管窥

在高校中这样一个聚集了庞大人群的体系中,对于管理的要求就非常之高。因此,高校管理中要积极调动个人的积极性,运用一些直接或者间接的一切因素来管理教职员工和在校师生,采取奖励机制激发其内在潜能,共同打造一个和谐、健康的校园。

一、奖励机制在现代高校中的应用

(一)高校管理机制的现状

高校奖励机制的对象基本上都是教职工和学生,奖励机制是对学生以及教师心态上的合理调节。通过采取一些手段来平衡教职工的心理,比如采取物质或者精神上的奖励,以调动教职工内在的潜能,发扬正能量,提高工作热情。使得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同时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管理能够顺利开展。高校学生都是经过高考的角逐进入高校的,在高考期间倍受社会与家庭的压力,当其进入到大学时代,难免会有一些轻浮、躁动,学习压力也会随之减小。另外,高校的管理与高中的管理方式也有一定的差异性,这就不利于教学效果的实现。因此,建立科学的、合理的奖励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奖励机制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强化教师教学效果。此外,高校教学管理中,奖励机制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对于教学管理效果的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但是由于传统管理模式观念的影响,高校奖励机制管理的效果并不是那么突出。一些高校的管理过于倾向于行政管理,不够重视学术上的研究,导致学生不重视教学。这种不平衡的现象直接导致高校教师重视教学研究而忽视了人文教育,而且目前教师的稽核力度还是不够高,学生的学习氛围低下,教师疏于对教学任务的深层次的开展。在以往的高校管理中,行政性的管理色彩浓郁,在确切实行管理的过程中,教师的参与度不高,教学管理形式较为单一,管理方式比较死板,教师执行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高校管理效果并不明显。高校奖励机制应当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和教师调节自我,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的一种管理体系。奖励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性的需求,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作用与教师双向交流促进教学管理效果的实现,有助于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

(二)奖励机制下人的需求等级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定位为层次理论。也就是人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递进,可以划分为五个大的层次。即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相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的需要与安全的需要主要是物质上的需要,属于低级层次,其他的需要则是精神属性的需要。经济学理论中也认为:一个人的追求并不完全是财富的最大化,而是效用函数的最大化。效用函数包括收入、地位、健康快乐、友爱及人际关系等。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可能,人们将主观选择认为美好的东西,而不仅仅是个人收入。因此在高校中所有的学生而言,就谈不上收入这一问题,只要解决好如何给学生带去优质的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就是最好的管理机制。当学生得到自己喜欢的事物,比如奖学金、荣誉证书、学期优秀生等,就可以完全平衡学生心理上的需求,采取一定的手段进行奖励学生,这样就会营造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因此,奖励的类型多种多样,不管是物质类还是精神类,都要深挖被奖励者的心理动机,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管理。对于教职工而言需要的是对科研思想的肯定以及一些科研经费上的赞助,从而激发教职工巨大的工作热情。

(三)在校教职工的需求特点

从主观因素上来看,以精神奖励为主的特点是以知识分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自尊、自爱、自强,这是人的最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就一般其情况而言,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的群体,其知识层次也就越高,对于精神上的需求也将越高,这种需要在这类人身上也就愈加突出。高校教职工是一个具有高层次文化素质的群体,其无论是在自我心灵的认知还是对外界社会活动的感知上也是非常敏感的,对事物的反应能力也是非常迅速的,有着强烈的精神需求,最具有自尊、自爱、自强的心理特征。教职工需要的并不是金钱的最大化,在乎的是社会的理解与信任、尊重。希望自己的辛勤劳动可以获得别人的认可和等值的评价。在校教职工具有强烈责任心、事业心、自尊心。渴望自己在教师的行列可以做得更好,可以为人师表,作以典范。在长期积累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精神文化的特殊需求,无论从教职工的工作还是其发展的需求来讲,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教职工来讲处于第一地位。

二、奖励机制在现代高校中的实施对策

(一)目标激励

目标是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要目的。不管目标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人们对它的实现都具有一定的期待。这种期待就会产生使人奋发向前的驱动力,促使为自己目标的实现不懈努力与奋斗,一旦实现目标,将得到满足感,获得了收益与成就的喜悦。这就会进一步鼓舞人心,激励精神,向更远大的目标进军。人总是会满足一定的需要和想达到一定的目标,这个目标对于人有一定的激励作用,一个人对自己目标价值看得越高,对于这个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高,内在潜能就会充分调动起来,全心全意地去做一件事,直到完成目标。高校教职工效力于目标的实现,这是对目标的期待,当然也含有一种激励的成分在里面。因此,高校要尽量避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集权制,包办制”,要科学的将实际的操作权交给教职工。通过授权奖励可以促进每一次工作任务的完成进度,使得教职工能发挥出内在潜能创造性的发挥本层次的作用。使得每一个组织的成员都能够展现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独立性的判断,进行开拓创新。当然在奖励机制中的“授权机制”要做到“权责并存”,有多大的权利就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做到权责相符。另外,要不定期对“权责”的使用者进行审核以及履行的情况做出必要的检查和监控,防止滥用职权和手握职权却不作为的现象。

(二)完善惩罚、奖励制度

奖励机制的应用有助于平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平衡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的把握。能够有效促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实现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要加强实现激励制度在管理工作中的实际应用,科学、合理的建立惩罚奖励制度,合理的使用惩奖制度。首先,学校要建立完备的人事考核标准、奖励评定制度等,对于教职工做出的一些科研性或者提高学生成绩的行为,要及时给予赞扬与奖励,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进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这种表扬当事人的合理制度,不但可以使得当事人更加认真工作,也可以对其他人起一种鼓舞和教育的作用。其次,要慎重使用惩罚手段,惩罚作为一种严厉的控制方式,在使用时不仅要严格还要适度。一方面让当事人吸取一定的教训,另一方面还要警醒周围的人,这种度要严格把控。创建良好的奖励氛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校管理机制,奖励最主要的作用是要鼓励。要对教职工做出的先进行为进行实事求是、适度、公平、合理的评估,根据各人的年终绩效作评定。杜绝以一切形式的“走后门、送人情”,坚决不搞形式主义,要有意识地建设一种获奖光荣,人人争先的气氛,从而真正发挥奖励在调动人员积极性方面的巨大激励作用。

三、总结

在高校的管理中要采取合适的管理方式,应用奖励机制可以有效促使每一个在职员工积极工作,争当先进的势头。同时应用科学、合理的奖励机制对于高校的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采取科学、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奖励机制的实现,是高校管理实现良好发展的必要因素。

[1]丁克楠.我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7(1):54~57.

[2]张晓琳.激励机制在现代高校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5,(22):98.

[3]占珊兰.激励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5(13):91~91.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史航(1984-),男,河南潢川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管理学。

猜你喜欢
教职工教学管理机制
渭南师范学院“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教职工书画作品选登(一)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适应脱贫攻坚新形势,加快构建服务农村中小学教职工保障体系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从教职工福利谈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建立激励相容机制保护数据安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皮革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