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之眼

2016-12-06 13:50
西江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龙眼树恶龙干果

麦 坤

守望之眼

麦 坤

夏末时分,小城里种植了龙眼树的街道,一天比一天热闹起来。先是枝桠上缀满小小花朵的树冠撑起成行的花伞,夏日里连场暴雨,不但没有零落了花枝,反而将那花样图案浇灌成累累果实。

朴实的龙眼,没有奇特的花型、鲜艳的果色,连它生长的树干,在本地也是常见乔木。即使龙眼鲜果摘尽,也还有满街的龙眼干果随时可以购买,因而,每年龙眼上市,就好像常见菜蔬上市一般。龙眼如同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不声不响地,守望着我们细水长流的日子,如一名历经岁月仍然在旁的友人,忠实而贴心。

印象中,龙眼树在本地是常常作为房前屋后的树木栽种的,因而,许多本地人对故乡、对老宅的记忆里,大都抹不去一棵龙眼树。

我儿时生活的小镇,在镇上大街口不远就矗立着一棵巨大的龙眼树,树干沧桑、枝条虬曲,仿佛小镇的每一个故事都长在它的身上。进入小镇的人,隔着老远,首先看到的,就是这棵龙眼树。镇上的人指代位置,也惯常说:龙眼树那里。时隔十数年,我重回小镇,街容镇貌的变迁令我无法辨认方向,但看到那棵老龙眼树,一切又豁然开朗。

更妙的是我老姨家,屋旁环绕了一圈的龙眼树,都是有了年头的,长得又高又大,巨大的树冠呈檐篷式覆盖,枝叶几乎垂地。幼时,每年夏天,我都央求外婆带我去老姨家小住,挑的就是龙眼果坠枝头的日子。那时可以铺一张凉席在龙眼树下,和一群小伙伴横七竖八地躺于席上,听村中的老人讲“古”。当困倦了,一伸手,便摘下一串龙眼,清凉甘甜的龙眼果肉吃进嘴里,果汁似山泉般清冽,比山泉更甜润,整个人就又精神抖擞了。

屋边有这样一棵龙眼树,家里的孩子再没心没肺,一到夏日,也会注意到自家龙眼树开花了、结出纽扣般的小果子了、小果饱满了、压枝了,该爬树摘果或是用竹竿钩果了。龙眼树的果实滋养了一代又一代孩子,见证了一茬又一茬人们的长成。龙眼树的树龄可达数百年,试想,如果你的身边拥有一份这样长久的守候与陪伴,那就是超越血脉的家族图腾了。

其实,关于龙眼起源的传说,就在讲述着一份“过命”的守望。说的是很久以前,大海有恶龙贻害百姓,青年桂圆与乡民设计除害,遭恶龙拼死反抗,桂圆挺身而出,挖下恶龙一双眼睛,恶龙终于除去,但桂圆也伤重身亡。乡民含泪把桂圆与龙眼一同安葬,后在埋龙眼的地方长出一棵树,结出鲜甜的果子,乡民称之为龙眼,或是极具纪念意义的“桂圆”。

有关龙眼裨益身体的传说也很神奇,说哪吒在闹海时挖了东海龙王三太子的龙眼,给一个叫海子的生病穷孩子吃了,海子不仅病好了,还活了一百多岁。海子死后,坟上长出一棵树,树上结满了像龙眼一样的果子,人们吃了果子,身体变得越来越强壮,从此东海边家家种植龙眼树,人人皆食龙眼肉。

传说归传说,但是经过千百年来生活实践的验证,龙眼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作为有益的、吉祥的果实存在的。包括我家在内,不少家庭都储存、食用龙眼干果,又或是桂圆肉,可以养心益脾、安神补血,又可以做闲暇零嘴。听说福州等地,更有在“白露”节气当日吃一碗放有新鲜龙眼的白粥,作为食补的习俗。而一旦办喜事,人们更是把寓意“圆满”的龙眼干果,放在迎亲、待客的用品和吃食中,与红枣、花生、瓜子一起,谐音“早生贵子”,为新婚夫妇、为一个家族送去美好的祝福。

说起喜事,我的思绪又回到幼时,由大人携带参加婚礼,最喜欢“撒床”的时光,那时,男男女女十几个小孩脱了鞋,爬上挂了新帐子、铺了新被褥的新床,眼里盯着喜娘手中一个大盘,只等她一扬手,盘内的喜糖、喜饼、桂圆、花生撒了个满床,孩子们抢得不亦乐乎。那喜娘一边撒,一边唱:一撒鸳鸯成对,两撒凤凰成双,三撒欢欢喜喜,四撒儿孙满堂,五撒吉星高照,六撒福寿安康,七撒子孙孝顺,八撒代代兴旺,九撒万事如意,十撒富贵无疆!

妙的是撒到床上的喜果中,只有龙眼干果——也就是桂圆是散发着香气的,我觉得那就是喜气了,把桂圆塞满身上的每一个口袋,于我,是那么强烈的一种满足。

龙眼就是这样一种果实,无论何时想起,都让人亲切、温暖。它常常在你身边,无论街边屋旁,你总是那么容易觅到它的身影,无论鲜果干肉,你总是那么轻易尝到它的味道;它常常在你梦里,守望着你怀旧的、思乡的、圆满的甜梦。

责任编辑:陈薇

猜你喜欢
龙眼树恶龙干果
勇闯恶龙岛
“恶龙”城堡
勇者斗恶龙
三招解救受潮的干果
三招解救受潮的干果
笑口榛子
传说中的恶龙
龙眼树下(外一首)
干果与坚果在全球市场消费量提高
我家的龙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