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不同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截面数据

2016-12-06 09:33罗军陈之瑶黄海滨
广东科技 2016年14期
关键词:高新技术贡献经济效益

文/罗军 陈之瑶 黄海滨

广东省不同高新技术领域发展特征对比分析——基于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截面数据

文/罗军陈之瑶黄海滨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高新技术成为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领力量,高新技术企业(以下简称“高企”)成为高技术领域的创新主体。为适应当今知识密集型经济的要求和市场竞争规律,广东省高企怎样通过有效增加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升创新能力,形成核心竞争力,成为时代赋予的新课题。“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人才发展为支撑,推动科技创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机结合,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由于不同技术领域的市场环境、企业规模都存在一定差异,本文通过对比2013年度广东省高企在不同技术领域的指标差异和各个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广东省高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广东省高企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研究背景

国内外关于不同技术领域高企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探讨高新技术对战略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以及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方面。李小莹提出,全球各国都在进行产业转型热潮,这些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将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胡义东等以江苏省在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3个行业领域的高企为研究对象,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及其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了总资产对创新绩效产出的作用显著高于员工数,而研发投入和企业规模的影响程度存在行业差异。张衡等基于2007-2010年广东省高企数据,对高企产业发展特征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比较。国外方面,Martin Woerter研究了不同行业以及企业规模、技术推动等因素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研究得出行业的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积极影响。Gupta等依据美国企业的研发费用和无形资产数据进行建模,结果验证了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业绩的显著正相关性。Daniel P.Forbes等学者认为应将新兴产业的诞生归结于利用高新技术。本文将结合广东省高企发展实际,从经济贡献、创新人力、经济效益、成果产出、可持续发展5个方面对我省不同技术领域的发展特征进行综合的分析比较。

2 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指标对比分析

2.1不同技术领域高企存量分布

由图1所示的2013年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数量分布情况可以得出,高企数量由大到小排列的技术领域的顺序为: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其他高技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环境保护>非高技术>航空航天>核应用>地球、空间与海洋。电子信息领域的高企最多,达到了3135家,占广东省高企总数的42.18%,远超过排第2位的光机电一体化领域,而航空航天、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非高技术等其他技术领域的高企总数仅为2013年广东省高企总数的1.18%,可见我省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数量分布差异较大。

图1 2013年度不同技术领域高企存量

2.2不同技术领域的指标对比分析

2013年度不同技术领域高企的经济贡献、创新人力、经济效益以及成果产出各项指标的对比如表1所示。从各项指标的总量的角度看,电子信息领域均位于第一,这主要与电子信息领域的高企数量远远高于其他技术领域有关(图1),光机电一体化、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新材料、其他高技术4个技术领域之间在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和成果产出方面较为均衡且次于电子信息领域,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领域在实际上缴税费、净利润、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几个指标上较为突出,其中植物新品种数量列于各领域第一位,达到全省高企植物新品种数量的65.15%,环境保护领域在软件著作权数量较突出,航空航天、核应用、地球、空间与海洋3个领域各项指标位于最后,这与该3个技术领域的高企总数不到全省总数的1.00%有很大关系。

依据各项指标的户均数据分析,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的工业总产值、实际上缴税费、总收入、净利润、年末资产、新产品产值多项指标在各个技术领域中均为最高,分别占总量的32.65%、23.78%、31.27%、30.70%、33.18%、50.96%,航空航天领域的户均出口总额最高,占总量的22.38%,此外,可持续发展指标方面,参考胡晓宁构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航空航天领域的总资产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均位于第一,分别达到了0.11、0.94,这意味着每1元的总资产可创造净利润为0.11元,总资产1年中周转0.94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具有更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科技人员比重方面,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核应用和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位于前列,根据各项指标的总量和户均的分析结果的差异,可以看出航空航天、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等总量上处于劣势的技术领域虽然在高企数量上较少,但质量很高。

表1 2013年度不同技术领域各指标的对比

(续上表)

2.3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表2为各户均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经济贡献方面,户均工业总产值最小值为2.04,最大值为14.25,均值为4.364,标准差为3.577,说明户均工业总产值整体偏低;经济效益方面,户均总收入和年末资产总计最小值分别是2.09、4.24,最大值分别为14.13、24.88,均值分别是4.52、7.50,标准差分别是3.478、6.332,说明我省高企经济效益整体偏低;成果产出方面,户均发明专利、新产品产值最小值分别是0.59、0.35,最大值分别为4.96、9.88,均值分别是1.98、1.94,标准差为1.232、2.828;创新人力方面,科技人员占比最大值为0.36,最小值为0.19,均值为0.2712,标准差为0.048,说明科技人员占比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分布比较均匀,稳定性好。综上所述,广东省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在创新人力方面分布较均匀,而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和成果产出方面整体偏低。

2.4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表2 描述统计量

本文运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法对各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其相关程度越高,则各变量之间的解释程度就越高。从表3可以看出,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的总收入分别与工业总产值、出口总额、实际上缴税费3个指标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此同时,净利润与工业总产值为极显著相关(R2=0.818,P<0.01),与实际上缴税费极显著相关(R2=0.927,P<0.01),由此可得出,企业经济效益对其经济贡献具有显著的影响。此外,企业发明专利与新产品产值具有显著正相关(R2=0.745,P<0.05),说明专利是高企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途径之一。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总资产净利率与实际上缴税费、净利率、年末资产总额3个指标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总资产周转率与年末资产总额具有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了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企业职工数与出口总额、上缴税费、净利润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5),与总收入极显著相关(R2=0.794,P<0.01),可见各技术领域中企业人员数仍旧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绝大部分学者认为创新人力的投入会对企业发展和价值创造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表3的结果显示科技人员占比与经济贡献各指标呈较弱的负相关,可能的原因是创新人力投入的反馈作用具有滞后性,经济贡献与经济效益的体现需要一年甚至几年时间。

表3 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2.5技术领域的聚类分析

依据表3相关性结论,选取相关性较弱的户均工业总产值、户均总收入、科技人员占比、总资产周转率及各项成果指标作为自变量,对10个技术领域采用组间衔接法进行个案(Q型)系统聚类分析。由图2所示的聚类分析树状图可知,在类间距为15时,10个技术领域被分为4类。第1类聚集了7个技术领域,分别是新材料、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光机电一体化、环境保护、航空航天及其他高技术,结合表1中相关数据,这些领域的高企指标差异较小,在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创新人力等指标上没有突出表现;另外,核应用、地球、空间与海洋、电子信息分别单独成为第2、3、4类,对照表1可知,核应用领域的高企在科技人员比重方面最为突出,具有创新人力方面的优势,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的高企在经济贡献、经济效益方面远超其他领域,而电子信息领域的高企在成果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图2 不同技术领域聚类分析树状图

3 结论

根据对各个领域的高企的经济贡献指标、经济效益指标、创新人力指标、成果产出指标以及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对比分析,可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发展不均衡。从指标总量上分析,电子信息领域无论从高企存量,各项经济、人力、创新方面的指标,均远远超过其他领域,但从户均指标的情况来看,又呈现截然不同的结果,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的工业总产值、实际上缴税费、总收入、净利润、年末资产、新产品产值多项指标均排在各技术领域的首位,航空航天领域高企数量少,但其出口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两种对比方式都反映出广东省高企在不同技术领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可结合产业特征出台相关行业偏斜性激励政策,推动我省高企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

(2)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质量参差不齐。通过对各个户均指标进行分析的结果来看,航空航天、地球、空间与海洋、核应用等总量上处于劣势的技术领域,高企数量不到广东省高企总数的1%,但户均指标远超过其他技术领域,这表明有一大部分的高企质量不高,同时,根据对各个指标的描述统计量的分析,广东省不同技术领域的高企除了在创新人力方面分布较均匀外,在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和成果产出方面均差异较大且整体偏低。

(3)根据运用Pearson简单相关系数法,检验不同技术领域中各变量的相关性,依据检验结果得出各个技术领域的高企发展共性。分析得出,积极研发专利成果是高企提升技术创新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经济效益对其经济贡献具有显著的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经济贡献、经济效益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企业人员数仍旧是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科技人员的投入对企业经济贡献的反馈作用具有滞后性。

(4)根据户均指标的聚类分析,将各领域的发展特征分成4类,核应用领域高企具有创新人力方面的优势,地球、空间与海洋领域的高企在经济贡献、经济效益方面远超其他领域,而电子信息领域的高企在成果产出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他技术领域的高企发展水平较为均衡。

广东省工业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体系研究与建设”(2012B010600023);广东省工业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与示范”(2013B010102008);广东省工业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及管理体系研究”(2011B010400030);广东省公益研究与能力建设专项项目“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水平指数测算方法研究及引用”(2015B010101010)

罗军(1985-),男,研究实习员,硕士,任职于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政策研究、科技政策研究、科技项目管理与咨询服务;陈之瑶(1988-),女,研究实习员,硕士,任职于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政策研究、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科技咨询服务;黄海滨(1979-),男,助理研究员,硕士,任职于广东省技术经济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方向为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政策研究、科技政策研究、绩效评价。

猜你喜欢
高新技术贡献经济效益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贡献
造价人员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中如何发挥积极作用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为加快“三个努力建成”作出人大新贡献
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的探讨
新形势下经济效益审计的新措施
贡献榜
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效益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