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构筑

2016-12-06 06:00张帆高继国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合力新媒体

张帆+高继国

摘 要: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的构筑带来了机遇,也使其更显必要。面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合力、资源信息、主体合力尚未形成的现实,可以通过目标系统的整合、资源信息的整合、主体合力的整合,促进载体合力的构筑。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

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合力论”构想,认为事物“总的合力”是若干相互作用的要素力量的合力,“总的合力”遵循着无数个平行四边形的力学法则,合力的大小取决事物各要素力量的大小、方向及其历史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复杂社会环境的影响,技术、文化和社会因素都会对教育效果发生作用,依托新媒体搭建载体合力必要且可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构筑的必要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载体的吸引力逐渐下降。在“大教育”的理念下,传统的思政教育载体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官方微信微博、各级各类学生活动、主流媒体、封面媒体、各种实物性、户外性的宣传教育载体、大学生日常管理的制度安排等等。随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随着社会、技术与文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新媒体技术的普遍应用和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流行,传统载体对大学生主体角色的关照不足,往往把大学生当做“对象”、“受众”,对大学生群体的吸引力逐渐下降。

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带来了挑战。目前,大学生们广泛使用大型论坛等电子公告板媒体、QQ等即时通讯媒体、博客等网络日志媒体、精准定点的手机媒体、微博微信等微媒体,这些新媒体凭借海量信息、即时传播方式、无门槛媒介进入、互动性的信息交流等优势,逐渐成为大学生群体中昀流行的传播平台。但新媒体的海量信息中存在许多负面的、消极的,传播着复杂多元的价值观念,甚至“国际传播正在演变为一种新型权力宰制的前沿——‘新殖民主义”,因此,新媒体也对高校思政教育载体带来了挑战与冲击。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日益融合的趋势为高校构筑思政教育载体合力提供了基础条件。从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关系来看,二者不仅存在竞争关系,还存在竞合关系。对新媒体进行合理引导,可以通过“聚光灯”和“麦克风”放大一些微观的“点”,成为传统载体的补充,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形式,改变传统方式,继续发挥传统媒体的“权威”作用。 2014年,中央《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因此,随着媒体融合在高校的逐渐展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建设方面具备了载体重构和整合的基础条件。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不足的原因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目标系统尚未形成目标合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一个包含总目标和分目标的目标系统,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是总目标,而不同载体承载着不同的分目标,总目标与分目标之间应该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各载体的所承载的分目标也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而现实情况来看,由于不同载体之间的整合度不够,使课堂教学的目标与校园文化建设、学生活动、官方微博微信、官方论坛贴吧等载体的目标产生不一致,不同载体的活动各自为政,目标分割,缺乏协调与整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间的资源信息壁垒仍然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发挥整体的实效性,需要培育和引导不同载体的信息合力。当前,新载体和传统载体的信息与资源的桥梁尚未建立,不同载体之间的信息和资源壁垒仍然存在,难以实现共建共享;通过甄别遴选,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中有许多可以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素材和资源,而且,资源信息应该具有共享性,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新载体和传统载体之间还没有实现有效的资源共享,也没有构筑起共建共享的操作平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体合力尚未形成。教师和学生是传统意义上的“主体”和“客体”,在许多载体中,仍然有着“泾渭分明”的主体之别,大学生群体缺乏主体角色的发挥和主体动力,参与积极性不高;载体整合的技术平台应用不足,信息的制作、传输、存储、变更等过程还难以实现全过程全要素的参与,而在新媒体技术条件下,教师和学生、家长的互动有条件变得及时和顺畅,共同构建起主体合力。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合力构筑的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目标系统的整合。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仍然是主渠道和主载体,其他载体要围绕主渠道宣传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行分目标的设置。在传统载体的设计中要发挥系统目标的导向作用,在新媒体带来的一些新型载体上,也要贯穿教育目的和价值目标,围绕主要目标设立一些分目标,将主渠道上难以生活化、细节化、即时性的内容,通过新媒体载体进行传播和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资源信息的整合。通过云计算技术和资源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将资源信息的整合、资源按需分配和扩展分配,变成高校思政教育的资源获取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各校之间、各载体之间的资源分布不均衡,解决一些资源的更新慢、更新成本高等问题,有效促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和共享性。比如,可以通过建立平台,整合各校图书馆资源,共享优势特色资源,建立各高校之间的信息员制度和云协同制度,努力避免高校想政教育“资源孤岛”现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主体合力构建。新媒体条件下,思政教育的主体范围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的建构过程不可分离,一方面,可以将学校、家长、学生和校外力量进行整合,共同围绕大学生思政素质提高发挥主体合力,另一方面,全方位、全时段、全领域、全过程的主体参与,可以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塑造立体化的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美]丹.席勒(Dan Schiller)常江译.互联网时代,国际信息新秩序何以建立?[J].中国记者,2011,(08).

猜你喜欢
合力新媒体
“芪”心合力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合力
“百会帮百村”合力助脱贫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合力同行 创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