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与图书馆—探析民办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与服务

2016-12-06 08:08杨乐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互联网+互联网

杨乐

摘 要:传统图书馆一般以图书馆自我为中心。缺乏自主性,都是等待读者上门服务。局限性太强。随着社会形式的多元化,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巨大变化,高校师生群体对阅读的数据化、信息化大大加强,图书馆应基于“互联网+”思维,结合民办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原则,提出进一步完善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互联网+ 图书馆资源建设 图书馆服务 大学生阅读

在这个以数据化特征和标志的深度信息化时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不仅要继续与互联网做加法,加快向大数据时代的复合型图书馆转型,还要发扬互联网精神、借鉴互联网思维、实施互联网+战略、分析大学生阅读现状。在日常教学活动经费投入中,相对公办院校民办高校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充分利用有限资金、采用合理的策略。在互联网+环境下建立起满足民办高校教育教学和科研所需的馆藏资源体系,让图书馆服务与资源更具核心竞争力,是我们需要探析的问题。[1]

一、“互联网+”的含义与现状分析

1.“互联网+”的现状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中的优化作用。“互联网+”行动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类生产性服务融合创新。比如:现有的互联网金融、理财通、互联网医疗等都是如今典型的互联网+案例。

2.“互联网+”的含义

在国内“互联网+”的理念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的发现。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网络平台让互联网与其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2]

3.“互联网+”图书馆

引入“互联网+”思维。确立图书馆与互联网虚拟图书馆互联互通。当下图书馆,读者需求的不仅仅是纸质图书,也要有电子图书的体验,需要插上新的技术翅膀、努力推出APP客户端与电子借阅、开展精准及跟踪各项服务。[3]

二、“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大学生阅读分析

1.用户阅读方式的各样化

当代大学生已不再是传统的手不释卷的唯一阅读方式。“互联网+”时代。老师和学生的阅读已经完全让网络不受空间和时间的制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开展阅读活动了。读者借助这些设备追求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从PC阅读到手机阅读、从电子图书到平板电脑、从微博到微信、从深阅读、浅阅读到微阅读、移动阅读。

2.阅读资源的落后化

在高校图书馆,纸质阅读与数字阅读并存的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图书馆的存在又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图书馆阅读资源的优劣直接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成效。目前,高校图书馆特别是民办高校图书馆。由于资金投入和馆藏建设存在不同矛盾,绝大多数资源陈旧落后,使用率低,甚至还有很多学生根本不了解图书馆提供的资源,更谈不上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使纸本图书也在逐年下降,学生的阅读也脱离了图书馆。[4]

3.阅读方式的全新化、数字化转型

读书是我国文化的一种传承。网络阅读也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们逐步养成的习惯。他们对图书馆数字化转型阅读资源的需求更加大,更加高了。民办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图书馆除了采购标准量的纸质图书外,还要顺应“互联网+”的存在,将电子图书、数字化资源作为采购的重点。采用更好更先进的数字技术提供给全院师生文献的资源保障。[5]

三、“互联网+”下的民办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与服务

1.利用“互联网+”发展趋势

“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 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到社会各个领域中去,提升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的发展新形态。一所大学、一个图书馆、几个管理员,一批借阅的同学们、是传统的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借阅方式、服务都是单向输出。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册图书、几万名同学、这是互联网+阅读。图书馆借助互联网主动去迎合用户的发展需求,还将先进的理念与先进的技术融合,并贯穿于整个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全过程,让传统阅读更便捷、数字阅读体验更美好,让读者自由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阅读资源和阅读方式。

2.“互联网+”下的图书馆馆员

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图书馆的转型首先是人员的转型。很多新的业务需要部门协作、需要重新学习和开拓、实现新的发展。学习先进的设计思想、方法、技术等、借鉴处于国内高水平的图书馆也是学习的重点和途径。同时,制定出“互联网+”的图书馆制度、图书馆馆员执业准则也是尤为必要的。各项制度、职业操守的同时存在也将促进和保障馆员的发展。[6]

3.“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建设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博导王余光教授认为:“网络改变了一代人的阅读习惯,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读“书”的人不一定就高尚,读“网”者也不一定就堕落。”未来的时代,真正能满足大学生们需求的阅读,必将是数字移动图书馆。因此,高校图书馆需要合理调整好文献资源的发展,既然电子图书也是书,也能满足读者获取知识,那么,为适应“互联网+”的时代。民办高校图书馆在面临更大经济压力前提下,除了保障正常的馆藏纸本图书外,更应偏向于电子图书的采购,采用先进的数字资源、数字技术为全院文献信息提供服务,提高馆藏结构和文献保障能力。

4.“互联网+”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做为学校的教辅部门,主要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第二课堂。其服务的主体是老师和学生,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它的读者,但可以为专有的读者服务。首先,我们应该考虑的是个性化服务,根据学生群体和教师群体,推出不同的服务手段、制定个性化的移动用户、建立读者需求的信息库。可以将图书馆资源拍摄成为视频、音频的形式发送到读者的资源获取流程中进行宣传、实现互动。定制各馆个性化的检索方式和馆藏查询方式、甚至是不同的阅读方式,拓展各项服务功能、提供资料隐私的保护。图书馆的核心就是为读者服务、读者的要求就是图书馆服务的目标。主动适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提供优质服务、打造大学生的优质服务品牌,使我们未来的图书馆更具魅力。[7]

四、小结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作为民办高校图书馆它的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虽然民办高校存在与公立院校相比在日常资金投入有一定差距,资源建设上也存在不同程度的矛盾。但是,只要我们能合理规划,利用拥有的资源结合互联网+先进技术,将其运用到图书馆实际中去,同样能将图书馆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美.尼克.比尔顿 互联网思维与新技术如何改变未来【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2]张贺.你看书 我买单【N】人民日报,2015-02-05

[3]吴吉玲.数字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比较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2015.

[4]于扬.所有传统和服务应该背互联网改变【EB/OL】【2015-07-01】

[5]http://tech.qq.com/a/20121114/000080.htm.

[6]伊安.约翰逊,陈旭炎。智慧城市、智慧图书馆与智慧图书馆员【J】.图书馆杂志,2013(1):4-7.

[7]秦艺.互联网+高校图书馆-引领高校数字化转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09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互联网+互联网
基于数据挖掘的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研究
“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图书馆发展研究高端论坛”综述
浅谈工匠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传承
浅谈阅读推广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