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律动课歌表演教学培养聋生的节奏感

2016-12-06 09:25冯冬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聋校节奏感

冯冬平

摘 要:律动课是聋生接受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而对他们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律动教学的重点,而在培养节奏感的诸多手段中,歌表演教学又是最直接而有效的,所以,聋校的律动课必须加强歌表演教学。

关键词:聋校 律动课 歌表演 节奏感

律动课是特殊教育校所开设的特殊课程,是根据聋儿心理和生理特点,为了能够使聋儿在德智体美方面得到全面发展而开设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课,是一至三年级学生的必修课。按照律动课的要求,其教学目的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浅显的律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提高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协调、均衡、健康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视觉、触觉、震动觉,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协调感,提高模仿、表达、自控、空间定向以及对韵律的初步欣赏和表现能力。通过美育陶冶情操、补偿学生的生理、心理缺陷;培养学生关心他人、遵守纪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不断进取的品德和活泼乐观的情绪,使学生全面发展,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生活的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多年对律动课教学的观察和研究使笔者觉得,律动课的教学核心应概括为四个字,美与节奏。律动课的教学内容包括舞蹈、体操、游戏、音乐,而这几项内容可以说都与节奏相关,因而节奏也蕴含在“美”之中,离开了美的节奏,也就谈不到美。所以笔者觉得,律动课的教学难点就应该放在节奏感的培养上。

“节奏”一词,一般解释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耳聋学生虽然丧失或部分丧失听力而与纯粹的音乐无缘,但他们仍可以在律动课中接受节奏感的教育。培养节奏感,律动课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方式和手段,如律动曲中的动作练习和简单的律动组合;儿童舞蹈、民族民间舞和集体舞;打击乐器的演奏;表演操、健美操等一些基本体操;队列训练;音乐、声响游戏等。单纯的律动组合,舞蹈或打击乐、体操等,在培养聋生的节奏感方面是比较直接而有效的。歌表演教学应属于舞蹈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笔者觉得歌表演教学可以说综合了这几种方式方法,而且比单一地采用某种方法会收到更完美一些的效果,对培养聋生的节奏感、发展其语言能力以及发展其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等多种能力,都是十分有效的。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耳聋学生而言,歌表演是学生一边按着节奏读歌词,一边做着动作来表现歌曲情绪的一种表演形式。通过按节拍读歌词,帮助学生感受、体验节奏。这种表现形式不仅使学生能够抒发情感,还能发展和提高学生的动作表现力,锻炼学生正确发音。由于一年级学生识字较少,进行歌表演教学有一定难度,因而可以从二年级学生开始注意歌表演的教学,三年级则进一步加强。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首先,在扫除个别的生字生词障碍的基础上,给学生讲解一下歌词的大意及其寓意;然后领学生按节拍读歌词,再感受节奏,学习具体的舞蹈动作。

例如,在教经典的歌表演《小燕子》这一内容时,可以首先给学生讲解事先写在黑板上的歌词,告诉学生: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小燕子会从南方飞回到我们这里,春天也因为它们的到来而变得更加美丽可爱,所以我们就要从小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从而使他们懂得热爱生活,向往更加美好的未来。然后,带领学生按节拍读歌词,多数是采取拍手的办法。如老师先读“小燕子”,同时拍手两次,要求学生跟老师读,同样边读歌词边拍手两次;遇到稍难一些的地方,要放慢速度教学生反复练习,如“我问 燕子你 为啥 来”一句中的前半部分,“我问”要拍手一次,“燕子你”连起来读同时拍手一次,(也就是说在读出三个字的同时要拍手一次),以及“这里的春天最美丽”等等都用这样相同的办法,还要注意反复教学生练习 ,这个过程可能比较漫长,因为有的学生可能根本没有节奏感,或者节奏感相当差,教师要有相当的耐心,有时候要用几乎夸张的、看起来几乎很搞笑的口形,以便使学生看得清楚,学得明白,才能为后面内容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三步,可以读一小节歌词,然后再教给学生一小节动作。如“小燕子”,“小燕”是第一次拍手,要做提踵小碎步,并向上做手臂波浪一次;“子”是第二次拍手,继续做提踵小碎步,再向下做手臂波浪一次,模仿小燕子飞翔。这个开头要让学生形成边读歌词边做动作的意识。照这样的办法把后面的舞蹈动作教完。第四步,老师回到钢琴前伴奏,要求学生看着黑板上的歌词,在钢琴和踏鼓的伴奏下完成这样三件事,即感受钢琴与踏鼓的节奏,按节拍读出歌词,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 。开始的时候,学生掌握得可能不好,比如只做动作,感受节奏而忘了读歌词或只读出歌词和做动作而忘了感受节奏等,因而需要分几部分或逐句逐段地进行反复的练习,在比较熟练以后,可以再加深难度进行练习。还可以学习一些民族民间舞,由于民族民间舞有其不同的动作特点,所以如果要达到歌表演的要求,在掌握动作要领方面就更深了一步,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例如,二年级在学习了比较简单的《泥娃娃》《过新年》以后,就可以选择《金孔雀轻轻跳》,这是一个傣族民间舞蹈,其风格特点是含蓄而优美。为了减轻学习难度,在扫除字词障碍,讲清楚歌词大意后,可以先把“孔雀步”提出来,作为学习的重点,使学生先掌握好孔雀步的动作要领,注意上下肢的协调及手臂的弯度和膝部的有节奏的屈伸,然后在学好按节奏读歌词的基础上学习每一个舞蹈动作,尽可能做到动作正确、优美、到位,最后再要求学生按节奏读出歌词的同时,随钢琴和踏鼓的节奏完成舞蹈动作。当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有节奏地读出歌词并迈着轻盈的脚步完成这个傣族的舞蹈时,就能够感受到孩子们不再是生活在完全无声的世界里,而是生活在一个虽无声但却又胜似“有声有色”的多彩世界中,律动课的多种美在这种气氛中尽显无遗。

律动课一刻也不停地对耳聋儿童进行着美育教育。如果说美育与德育的关系是美与善的结合,美育与智育的关系就是美与真的结合,那么美育与律动课的关系就是美与健的结合。“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律动课的美很大程度上应该取决于节奏感的培养。几乎可以说,没有节奏就没有美。基于歌表演教学可以集多种教学目的、要求于一身,笔者觉得在二三年级的律动课教学中应注意加强歌表演的教学,从而较好地培养聋生的节奏感。

猜你喜欢
聋校节奏感
聋校师生信任关系建立的研究
《节奏的美感》教学设计
论节奏感在爵士舞中的重要性
聋校语言教学中的
立足聋校语文课堂,探寻高效教学之路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对于节奏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低段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以《调皮的小闹钟》一课为例
发挥交互电子白板优势 打造聋校语文高效课堂
电子白板让聋校英语课堂更精彩
聋校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