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016-12-06 09:37郝晓峰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25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有效性

郝晓峰

摘 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合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既发挥群体的能动性,更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当前语文课改这一背景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自控能力和组织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小组 合作学习 有效性 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或群体,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合作,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既发挥群体的能动性,更提高个体的学习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求知欲更加强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当前语文课改这一背景下,只有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才能真正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谈一点个人的教学策略和看法。[1]

一、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倾听是尊重,倾听是学习。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要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会“三倾听”:一是倾听每位小组成员的发言,并及时记录重点内容;二是倾听后认真思考,做出判断,提出见解。三是倾听他人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帮助进步。同时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要认真观察说话者的动作和手势,帮助学生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思。在小组合作中,提高了学生的倾听能力,才能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因此,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每个成员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互相了解对方的观点,最终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形成共识。由于学生性格存在着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胆小自卑、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不敢回答老师的问题,生怕自己说错了答案,被同学取消,久而久之学习就会落后。那么在小组合作中,教师设计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欲望,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和学困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所有学生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整体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笔者在教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找出关键词句,总结李时珍获得成功的原因。小组成员仔细品读找出关键词,互相交流,找出来“翻山越岭”、“走遍大半个中国”体现出了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困难重重;“访名医,尝药草”,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危险重重;“二十几年”,加深领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最后小组集体有感情朗读这一段内容,再次感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小组合作探讨问题,组员在组长的组织下,各自陈述观点,形成共识,最后记录下来进行全班展示,如遇问题,教师指导点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笔者发现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表达方面可以较好的组织语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2]

三、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沟通交流是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关键”,教会学生用建设性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小组合作中,每个成员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会出现意见不统一、理解不一致,这就需要组长和组员进行交流讨论、达成共识。如,笔者在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时,小组交流学习课文6---9自然段, “给”,永远比“拿”愉快。“给”指什么?“拿”又指什么?你怎么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合作学习中,有的学生就认为“给”是要自己付出和奉献,但是别人不一定会永远记得自己给予他的帮助,有点“傻帽”。有的同学认为“拿”比较简单,得到了别人的帮助,也很快乐。各组成员再次通过谈论彼此对问题的看法、倾听并理解,相互启发补充,得出最佳答案,从而达到合作的目的。认识到我们从小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才会懂得 “给”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和真诚的奉献等。 “拿”就是取得,索取。快乐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得到了提高,有效地解决了问题。[3]

四、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

“最有力量的人是那些能够掌控自己的人”。在小组合作中,有的同学认为 “自由时间”可以支配,可能和同学说话,可能做小动作,可能东张西望等等。还有一些同学以“自我”为中心,成了“小权威”,事事包办。这些都是学生的自控能力不足的表现。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要进行监控,提醒学生控制自己的行为,专心参与小组活动。教师还要安排一些自控力强的同学在组内起带头作用,对其他同学进行正面引导,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争取进步。每次的小组合作评价活动,让学生小结自己的表现,并对自己提出新的要求,渐进性地学会管住自己,逐步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4]

五、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

“组织能力就是协调能力,把握宏观的能力”。组织技能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技能。在分组时笔者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格、性别、兴趣、学习成绩等进行分组。分组后,教师指导小组内进行分工。组长负责安排活动、总结组内意见、组间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组员意见,其他组员根据活动要求由组长安排活动。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定期轮换职责。每次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需要组长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轮换制度,让每个学生平等参与,都有机会进行组织活动。通过合作学习每个同学都提高了自己组织活动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5]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每一个成员在活动中认真倾听、积极表达、沟通交流、自我控制和有序组织,才会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才会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因此,这是我们的学生,甚至是我们自己,都需要努力学习和一辈子历练的内容。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王 坦.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 [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

[3]杨秀琴。在语文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体验[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

[4]吴向丽.新课程倡导的十种教学策略丛书:合作学习 [M] .青岛出版社,2006.8

[5]杨国强.试论小学生的合作学习[J];教师;2010年27期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