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I发动机运行策略对CO、HC和PM/PN排放的影响

2016-12-07 01:05
汽车文摘 2016年8期
关键词:进气门喷油量喷油



GDI发动机运行策略对CO、HC和PM/PN排放的影响

本文采用单次单因子的方法,针对直喷式汽油机(GDI发动机)燃烧过程的4个不同工作参数,研究它们对发动机输出和排放的影响。这4个参数分别为:喷油时刻(SOI)、喷油浓度(FEF)、点火时刻和喷油压力。同时以功率输出、CO、HC和PM(微粒质量)/PN(微粒数量)来评估上述参数变化对发动机的影响。

在进气门关闭(IVC)后,压缩行程前期,单次燃油喷射能够在不改变功率输出的前提下改善污染物排放。相对于压缩行程前期的燃油喷射,在接近活塞上止点位置的少量燃油喷射(大约占循环喷油量的20%)能够改善燃烧的鲁棒性,降低单次喷油浓度,同时不改变HC排放,但会显著增加PM/PN的排放。

在IVC前的燃油喷射能够增加HC和PM排放,这主要是由于燃油雾化和进气门的相互作用。

在压缩行程末期,燃油喷射能够增加燃烧的鲁棒性,降低燃油所需浓度,但会导致过量的PM/ PN排放。

相对于上止点位置,点火延时将显著降低PM/PN的排放,而基本不影响功率输出。同时,研究表明,HC排放基本不受点火时刻的影响。点火延迟时间越长,PM/PN的排放越低,但是会降低NIMEP(净指示有效压力)。

在保证喷油量不变的前提下,增加喷油压力(3~11MPa)会导致PM/PN的排放增加,同时会提高功率输出。HC排放不受喷油压力的影响。

J.Felipe Rodriguez.SAE 2015-01-0887.

编译:苗志慧

猜你喜欢
进气门喷油量喷油
柴油机电控组合泵低压设计因素对循环喷油量波动影响分析
高压共轨燃油系统喷油量的预测模型
2011款日产天籁公爵车发动机故障灯点亮
基于辅助进气门的进气道/发动机一体化控制
时间控制式柴油机喷油量喷射系统的控策略分析
生物柴油及其混合燃料的喷油特性研究
多缸柴油机工作均匀性控制方法研究
可变气门策略对柴油机排放影响的模拟研究
微型涡喷发动机喷油环优化设计
柴油机进气门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