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民间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2016-12-07 08:56
中国民族博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场域民间工艺

罗 畅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浅析民间工艺美术欣赏的方法

罗 畅

(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民间工艺美术植根于民间,在集体劳动和实践中产生和发展。民间工艺美术是生长于民间社会背景之上,承载着民间文化内容,与本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而呈现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对于我们研究民间艺术文化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时要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剖析。

民间工艺美术;工艺;本体价值;文化场域;人文精神

民间工艺美术是由民间、工艺、美术三个词复合而成。“工艺美术”又是“工艺”与“美术”两个单词的复合。美术是一个外来词,而工艺一词是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工”,泛指工匠艺人、手工业劳动者。艺,最初为种植之意。工艺作为一个复合词,包括了工和艺的内容,谓之百工之艺。在古代主要指营建造物的手工艺。近现代,工艺也作为工艺美术的专指。张德荣在《美术生活》中指出:“所谓工艺美术,既是实用美术”。而工艺美术可以分为宫廷工艺、文人士大夫工艺、宗教工艺和民间工艺四大类。那么所谓民间工艺美术是以农民为主体,以实用为目的创作出来的。它与其他三类不同,民间工艺的存在方式是创造性的,人生态度是积极向上的,艺术品质是真善美的统一。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

本体价值是一种作为其它一切价值的存在基础和最终依据的价值。李砚祖先生曾这样解说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问题:“工艺美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它的艺术性与一般的艺术性不同,其艺术性是以物化的、工艺的形式表现的。但就造物而言,其艺术性或者美的形式并不是附加的东西,不是表面装饰,而是一种美的建构,是实用功能与审美形式、审美价值与美学价值的统一,在统一中显现人的审美、精神上的更高追求。”

(一)民间工艺美术的实用价值

民间工艺美术的创作主体是农民,他们只有生存下去才能够生活。“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模式是中国长期自然经济的特征之一。落后的生活方式,要求他们一切的生产生活资料都要自己解决,所以在这种基本的简单生产中,实用价值是生活的根本价值。例如生产瓷罐瓷碗时,人们第一想到的用处就是用作装置东西的容器或者用来盛饭饮食的器皿,其次才开始注意到装饰图案的创作。

(二)民间工艺美术的审美价值

人们在生存的基础上,就会开始注重生活。与此同时,他们会在实用的基础上注重审美。审美意识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我们会对事物有一定的美的要求。民间工艺美术的产生是劳动者平常自然创造的,在整个发展中,他们慢慢地将两者融为一体。实用与审美共存是欣赏民间工艺美术的首要层次。

二、民间工艺美术生存的文化场域

场域是经济、文化、政治等综合因素共同促成的网络形构。民间工艺美术是在一定的场域中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场域是孕育民间工艺美术的土壤,是为其发展提供营养的湿地。某一“文化场域”不存在了,与之相依存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就不存在了。感知民间工艺美术的“文化场域”,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感知围绕它周围的,以及它一路走来不断积淀起来的文化信息。

例如,王桂英所生活的土壤,包括那里的风土人情,也就是王桂英以及她的作品赖以存在的“文化场域”。离开了特定的“文化场域”,就不会有王桂英以及她独特的艺术风格。我们从王桂英前期和后期创作作品的题材也能看出文化场域对工艺的影响。王桂英生活在原始农村所创作的《喂鸡》(图一)作品和搬入县城后创作的《丝绸之路》作品,题材发生

了很大的变化。王桂英早期的作品创作来源于自己的农村生活,眼前看到的农田、喂养的鸡鸭鹅等就是她作品的内容。而到后期,王桂英脱离了之前的“文化场域”,进入到另一个新的场域,她不再能感受之前的农村生活,她的创作题材也就没办法直接来源于生活,只能将电视中看到的或者历史故事作为创作题材。

图一 喂鸡

就某一特定题材的工艺美术品来说,处于不同的“文化场域”,也会呈现不同的文化意义。场域不同,文化身份便不同。例如,同一个工艺品放置在家中多作为实用品或者装饰品;将其放入到政治场所,可能就是威严和权力的象征;将其放于宗教场域,代表的就是宗教信仰和精神寄托。

三、民间工艺美术与科技结合的度

工艺美术作为一个窗口,随时都反映或展现着时代科技发展的面貌。随着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民间手工艺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纠结而又现实的情况,那就是科技的介入。我们在欣赏民间工艺美术作品时,要观察其是否已经被科技所改造,改造到什么程度。每件手工艺品都带有手艺人手作的温度,作品就像是他们的孩子。如果让科技来完成造物,那么最终的成品是冰冷的,可能它依旧带有它的使用价值,但是却失去了作品的温度。

例如:机器剪纸与民间工艺王桂英剪纸。只要将你想剪的图形传在电脑上,剪纸机就可以按照你的图形剪出作品。这种作品就是复制,机器作为一个工具,只负责输出,并不能创造。而王桂英剪纸是作者在生活中看到的、感受到的事物,并在脑海中构思出来的内容,是自己经历过的生活或是寄托希望的明天,通过剪纸画面的内容表达她的思想。

现如今科技发展迅猛,有很多人会误以为科技可以代替民间工艺的生产,可以帮其创新。但是这是不能实现的,因为最终传承和创新的主体是人,还是手工艺者,这是科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科技可以起到辅助发展的作用,但是科技的介入度是要严格把控的,否则就失去了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

四、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人文精神

民间工艺美术是一种母体性、本源性的艺术文化,在人造物的过程中,其目的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使用功能的需要。其次为了能在使用时在心理、感观上更加舒服,往往通过一些手段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民间工艺美术植根于民间,在集体的劳动和实践中产生和发展。一件物品的流传,经历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断地加工、提炼、充实、发展。千百年来,不管时代如何变迁,民间工艺美术始终围绕着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宗旨发展和演变,体现着民间艺人对自我的关怀和尊重,表现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而且因为民间工艺美术来源于民间,所以有着自身独特的传统精神的传承。这些工艺品被人们赋予了期盼和寄托,希望其能带给自己好运。例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每年都会有人赶庙会争相选购泥泥狗,他们认为这是神物。他们对此赋予了女性生殖崇拜、男性生殖崇拜和性结合生殖崇拜。

五、总结

民间工艺美术是生长于民间社会背景之上,承载着民间文化内容,与本土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而呈现的一种审美创造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对于我们研究艺术文化有很高的价值。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可以从民间工艺美术的本体价值、民间工艺美术生存的文化场域、民间工艺美术与科技结合的度和民间工艺美术传承的人文精神这四个方面着手,发现民间工艺美术的价值;也可以结合思维方式、生存智慧、生活理想、视觉形象、手工巧作、自然材质等方面深入了解。总之,民间工艺美术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发现更多欣赏民间工艺美术的方法,更好地保护和开发民间工艺美术。

[1]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6).

[2]唐家路.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3]张励民.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J].民族艺术研究,1989(6):13.

[4]冯骥才.民间灵气:癸未甲申田野考察档案[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5]闻人军.考工记译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015重印).

[6]李砚祖.艺术与科学(卷七)[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J505

A

罗畅,女,汉族,江苏宿迁人,江苏师范大学,15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装饰艺术设计。

本论文为2016年度江苏省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计划项目“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当地新农村建设的共生性研究”(项目编号:SJLX16_0641)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场域民间工艺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百年党史场域下山东统战工作的“齐鲁特色”
某压力容器模拟锻件制造工艺
小方坯连铸无塞杆保护浇注工艺实践
激活场域 新旧共生——改造更新项目专辑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