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麦田

2016-12-07 20:06张欣悦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麦田利益

张欣悦

山东女大学生受骗离世的悲剧,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对骗子们口诛笔伐的网络评论里,也出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太没有安全意识了,活该。”

我不得不承认,当我第一眼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心中的闪念即是:这么好骗,大概是个农村人吧?我们这些城里孩子,早就在无数的短信诈骗信息里“百炼成钢”了。

但当我得到确切的答案,再次浏览网络上愤青们轻视的话语时,忽然有一点难过 :从什么时候开始,轻信要以生命为代价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掉进骗子精心罗织的网,就会被视作一种愚昧的罪过?似乎是“已然开蒙”的精明城市人与还未脱离纯真年代的乡村之间,已有了一道泾渭分明的界限!我们这悲悯他人而认定自己不会受骗的优越感,到底从何而来?

沿着时代的浪头回溯,我的眸光轻落在那一桶桶地沟油、一条条信息贩卖渠道以及天价冻虾事件时,便豁然明了:原来我们生活在这样一座城池,各类虫豸汇聚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链,这道链条为了冲向金钱的怀抱,可以对所有人都兵戎相见,互害互挟。

而我们已然目睹了它的运作方式,身在其中以至于习以为常,默认了利益至上的原则,波澜不惊地面对它的作恶,在接到被无数人标记为“骚扰电话”或171开头的陌生号码时,漫不经心地挂掉,觉得不值一提。

可这些现实还有人不懂得,那些人就生活在我们这座城池之外,还守着一方鸡犬相闻的宁静麦田,没看到世情喧嚣,没被互联网泄露过隐私,没被垃圾信息所轰炸,还不懂骗局之猖獗。除非他们来到城市,与我们一同接受“改造”,“进化”为同样的精明人。从这一点来说,“城市”与“乡村”的对立,其本质是精明的利益观和淳朴的世界观的对立,是我们的从前与如今的对立。他们的麦田,再也不属于进化后的人类;而那方麦田,也再也容不得浑身是刺的我们了。

我们早已远离纯净的麦田,孜孜不倦地向着安身立命的根本去跋涉,人间倒置,倾放出地狱的猛兽,重塑的世界观融入骨血,立地成魔。

可是,难道我们只能以“身在城市”为借口,像西西弗斯一样推动巨石,永远地负重向上,就像给予自我的苦刑和责罚。

呵,我们不必为了恪守高洁而为一个纯粹美好的夙愿献身,可我们也永不必为利益而殉葬。我们也许懈怠地把一切互害链称作“灾难”,可现实是,还是有人可以逃脱它凌厉的爪牙。君不见大商人胡雪岩为商之本就是童叟无欺,在利益急湍里他依然信誉满载;君不见良心商人何威在浙江开办免费提供吃食的“善食堂”,并作出坚持开五十年的承诺;还有旧时年月里无数晋商、徽商,他们虽然会为银子奔波,而让琵琶女独守月下江船,可国难之际捐财捐物依然有他们的身影……这个时代里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就是哪怕身陷铺天盖地的浩劫之中,仍尚存道,尚存对温情、对法则、对万物之正气的渴望。

钟爱生命的利益、金钱的利益,让自己在生命轨道里安然无恙地存活,是每个人的本能。但在利益之端,不可能只有攻伐与互害,长久下去那滚滚向上的巨石,终有一天会因力气不支而坍塌,倾轧过所有人的头顶。

希望我们被洪水裹挟着向前奔流的时候,还能回望一眼淳朴的过往,而不是苛责别人不懂人间的骗局。

点评

本文作者从女大学生被骗的新闻事件切入行文,并由此提出疑问:是什么让被骗成了一种罪过?是什么让精明的城里人有了不会被骗的优越感?这样的问题颇具深度,已经超越了一般时评文就事论事的写作范畴,但也让人为作者捏了一把汗:其作为一个涉世不深的高中生,真能寻找到的答案吗?然而让人感到欣喜的是,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作者并没有局限于事件的表象,而是站在人性、时代的高度,深入事件的本质对其进行探究(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其独到的眼光、深刻的洞察力,以及冷峻、犀利的文笔,让人不得不感叹后生可畏。

猜你喜欢
麦田利益
落差
论确认之诉的确认利益
利益与西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
利益调整要十分注重“稳”字
利益链与新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