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

2016-12-07 23:19赵露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1期

赵露

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各种P图软件盛行的今天,网络和各种社交平台上出现了许多漂亮而相似的面孔。这种“网红脸”图片只需“一键美颜”或几个简单步骤就能美化,却缺失了真我;简单便捷的美化大行其道,却饱受诟病。与此相反,摄影师小李却是先拍摄黑白照片,又用类似工笔画的手法在电脑上一层层上色,每幅照片的后期处理大约都要二十多天,他从不省去任何一个步骤,不怕麻烦与复杂,一笔一笔地“画”出了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作品。他走了一条很窄的路,却独树一帜。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故事型材料作文题。材料描述了在各种P图软件盛行的今天,摄影师小李却不为所动,反潮流而行,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成功之路。

小李的原型,在现实中是一位年轻的孙姓摄影师。他的作品惊艳了许多人,征服了许多人。这次作文材料取于现实生活,呈现出鲜明的对比:流行便捷失去真我,沉静踏实不怕麻烦却能独树一帜。

考生阅读完材料,很容易抓住其中的关键词“独树一帜”,但“独树一帜”也是因人而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世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独树一帜”。所以审题的关键在于,小李的“独树一帜”是怎样的?是从何而来的?如果审题只关注关键词,而忽略材料中各种要素的联系,很容易犯“盲人摸象”“断章取义”的毛病,将“独树一帜”孤立地作为立意要点,空泛而谈。

反观近年的高考全国卷材料作文的写作要求,从原先的“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变为“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其实这正是对自选角度的宽泛无界做出了限制,更注重材料中要素与结果之间的因果逻辑或条件逻辑,无形中让立意变窄,以免考生以关键词为起点,漫无边际地发散。这样的变动,提升了对考生的思维要求,体现出高考改革中注重思维质量的趋向。

因而命制这道材料作文时,笔者有意将材料的中心含义与常规的“匠心”“坚持”做了区分,以提醒考生勿要滑入套板反应中。捕捉到材料中的一点信息就盲目动笔的方法不可取,做好透彻思考、综合考虑才动笔方为可行之道。

在审题时,考生还会注意到“流行”“失去真我”“不怕麻烦与复杂”“独树一帜”这些关键词。考生要理清这些关键词之间的逻辑联系,使话题集中。写作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

1. 以沉静的心,走务实之路;

2. 认真踏实,方能做独特的自我;

3. 抵抗捷径,拒绝浮躁。

佳作展评>>

点点滴滴方是真

文/ 夏 璇

滴水穿石饱含了内心坚毅的力量,一刀一笔刻出的大同佛像凝聚着对佛家的信仰。如今的人们,若失去了真我,便仅如行尸走肉一般,魂随风飘散,而找不到真正的归宿。

守住真我,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也必备一颗坚定自我的心。摄影师小李用类似工笔画的手法,用心努力地“画”出了独树一帜的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作品,让人感受到真我的魅力。

那是一针一线编制的星宿传奇。

深夜,灯下还有一个人未眠,他手中柔滑的丝绸像他的内心一样纯净;六十年的坚持不懈,他守住了真我。

在上海的一幢旧宅里,栖身着一位九十二岁高龄的旗袍大师。在六年前,他刚刚放下手中的针线。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便随师父学做旗袍,辛苦的时候一天都不能合眼,手上的茧坚硬如铁,但他依然一针一线认真地任丝线在蕾丝中穿梭、跳跃。

科技日渐发达,市场上的旗袍渐渐多以机器生产为主,这样做旗袍不仅高效,而且针脚紧密。他的徒弟和家人都劝他改为机织,但他不愿意,因为他放不下多年来对旗袍的深情,他说:“若不是亲手缝制,那一切服饰都失去了最真的价值。”

是的,在旗袍上,我们看到了他用针线守住的真我。这位匠人也选了一条窄窄的道路,但独树一帜。点点滴滴的辛劳成就了他的真我。

美丽的苏州是昆曲的发源地之一,萦绕在耳边的乐曲让人心旷神怡,著名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来自于《白蛇传》的章节,那里坚持传承的昆曲名家数不胜数,他们的剧本都是用心编写的,虽然没有电视剧那么波澜起伏,但一直以来他们都保留着对昆曲的那一份热情。

曹文轩坚守独特的文风,他离不开心里童年的那片田野,坚持用纯净的文学来成就真我,一笔一画留住的是对文学的信仰。

守住真我,点点滴滴创造生命的奇迹,让自我的力量成为远航的动力。

摄影师小李用自己一层一层的涂染为照片保留了独特的生机,他不随波逐流的性情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力量。

成功之路是没有捷径的,守住真我并一路向前才是独具魅力的。我们也应拥有屈原那种“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悲”的精神,保留真我,独树一帜,积累点点滴滴,创造辉煌!

点评:本文主旨明确,紧扣材料立意:“坚守真我,彰显传统元素,独具魅力。”事实论据令人信服,从旗袍制作到昆曲逐层深入,展示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论据翔实具体,颇具特色,论证简洁有力,语言表达自然灵动,令人耳目一新。文章既突出地体现了考场作文的特质,又充分地展示了作者的个性: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传统精品中独特的内涵,列举事例娓娓道来,水到渠成,巧妙点题,行文规范而不失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