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2016-12-08 02:01谢成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6年21期
关键词:馈线配电网可靠性

谢成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配网自动化建设中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及问题解决措施分析

谢成勇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绵阳供电公司,四川 绵阳 621000)

在近些年我国积极进行配电网改革进程中,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引入到配电网中,促使配电网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先进化的方向发展。配网自动化建设就是最典型的代表,它的建成对供电可靠性有很大影响,使配电网供电更加安全、稳定、高效。本文将以配电网建设的概述为切入点,就配电网自动化的4种模式进行分析,进而探究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配网自动化;供电;可靠性;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中用电量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传统配电网已经无法满足此种需求,对配电网进行革新是非常必要的。所谓的配电网革新,就是要加强配网自动化建设,科学、合理地利用科技来支撑配电网,使配电网运行更加稳定、安全、高效,以此来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由此可以确定,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的正面影响较大。

一、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概述

传统配电网主要是借助人力资源,通过人工来对整个配电网进行检测、维护、故障排查等,不仅消耗时间长,还难以及时、准确地找出故障,处理问题,导致配电网运行受到影响,供电无法正常进行。但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计算机技术、电子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相互整合,集合电力配网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其中,形成配网自动化技术,如此可以支撑整个配网良好运行。因为基于科学技术的配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将实时监控设备运行,一旦出现故障,将会迅速地进行故障排查,并快速排除故障,尽量缩短停电时间,使配网恢复运行,保证供电可靠。

二、配网自动化的4种模式

(一)故障定位系统模式

其实,故障定位系统模式就是利用安装故障警报器和故障指示器等装置,在配电线路故障时,依据故障信息,对故障区域加以确定。由此可以确定,此种模式只具备指示故障的功能。当然,对此种模式的功能进行拓展,还可以使其对配网运行进行监控、上报故障信息等。图1即为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基本模式。

(二)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

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主要是利用管线“网络式”或设置相互配合的自动化开关设备,在配电线路故障时自动判断故障区域,并自动隔离,避免故障影响范围加大。图2即为目前比较常用的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结构图。在此需要说明的是FIU表示终端保护设备,需要与开关相连,如此才能保证配电线路出现故障时,其发挥作用,断开开关,避免故障电流或故障电压破坏其他设备,导致整个配电网受损程度加大。

(三)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

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是通过主站计算机系统及数据采集终端设备,加之通信手段的运行,对配电网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遥控,一旦配电网出现故障,将会自动判断故障所在区域,运用遥控方式将故障区隔离,从而避免其他设备或线路受到影响,给配电网造成重创。基于此,可以确定集中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具有多种功能,如故障处理功能、上报故障信息功能、遥控功能、遥测功能、web浏览功能、变电站馈线遥控功能、指示故障功能等。因此,在配网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科学地运用此模式,可以大大提升配网安全性、可靠性。

(四)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模式

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模式的构成,主要是将配网自动化和调度自动化结合在一起。通过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计量自动化、GPS自动化、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数据共享及系统灵活的、配套应用,为提升配电网运行的经济性、安全性、高效性奠定基础。因此,在我国配电网革新之际,迫切需要运用调配一体化平台的自动化系统模式的运用,提高配网自动化水平,以便我国配网的运行可以满足国民用电需求。

图1 配电网故障定位系统的基本模式

图2 就地馈线自动化系统模式图

三、配网自动化建设对供电可靠性影响

(一)故障定位,提高供电可靠性

在配网自动化系统建立之前,配网运行的过程中,主要是依靠人工的方式来盘查,这不仅会消耗大量时间,还难以找出故障点,使配电网存在的故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遗留在配电网内,可以在未来某个节点,引发安全事故,使配电网受到重创,造成大面积的、长时间的用电瘫痪。而基于科学技术构建的配网自动化,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对故障点进行准确的排查,并定位,再根据故障情况,提出有效处理方案,方便维修人员快速检修和处理故障问题,使配电网恢复正常,保证供电安全、可靠。

(二)反馈系统运用合理,提高供电可靠性

反馈系统是建立在故障定位的基础上,也就是在明确故障后就可以及时对故障做出反应。通过此系统的运用,配电网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使配电网长期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另外,对反馈系统的控制是通过中央计算机操作执行的,因此在中央计算机接收到故障信号的同时,就会对反馈系统进行控制,使配电网内刚刚出现的小故障得到有效、准确、快速的处理,保证配电网正常运行不受到影响,供电正常进行。

(三)快速检修设备,提高供电可靠性

因配电网设备分布较广且设备结构比较复杂,在以往配电网检修的过程中,工作人员会面临较大的检修困难,同时为了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及设备安全,需要进行停电检修,如此设备检修,会影响供电安全性、可靠性。但配网自动化建设,则可以弥补以往设备检修不足的问题。因为配网自动化能够对电力设备使用年限、使用状态等方面予以了解,并收集相关数据,对设备进行全面、详细地分析,进而明确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有针对性的检修和维护设备,如此不仅可以提高设备的性能,还能够使设备处于良好的状态,良好运行,使变电站运行变得更加稳定、高效,相应的供电可靠性将大大增强。

四、配网自动化建设相关问题的解决建议

(一)完善制度

为确保配网自动化建设的核心价值得到体现,在配网自动化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完善维护运行机制。也就是参考相关规范及配电网实际情况,详细分析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运行整个过程,进而提出配网自动化系统各个部分维护要求、内容、标准等,使维护运行机制可以对配网自动化运行予以监管,尽可能地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加强自动控制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构成的配网自动化系统,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强化计算机技术的科学运用,对用电量不同的地区进行划分,并检测各个地区供电情况,及时了解各个地区是否存在故障,以便技术检修和处理,保证整个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可以正常地健康运行。所以,注意加强配网自动化的自动控制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三)增强系统安全性

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是集技术、科学、信息传递等于一身的先进技术,因此其应用范围广泛、应用方式灵活、应用效果良好。但是,在科学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为了使配网自动化系统能够良好、有效地运行,需要注意对系统进行升级,同时加强系统安全性的关注,确保系统升级后每个部分性能增强,并且可以按照要求运行。

结语

随着国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不断加大,加紧配网改革速度,使其向自动化、自能化、先进化方向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通过对配电网进行改革,积极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可以整个配网运行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故障,使配电网持续运行,保证供电安全、可靠稳定运行。

[1]陈晓军.配网自动化建设及运行管理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6(22):139.

[2]周曦.配网自动化建设及其管理研究[J].广东科技,2014,18(12):53.

[3]思谋,蔡秀雯,王海亮,等.面向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与实践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4,6(4):70-75.

TM76

A

猜你喜欢
馈线配电网可靠性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变电站10KV馈线开关与线路开关的保护配合应注意的要点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基于新型材料的短波馈线实践
配网馈线接地定位及环供支线接地选线判据探讨
基于可靠性跟踪的薄弱环节辨识方法在省级电网可靠性改善中的应用研究
可靠性比一次采购成本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