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在下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相关性

2016-12-08 02:33侯佳罗萍陈伟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二聚体多普勒彩色

侯佳,罗萍,陈伟

(四川省骨科医院功能检查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D-二聚体在下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相关性

侯佳,罗萍,陈伟

(四川省骨科医院功能检查科,四川 成都 610041)

目的:探讨D-二聚体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DVT)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对99例彩色超声检查阳性患者的D-二聚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观察D-二聚体结果判断DVT是否有节点阈值及其与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将D-二聚体结果分为5组,分别为0.5~3、>3~5、>5~7、>7~9和>9 mg/L组。组内比较D-二聚体在0.5~3 mg/L所占比例最高,发生下肢DVT可能性高;组间比较D-二聚体在5~9 mg/L时比例较对照组高,发生DVT可能性高。ETA相关性检测,ETA2=0.005 3说明D-二聚体检测结果与彩色超声结果基本不相关。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查仍是诊断DVT的必要手段,D-二聚体值与DVT的形成之间无必然关系,但D-二聚体检测值有一定的参考范围,可为骨折术后早期发现DVT提供一定的依据。

静脉血栓形成;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手术后并发症;D二聚体

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主要与血流缓慢、静脉壁受损、血液高凝状态有关[1],而创伤及手术,尤其是骨科手术又是最常诱发这三大因素的原因[2]。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血管造影是目前诊断DVT的最有效手段[3]。血浆D-二聚体水平可反映机体纤溶活性及凝血功能[4],因其操作方便快捷,故可早期筛查骨折或创伤后具有DVT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笔者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9例下肢闭合性骨折术后并发DVT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二聚体检查结果,旨在探讨彩色超声与D-二聚体在DVT诊断中的相关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99例中,男32例,女67例;年龄41~92岁,平均72.88岁。髋骨及股骨颈骨折75例,髌骨骨折10例,胫腓骨骨折14例。另选取110例术后检查未发现DVT的患者作为正常参照组。

1.2 仪器与方法D-二聚体使用上海合意公司CB178全自动仪器,试剂购于上海捷门生物科技合作公司,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投射比浊法,>0.5 mg/L为异常。超声检查使用GE LOGIQ P5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探头频率7~9 MHz,血流方向与声束之间夹角<60°。患者取仰卧位及俯卧位,依次检查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及小腿肌间静脉丛,观察血管壁光滑度、管腔结构及大

小、血流充盈情况等,记录血栓发生部位、大小、阻塞情况。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深静脉血栓标准根据Dauzat等[5]提出的标准:①血管腔内可探及强或弱实质性回声;②探头加压时静脉管壁不能被压瘪;③血栓处彩色多普勒超声缺乏自主性或激惹性血流。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对D-二聚体和彩色超声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ETA方法相关性分析。ETA为负数时,2个变量存在负相关;ETA为正数时,存在正相关;为0时,无关。ETA2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解释程度,通常认为ETA2达到0.7时两者相关性高。

2 结果

99例均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DVT,其中中央型9例(图1),周围型76例(图2),混合型14例。血浆D-二聚体值均升高,范围0.5~>20 mg/L。将D-二聚体结果分为5组,分别为0.5~3、>3~5、>5~7、>7~9和>9 mg/L组。D-二聚体与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见表1,图3。有血栓组组内比较D-二聚体值在0.5~3 mg/L范围内时占16.3%,为最高。组间比较D-二聚体值在0.5~3、>3~5、>9 mg/L范围内血栓组比例分别小于对照组;在>5~7、>7~9 mg/L范围有血栓组占比数据分别大于对照组的所占比例9.7%和1.4%。使用ETA方法分析D-二聚体检测值与彩色超声结果之间的相关性。检验表明,ETA(208)=0.073,ETA2=0.005 3,<0.7,说明D-二聚体值与彩色超声结果相关性极低。

表12 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例

3 讨论

下肢DVT的发生据经典Virchow理论,认为是由静脉壁损伤、静脉血流滞缓、血液高凝状态三大病理基础造成[6]。除年龄、性别、地域等原发性危险因素外,DVT的发生更多受获得性危险因素影响,而在造成这三大病理基础的获得性因素中以手术及创伤最为重要,尤其是骨科手术。报道[7]称,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手术后DVT发生率为15%~30%。而髋关节、股骨干及胫腓骨术后发病率尤其高(达58%)[8]。下肢DVT急性发生时可出现下肢肿胀、疼痛及浅静脉扩张等症状,可伴不同程度的全身反应。当DVT发生在小腿肌间静脉丛时,可出现Homans征和Neuhof征阳性[9]。但仅依靠临床症状及体征确诊DVT是不可靠的,尤其是对骨折及术后患者,本身即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青紫,此时辅助检查手段尤为重要。血管造影是公认的诊断DVT的“金标准”[10],可有效判断血栓位置、形态、侧支循环等,但由于其为有创检查,且禁忌证较多导致临床应用受限。

血浆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经纤溶酶降解作用后的终末产物,其血浆水平可反映体内凝血酶活性和纤溶酶活性,升高时则代表体内处于高凝状态[11]。有报道[12-13]指出,D-二聚体对下肢DVT的诊断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0%,阴性预测值为100%。对骨折及手术创伤后的患者血浆D-二聚体是具有极高敏感性的指标,但是由于其特异性较低,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下肢DVT的诊断意义已得到公认,可直接观察静脉管腔内回声变化、血流充盈情况、管壁解剖结构等。有研究[14]表明,超声对下肢DVT的诊断敏感度为98.4%,准确度为97.1%。对急性期及中央型血栓患者,管腔明显增宽且不能被探头压瘪,内部呈低或无回声,部分可见稍高回声漂浮物,彩色多普勒超声不能探及血流信号或者血流信号充盈缺损,此时超声较易诊断DVT。但骨折及术后患者,由于下肢肿胀、小腿静脉血管细小等原因,易导致静脉管壁图像模糊、血流速度低或位置较深超声不能探测等[15-16],从而影响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多种检查手段相结合能更高效、更准确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

笔者通过对D-二聚体和彩色超声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希望能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及规律,为临床提供更直接有效的检查手段。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栓组组内比较,D-二聚体值在0.5~3 mg/L占16.3%为最高,说明在这个范围内发生DVT的可能性较高;与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D-二聚体值在0.5~3、3~5、>9 mg/L范围内血栓的占比分别小于对照组的占比数据,说明当D-二聚体值在这3个范围内时,不发生DVT的概率更大,而在5~7、7~9 mg/L范围时,

血栓的占比数据均大于对照组,说明当D-二聚体值在这个范围时发生DVT的可能性较其他分组大。依据D-二聚体和彩色超声结果相关性的分析来看,ETA2=0.005 3,说明彩色超声结果仅0.53%可用D-二聚体结果进行预测,相关度极低,所以D-二聚体检测值和彩色超声结果基本不相关,即D-二聚体升高并不一定会发生DVT。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术后下肢DVT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明确显示血栓的部位、形态、类型及管腔阻塞情况,具有无创、便捷及可重复等优点,是诊断下肢DVT的有效及首选方法,但其对近端肢体DVT的诊断敏感度高于远端肢体[17],诊断较深部位的静脉和小腿细小血管的血栓仍有局限性,发生在小腿肌间静脉丛的血栓超声检查可能会出现漏诊、假阴性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几乎在所有DVT患者中均会升高,虽与彩色超声结果的相关性极低(D-二聚体升高不一定发生DVT),但当其数值在某些范围时,发生DVT的可能性较大,对术后患者的早期评估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可作为术后患者初步筛查的方法,与超声结合将大大提高术后下肢DVT的早期诊断率。

图1 女,81岁,左侧股静脉血栓(中央型),股静脉管腔完全堵塞,彩色多普勒超声示股静脉内仅沿管壁探及细线状血流通过图2男,59岁,右侧腘静脉血栓(周围型),腘静脉内见团絮状高回声于管腔中央漂浮

图3 不同D-二聚体水平患者在各组所占比例的柱状图

[1]徐志强,李炎,廖荣宗,等.下肢闭合骨折术前并发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J].中国骨伤,2010,23(1):52-54.

[2]梁晓宁,郭瑞军,许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妇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作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9):1624-1627.

[3]万圣云,徐周纬,潘升权,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诊断的研究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34):25-27.

[4]张大志,李世忠,郝茵,等.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骨折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杂志,2008,24(2):138-139.

[5]Dauzat M,Laroche JP,Deklunder G,et al.Diagnosis of acute lower limb deep venous thrombosis with ultrasound.Trends and controversies[J].J Chin Ultrasound,1997,25:343-358.

[6]马娜,郭发金,王怀斌,等.超声对外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早期评价[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2,28(6):536-569.

[7]Timothy K,Liem MD,Thanh M,et al.Symptomatic preoperative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s a frequent complication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deep vein thrombosis[J].J Vasc Surg,2010,53:651-657.

[8]李娟,李俊来,刘小平,等.下肢深静脉血栓高危因素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2012,13(4):215-218.

[9]柳晓艳,冯顺友.彩色超声诊断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1例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9):1377-1378.

[10]E Kocakoc.Detection of deep vein thrombosis with Dopplersonography[J].Journal of Thrombosis,2008,26:159-160.

[11]王跃文,李虎,吕厚山.类风湿及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及术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的观察[J/CD].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09,3(6):733-737.

[12]胡钦胜,沈彬,杨静,等.动态监测D-二聚体与血浆纤维蛋白原预测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3,2(3):133-137.

[13]余方友,刘斌.C-反应蛋白、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意义[J].安徽医药,2012,16(8):1124-1125.

[14]朱兵,田广磊,戈小虎.血浆D-二聚体检测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0,17(7):668-671.

[15]杨林,蔡瑞,祁光裕.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6):425-428.

[16]曹晓林,李俊来,高怡,等.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1):41-43.

[17]李俊来,曹晓林,余美琴,等.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效率的策略研究[J/CD].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2013,10(2):134-138.

2016-05-22)

10.3969/j.issn.1672-0512.2016.06.019

四川省骨科医院基金项目(2013-17)。

侯佳,E-mail:noting_7@163.com。

猜你喜欢
二聚体多普勒彩色
彩色的线
多普勒US及DCE-MRI对乳腺癌NAC后残留肿瘤的诊断价值
多路径效应对GPS多普勒测速的影响
降钙素原、D-二聚体联合SOFA评分对脓毒症预后的评估价值
VIDAS 30荧光分析仪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性能验证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降解物水平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相关动脉自发再通的相关性研究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21例
有那样一抹彩色
彩色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