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铁路人的信仰 致敬流水的“英雄”

2016-12-08 10:18梁波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英雄初心青春

梁波

如果有一天,我也穿破了自己的最后一件工装,带着红花回到最初母亲第一次送我离去的路口;如果有一天我也开始渐渐老去,直到只剩下花镜和拐杖能陪我说说话;如果有一天我已不再记得自己曾用过的火车票的数量;如果……那么我一定要向年轮宣告我人生的最后一次挣扎,西行远游,到那个离天最近的地方---西藏,并不是为了瞻仰布达拉宫的气魄,也不是为了领略仓央嘉措的虔诚,仅仅只是为了观望青藏铁路的厚重和沧桑,放开胸怀用时令知天命的心神去感受一次前辈们,曾舞梦钢轨之上的激荡情怀!

也许,今天的人们,实在难以体会,铁路建设者的生活氛围,他们的词汇中没有肯德基,德克士等前卫的字符组合,更多的则是“送料”“轨排”“前方”“钉联”等这样的“生僻”字眼;又或者只是当有一天,在原本空旷的上空被一排整齐的桥梁连接成彩虹悠长而去的时刻,人们的眼神中开始溢满了叹服的神情,而这种无声的叹服,便恰巧就构成了铁路男儿精神领域最幸福的褒奖。

辗转五年,弹指一挥间,在与钢轨长相守的岁月里,曾也有过迷茫和忧伤,就像性格里那永远也与项目驻地的大山格格不入的恐慌和本该与热闹繁华的城市朝夕相处的渴望。也曾细心的被院里家属的一句随意的言语,打翻了心底的五味瓶,她说“不敢起得晚,要送孩子上学,也不敢生病,因为知道他不在”;如果婴儿会说话,我想他要对铁路职工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就是“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这些,大概是所有铁路工人心底最长情的软肋,是所有铁路家属最质朴的支持,看着年复一年背包行囊扬长而去的身影,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这些人儿缘何这般“狠心”?终有一日,当我也被赋予了“这些人”的身份时,才恍然明白,原来有些刻在骨子里的使命,本身就没有什么理由,这种职责或许是一出生就被赋予了,在经历了内心的种种反差之后,得出的答案是--“驻地,才是我本该存在的地方”。随着时间的积累,好像不知不觉的不再恐慌,不知不觉的明了事理---,我承认,认命是个漫长的“自我净化”过程,过关了,也就成熟了,心稳了,手也就稳了,不是吗?

“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这是多么震人心魂的豪言壮语,自打上学时期就勉励我们奋勇向前的话,每次想起,依稀能闻见那年关乎青春的味道,她和高原上的桥梁一起坐落在教室北边墙壁的宣传海报上,抬头便能看见,多年总在想起。

很庆幸直至今日还能清晰的记着当年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青藏铁路建设标语,很庆幸那份没忘初心的激情还依稀尚存,更庆幸自己所在的托电运输公司充满了钢铁般的“战斗”意志。就像顶着繁重的运输任务,却还是在生产一线,为我们点燃了“集体生日”的冉冉烛火,用蛋糕的醇香为关外驻守的员工兄弟传递“家”的温暖;而我们却也不负嘱托的在“三工建设”中为“家园”塑造出温馨安逸的喜人面貌,用年轻涌动的心彰写了“汗水”的意义;意气奋发的男儿们已惯于向“高标准”发起总攻,七月的“员工年度技术比武大赛中”信心满怀的展现了各自能工巧匠般的飒爽英姿,用激情又一次给青春明确了含义,用点滴又一次给忠诚注入了活力。

8月23日注定是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我们中铁一局新运托电运输分公司顺利通过了安全生产5000天的大关。可在几位老师傅的言语中,欣慰却也遗憾着,他们说“在近14个年头里,有的家庭,父子两代人的青春都洒在了这条线上,父亲退休了,儿子就顶上来,对于告老还乡的老一辈,就像流水的兵一样,始终却没能在现场看见这一天……(安全生产5000天)”。

是啊,书上说,世间每条河流的走向都不会相同,可每条河流的浪花却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叫“前仆后继”。这一刻,看着远去的列车,放空心灵之余,我似乎感受到了铁路人“信仰”所传递给我的意义--坚守、忠诚、延续。因此顺着思维忖度着如何让不虚此行的那份初心,能延续的更加给力。

如果有一天,我已步履蹒跚、体态龙钟,那么我一定会记住一样东西,年少那年从前辈手里接过,经打磨一生,又忍痛传递出去的“接力棒”;她的名字叫“信仰”,是铁路人世代相传的寄托。

猜你喜欢
英雄初心青春
英雄犬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重走英雄路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青春不打烊
我的青春谁做主 爆笑篇等
自古英雄出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