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学的社会功用“兴观群怨”看《诗经》翻译之功能对等

2016-12-08 11:17许志欣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功能对等诗经

摘要:“兴观群怨”是孔子关于文艺的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的论述,即对文学的社会功用的总结。《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有学者认为,孔子的“兴观群怨”的提出是对《诗经》文学功用的总结。因此,以“兴观群怨”说为基础来进行探寻和研究将会为《诗经》意义的阐释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吴,2005)。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翻译理论的核心在于文学作品本身的社会功用是否在目的语译本中得到体现。因此,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视角来分析《诗经》译本中兴、观、群、怨这四个社会功用的体现。

关键词:“兴观群怨”;文学功用;功能对等

一、“兴观群怨”与《诗经》

“兴观群怨”最早由孔子在《论语·阳货》 里提出, 文中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此后,各家对 “兴观群怨”的具体内涵都有不同的见解,但是总体认知基本相同,再此,我们将其内涵基本归纳为以下解释:兴,即“感发意志”,“由此及彼”由普通的事物场景联想到国家的管理、施政,由此来打动读者的心灵,引起共鸣;观,即“观风俗之盛衰”,指可以从诗歌中的表面现象中观察到社会现实,即国家的兴衰、风气。群,即“群居相切磋”,指诗歌可以有凝聚人心、团结人民的作用,使大家团结一致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李,2008);怨,即“怨刺上政”,指诗歌可以抒发民怨,以诗歌形式来表达对统治者残酷剥削的不满与愤懑。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步诗歌总集,也是中国周朝时期人民社会生活的全面展示,其中所涉及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农事诗、征役诗、婚恋诗、怨刺诗、史诗和颂诗等应有尽有(何, 2014)。从“兴观群怨”的角度出发,用功能对等理论来对《诗经》译本进行研究,可以了解译入语读者对《诗经》的理解和解读是否与原语读者相一致,是否达到了其在原语读者当中所达到的功用效果。

二、功能对等

近几十年,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我国翻译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论主要强调译入语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也就是作品在原语读者中所体现出来文学功用在译入语读者中也应该得到体现。由于语言形式的不同,其提出三个层次的对等:首先是意义的传达;其次是风格;最后是语言形式的对等。译者需要最大限度的逐一满足这三个条件。

三、《诗经》英译中“兴”、“观”、“群”、“怨”的功能对等

(一)兴的功能对等

《诗经》中的《采蘩》是描写蚕妇为公侯养蚕的诗。此诗是农妇在劳作时随口吟唱的歌谣,并且在诗中表现了农事的辛苦和蚕妇的哀怨。因此,我们可以称之为人民在劳作中自然而发的情怀,正是万物“感发志意”的典型例证;此外,诗中以采蘩这一农事为例描写,也可使得读者联想以及想象到当时人民生活的艰辛以及各种农事劳作的辛苦。

采蘩

于以采蘩,于沼于沚。

于以用之?公侯之事。

于以采蘩?于涧之中。

于以用之?公侯之宫。

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被之祁祁,薄言还归。

The sacrifice

Gather southernwood white By the pools here and there

Employ it in the rite In our princes affair

Gather southernwood white In the vale by the stream

Employ it in the rite Under the temples beam

Wearing black, gloosy hair Were busy all the day

With disheveled hair At dusk we go away

首先,我们可以看出为了保持原诗的韵律与风格,在该诗的英译中许先生采用了隔行押韵的翻译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实现了与原诗形式上的对等。其次,译者将Wearing black, gloosy hair 与disheveled hair 形成对比,来表明农妇的劳作之苦,更有利于西方读者领会其“感发意志”的目的。译文将“公侯之事”直接译为了西方读者容理解的“In our princes affair”;这样更有利于理解农妇们实为王侯将相们服务,更有利于理解本诗的用意,达到其“兴”的目的。

(二)“观”的功能对等

《芣苢》是一群妇女采集车前子时随口唱的短歌,此诗清新欢快,仿佛能够使人联想到一群妇女在平原秀野中采集的愉悦场面。由此诗我们可以“观”出当时人们安闲、恬静、平和的生活状态。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The Plantain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see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pic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pluck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stroke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winds with cheer.

Sheen, sheen the plantain ear, O that she wraps with cheer.

(sheen译“采采”、“粲粲”; ear穗,plantain ear车前子之所在,亦可转喻车前草)

这首诗十分工整,原文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在译文当中,译者一是采取了压头韵;二是运用了尾韵使得整首诗十分工整,这首先达到了该诗在形式上的功能对等。其次,在译文中作者增译了cheer一词,这个加词使得整首诗的基调轻松明朗,更有利于译文读者理解本诗原有的氛围,明朗赋诗者的心态与情感。

(三)“群”的功能对等

在《秦风·无衣》中体现了人民的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的义愤。原文如下: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其英文译本如下:

Comradeship

Song of Qin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Lets share the plate for breast. Lets share the coat and vest.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Lets make our lances shine. Lets make our halberds shine.

Your foe is mine. Your job is mine.

Are you not battle-dressed?

Lets share kilt and the rest!

We shall go up the line.

Lets make our armor shine.

And march your hand in mine.

本诗中文题目是“无衣”,如果直译为“no clothes”将会阻碍目的语读者理解此诗的真正用意。译者将其以为“comradeship”直接点名了此诗的用意。

本诗每小结的第一句形式、意义完全相同,用以加强语气;译者也用同样的格式将其放在句首,而且将其中的“衣”译为“battle-dressed”,便于读者清晰的掌握本诗所描写的事件的背景与含义。“同”译为“share”显示了大家一起分享所有、一起努力去完成一件事;其次,本诗的主要功用与目的是呼唤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去上战场杀敌,为国家做出奉献,因此将“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用祈使句式来进行翻译,有呼吁、请求之意。此外,在这里原文里的“修”不是强调修理,因此不能译为“repair”,译者准确的把握了原文作者的用意。

(四)“怨”的功能对等

《诗经》中的《魏风·硕鼠》是一首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政的诗。诗中将统治者比喻为硕鼠,蚕食农民的劳动成果。主要表达农民不堪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幻想美好的社会。这首诗分三部分,整体上格式工整。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Large Rat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millet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care for us you show.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for a happier land,

A happier land where, We may have a free hand.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wheat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kindness for us you show.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well leave the land of our birth

For a happy state where,We can get what were worth.

Large rat, large rat, Eat no more rice we grow!

Three years you have grown fat, No rewards to our labor go.

Well leave you now, I swear, for a happier plain,

A happier plain where,None will groan or complain.

从译者的译文来看,为保留原文工整的格式,译者采取了隔行押韵的翻译方法,如文中:rat, fat; grow, show; swear, where 等等。这使得译文首先读起来朗朗上口;由于《诗经》不仅是能够供人们诵读的是,而且是可以进行诵唱的诗,所以在翻译当中更应该注意翻译的韵律,这样才能达到其原文的效果。就译者对原文格式的处理来看,首先保证了译文格式上实现了功能对等。其次,我们来看译文的内容,首先原诗的内容比较简单,没有文化词,因此翻译出原文内容语义不是很难,但是如果想要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反应亦是不易。原文当中的“三岁贯女”是多年辛苦养活你之意,但在译文当中译者加了“fat”,“肥胖”一词,这个词在英文当中形容人时有贬义之嫌,“fat”一词即保证了文章的韵律也表达了农民对其不满之意;其次,作者在译文当中将“爰得我所”直接意译为“We may have a free hand”,“free hand”直接点出了农民想要摆脱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与压迫的迫切愿望,使得译文读者更加明确与了解作者的意图与此诗所要抒发“怨”的情感。因此,就此诗来看,译文达到了与原文语义与形式上的基本对等。

四、结语

本文列举了一些《诗经》中能够集中体现“兴观群怨”的诗来集中分析其译文是否也能使其译文读者感受到这些诗所起到的文学功用。经过分析,这些诗的译文大致上基本符合功能对等的原则,既注意到了语义的对等也注意到了形式的对等。但是,有的翻译也为过于注意形式而使得语义有所损失。《诗经》之类的文学翻译是语言交际翻译中的重要部分。但较之于普通翻译,文学翻译涉及形式、语言、文化、音律等的多重转换,因此对于译者来说更加困难。所以,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像《诗经》之类的经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仍然需要我们做出更多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马育良.王夫之情感诗学视野中的“兴观群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

[2]何李.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兼评《诗经》[J].作家杂志,2014.

[3]吴伯.孔子“兴观群怨”的诗学观与《诗经》意义的探索进路[J].诗学研究丛刊(第九辑),2005.

[4]罗志野.对《诗经》英译本的比较探索[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2.

[5]孙志芬.论汉诗英译中的功能对等原则[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6]张鹏.试论孔子的“兴观群怨”说[J].文学评论,2009.

[7]李明.兴观群怨:诗词的社会功能[J].文艺报,2008.

[8]杨隽.《礼记·乐记》与孔子的“兴观群怨”[J].北方论丛,2005.

[9]许渊冲.《诗经》古代诗歌1000首[M].中国国际出版集团,2013.

作者简介:许志欣(1991–),女,研究生,在读赣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猜你喜欢
功能对等诗经
El oficio del lector
品读诗经
诗经
现代诗经
现代诗经
商务英语语篇功能性及翻译策略研究
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功能对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