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2016-12-08 11:27王向东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主体性译者

王向东

摘要:儒学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对世人产生较大影响,而由子思所作的《中庸》是中国儒家哲学发展的开端,是最具代表性的儒学文献,《中庸》的外译不仅能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还能架起中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理雅各和辜鸿铭翻译的《中庸》为例,重点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儒学外译过程中的发挥和体现,以期推进我国儒学外译的发展和研究。

关键词:儒学外译;译者;主体性;主体间性

一、译者的主体性简述

主体性一词源于哲学,众所周知,我们所存在的客观世界是由主体和客体构成,要认识主体性,就必须得先弄清楚主体的概念。广义的主体和客体,指的是在普遍存在的事物相互作用中能动的,主动的一方与受动的,被动的一方,而广义的主客体关系,也就是事物相互作用过程中能动与受动,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当他是能动的,主动的作用者时,他对于被作用者来说就是主体,而当他是受动的,被动的被作用者来说就是客体。[1]12而在翻译实践过程中。译者是翻译行为的实施者,源文本是受动方,因此毫无疑问译者是翻译活动中的主体,具有主体性,笔者认为译者主体性主要体现在能动性方面,即翻译过程中译者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结合自己的审美及文学素养,使译文更加靠近源文本,更加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观和阅读习惯。

二、儒学外译中译者的主体性

(一)能动性的发挥

儒学外译属于中国典籍外译的范畴,对译者的国学素养要求较高,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巨大的差异,儒学经典中的一些文化意象在译入语国家社会并不存在,若直译不仅会失去原作的精华,同时还会造成误译,曲解原作思想使读者感到困惑。因此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适当发挥自身能动性,跨越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灵活地传达原作精髓。下面两段选自辜鸿铭和理雅各所译的《中庸》片段便是很好的例证。

原文: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辜译:The moral law is a law from whose operation we cannot for one instant in our existence escape.A law from which we may escape is not the moral law.Wherefore it is that the moral man watches diligently over what his eyes cannot see.

理译:The path may not be left for an instant.If it could be left,it would not be the path.On this account,the superior man does not wait till he sees things.

很明显原文中的“道”和“君子”是中国儒学思想中特有的概念,在西方文化中并不存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灵活地传达原作内涵,辜氏将“道”译为道德法则(Moral law),将“君子”译为道德高尚的人(Moral man),理雅各则将“君子”译为优秀出众的人(Superior man)。二者的译法虽不同,但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原文的实质,不会给目标语读者造成困惑,避免了文化上的冲突。

(二)创造性的发挥

创造性是儒学外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另一体现,译者处于作者和读者之间,某种意义上说是作者和译入语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传达原作的内涵和作者思想,译者必须站在译入语读者的角度对原作进行思考品读,在翻译过程中适当进行文本的再创造,值得说明的是译者的创造性是受到源文本和作者的限制的,译者在翻译过程当中的一切创作都要以保留原作精髓,忠实原文为前提,尤其对于儒学典籍这类文体,译者可以按照西方读者的文化观念来来创作译文,但必须如实清晰地反应原文,切不可增加自身的想法或无中生有地添加内容。

原文中并没提及颜回为何人,熟悉《中庸》的中国读者都知道他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经常被孔子推崇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但这对于西方读者非常陌生,因此译者在翻译此句时,适当添加译文向读者解释了颜回:Confucius remarked of his favorite disciple,Yen Hui,这样一来不仅消除了译入语读者的困惑,同时也保留了原文的思想,使译文更加具有逻辑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主体性发挥在儒学外译中具有重大意义,译者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儒学典籍的深远内涵传达给读者,以期创造出最佳译本,将中国优秀的儒家思想传播至世界各地。

参考文献:

[1]郭湛.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勒秀莹.主体间性与译者主体性[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62-63.

[3]阮玉慧.论译者的主体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85-89.

[4]许钧.“创造性叛逆”和翻译主体的确立[J].中国翻译,2003(1):6-11.

[5]理雅各英译.四书[M].长沙:湖南出版社.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主体性译者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译者的适应与选择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元话语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从翻译的不确定性看译者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