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共宾连动结构的推导与生成

2016-12-08 11:56肖媛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肖媛

摘要: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现代汉语共宾连动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该结构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果,并从表层结构入手,深入深层结构,进一步探讨了其推导与生成。

关键词:连动结构;论元共享;空算子;推导生成

一、导言

连动结构是现在汉语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句式结构,其基本公式为N1+VP1+VP2。当V1和V2的宾语为同一受事宾语时,通常在表层结构中不予体现V2的宾语,此时该连动结构的基本结构序列变为N1+V1 +N2+V2,这是一种特殊的连动结构,也就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我国语法学界对共宾连动结构的研究较少,且不够全面。一些学者,如Baker(1989,1991)高增霞(2006,33)等从语义中心,论元共享,连动结构的分类等不同的角度对共宾连动结构进行过相关的研究,但在其句法上的推导与生成却未作研究。有鉴于此,本文将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二、共宾连动结构的内部结构分析

作为连动结构中较为复杂特殊的一种,共宾连动结构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此结构中,V2必须为二位谓词,即V2 必须带两个论元主目语,但是在其基本结构序列中,V2没有一个论元,所以可以推测该动词在深层结构中肯定有两个论元,不然就违背了二位谓词的要求。根据连动结构的定义,两个或更多的动词共享主语,且连动结构属于主语控制结构(吕叔湘,1953),所以V2前应存在一个PRO 受主句主语控制,充当V2的主语论元。空主语的论元已得到解决,那么位于V2宾语位置上的空语类应该属于哪一类空范畴呢?本文认为该空语类属于变项,即被非论元位置上的成分所控制的空语类,也就是空算子移位后留下的语迹[e]。由于该变项必须要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它的语义内容只可能是由主句中的名词性论元来约束,据该结构的语义要求,该名词性成分即为V1和V2的共享宾语。

三、共宾连动结构的各成分句法范畴界定

邢欣(2004)从连动结构的表层入手,深入深层,认为连动结构中VP1的句法范畴其实是一个紧随主句主语之后的嵌入句,嵌入句的主语与主句主语同指;VP1以语段形式作为vP存在。邢欣的分析虽然突出了连动结构的语义中心,但对于主语的格位问题的解释是站不住脚的。

许利(2006,52)将连动结构中VP1的句法范畴界定为vP,而VP2的句法范畴界定为S,解决了邢文中的主语格位问题。

本文与许文观点一致,认为在共宾连动结构中,VP1的句法范畴应界定为vP,VP2的句法范畴应界定为CP。因此,共宾连动结构的深层结构可以表示为NP1i VP1 NP2j S [opj [PROi V2 ej]].

四、共宾连动结构的推导与生成

乔姆斯基(1999)进一步发展了最简方案,并发表了《语段推导》。在语段推导框架下,共宾连动结构生成过程由下至上,分段生成,即先生成VP1,再相继生成VP2,即CP。本文将在最简方案理论下,用vP-shell 理论定性VP1与VP2,并得出相应模型。

首先,根据vP-shell的假设,推导VP1.(见图1)

由于此连动结构中,V1为及物动词,必须加宾语,所以VP1 应该看成一个整体,移位时V1与其宾语应该同时前移。

然后,根据共宾连动结构内部组成推导VP2,即CP。(见图2)

最后,逐段生成的语段构成的共宾连动结构如图3所示。

五、结语

本文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对共宾连动结构内部进行了分析,指出V2后的空宾语是空算子移位的结构,并对共宾连动结构的各成分进行句法范畴界定,在语段推导理论框架下逐段推导了共宾连动结构的生成。

参考文献:

[1]Chomsky, Noam.1999 ‘Derivation by Phrase. MIT Occasional Papers in Linguistics 18.Cambridge,Mass.:MIT.

[2]Baker,M.1989.Object sharing and projection in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Linguistic Inquiry20,4:513-53.

[3]Baker,M.1991.On the relation of serialization to verb extensions.In C.Lefebvre, eds.,Serial Verbs:Grammatical,Comparative,and Cognitive Approaches.Amsterdam:John Benjamins.79 -102.

[4]高增霞.现代汉语连动式的语法化视角[D].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2006.

[5]吕叔湘.语法修辞讲话[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53.

[6]邢欣.现代汉语兼语式[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7]许利.现代汉语连动结构中的论元共享[D].湖南: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