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避讳表达

2016-12-08 11:59张龄匀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张龄匀

摘要:语言在表情达意的同时,本身蕴含着大量的人文信息。主要以中文和英文作为对比对象,我们发现中西方委婉语的构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语音手段、词汇手段、修辞手段等。通过对比分析中西的避讳文化,我们还能看到英汉两种语言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只有遵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语言习惯和社会习俗,适当地使用语言,才能更好地进行语言交际活动,才能更好地了解各国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中外避讳表达;构词方式;文化差异

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它产生于人类的共同劳动,语言必然反映一定时代以及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特征。“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避讳是忌讳在语言中的运用,在中西方,避讳语的产生有共同的心理基础,例如恐惧心理、求雅心理、礼貌心理等,同时避讳文化又折射出各民族不同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及文化渊源。

一、中西避讳语的表现方式

(一)语音手段

利用语音手段构成委婉语就是在交际中避免某些字眼和声音的出现, 隐藏某些不该说或不愿说的词语。

如中国古代避讳方式之一的“改字法”就是为避讳君主及尊者名,改用其它字代替:一是使用近义字,二是使用同音字,其中使用同音字则属于语音手段,例如荀子,名荀卿。汉代为避讳汉宣帝刘洵名讳,改“荀卿”为“孙卿”。在英语中,使用简缩,如将Ladies代替Ladies room ,用gents 代替gentleman等都属于语音手段。

(二)词汇手段

与语音手段相比,委婉语的词汇手段显得丰富多彩。例如使用外来词:拉丁语的halitus(气息)构造halitosis(口臭);使用近义词:英语中有大量的近义词,用近义词代替原词也能形成的效果。比如形容一个男孩真笨,不是用The boy is stupid ,而是说The boy is a bit slow.相应的,汉语中也有很多类似的表达。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老赵,你又发福了。”其实意思是说:“老赵,你又胖了。”既委婉的表达,使对方不会太难堪。

(三)修辞手段

委婉语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借代和暗喻。

1.借代。例如,在英语中说某人非常好酒 (He is fond of wine.)可以说成He is fond of the bottle, 用 bottle代替了 wine,同样,汉语也出现了这样委婉的表达方式,例如用贪杯来代指爱喝酒。

2.隐喻。暗喻也就是隐喻,暗喻使喻体掩盖了本体, 也就避开了所忌讳的事物。委婉语经常潜伏在暗喻之中, 从而避开所忌讳的事物。例如西方称发展中国家,不说“poor country”而是用”developing country”来代替。某人患有“癌症”,通常不用“cancer”一词,而是常常用“a long illness”(长期的病)来代替。此外英语中可以用每个单词的首字母代替疾病名称,达到隐晦的效果,如,用:AIDS来代替“艾滋病”这样就是一些可怕的疾病听上去没那么可怕。而汉语中也不乏其例, 如:没有钱用,就说手头紧。若有一个人生病,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词语“抱恙”“欠安”等等。

3.迂回。对于有伤大雅,令人不快的话,人们便拐弯抹角, 换成婉转含蓄的说法。比如 dismiss(解雇 )可以用 give sb the sack代替, in prison(服刑)用 live at the governments expenses(生活由政府负担)取代。为了避免冒犯对方, 出于礼貌, 汉语也常常采取这种拖泥带水、 拐弯抹角的说法表现出婉转的特征。例如:比如没有工作的年轻人被委婉的称为“待业青年”。迂回手段既避免了人们出现尴尬的情况,同时还能够使表达清楚。

二、避讳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伦理观念的差异

汉文化比较注重等级观念,在中国古代有等级森严的宗法制,例如大宗,小宗。大宗为嫡长子,在家族中拥有尊贵的地位,处理主持家族事务,而小宗必须服从尊重大宗。这从汉文化中的避讳艺术可见一斑。正是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再加上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心理,形成了中国古人无处不在的避讳。汉文化中的等级观念至今还在延续。在日常交谈中,人们总要谈及对方的职业、身份、地位,以此决定自己的自豪感或自卑感。西方人则喜欢与人平等相处,没有等级差别的概念,所以儿子可以直呼父亲母亲名字甚至是祖父祖母的名字。西方文化尊重个人隐私,他们多以天气开始话题,而不是询问个人的信息,询问他们年龄,工资等都被人认为是不礼貌的行为。

(二)中西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西方文化中,“老”意味着“衰老无用”“失去竞争力”、“被社会淘汰,”因此,西方人特别忌讳说“old”(老)。在中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代表“阅历”、“智慧”,老人往往得到尊敬。中国人往往在对方的称谓前面加“老”字表示尊敬,如“老师”、“老板”、“老朋友”,妻子和丈夫也会互称“老公”、“老婆”表示关系亲密,对于资深长者,人们喜欢用“您老”表达其敬意。

(三)中西文化渊源的差异

以英语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主要起源基督教文化,作为西方文化的根基,基督教真正把各种精神西方人生活方式之中,成为西方人的道德规范和法律基础。例如西方人特别避讳数字13和星期五,据说是有个叫犹大的第13门徒出卖背叛了耶稣,致使耶稣惨死在十字架上,这一天恰是星期五。

在中国,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传统文化中占主导地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级礼仪成为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例如上文讲的要避讳君主和尊长的名字。另外,汉语中常见的谦卑的委婉语在英语中却是很少见的。例如,汉语中常用的拙荆、犬子来表示对对方的礼貌与尊敬,而西方人很难理解这种谦虚心理,因此英语中也不存在相对应的委婉表达。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