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儿童对在字句的习得研究

2016-12-08 12:04蔡旭萍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9期

蔡旭萍

摘要:关于在字句的习得,一直都是汉语语言学特殊句式研究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与调查,并认为:儿童对在字句的理解与产出的确是考察儿童早期句法发展的窗口。目前为止,大多数国内外语言学家研究的都是成人的在字句,对儿童在字句的研究还是很少的,且研究大部分都为个案研究。本文从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和结果等方面概括和总结了前人对儿童在字句的习得所做出的研究。

关键词:在字句;儿童语言习得;天赋理论

汉语儿童的早期句法习得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国内外学者对汉语儿童早期句法做了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关于“在”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汉语学者做了很多研究工作(王还 1957,1980;范继淹1982;朱德熙 1981;张赪 1997;俞咏梅1999;沈家煊1999;金立鑫2000;林齐倩2003等),他们对“在”的词性,“在+所处”的短语的分布特征、语法意义及不同格式之间的关系,“在”字句的句式义及认知解释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丰富而又深刻的为考察儿童“在”字句的习得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

但是仅用已有的“在”字句法语义特征来说明早期儿童句法习得的特点还是不够的。儿童在字句的习得研究一直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国内外研究学者有: Erbaugh (1982) ;Li(1990, ch. 4);Cheungs (1991); Hsieh (2010);周和王(2001);刘轶(2009);邓湘军(2014);以上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实验深入的研究了儿童习得在字句的过程,也描述了儿童在字句的特征,以及在研究中出现过的问题。本文将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发现和结果三方面探讨前人对儿童在字句的习得。

一、研究对象

根据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汉语儿童在字句习得的最早年龄约在2岁左右,4.5岁之后是儿童在字句发展的成熟阶段。所以大多数研究的汉语儿童都是在2到5岁之间。Li(1991)曾经考察了汉语儿童的“在”字结构和“把”字结构,分析了汉语儿童习得“在”字结构的心理机制。刘轶(2009)也曾对一名北京话儿童“在”字句的习得时间及句法组合特征进行了基本描述。Cheung(2009)对三名台湾儿童“在”字句的习得进行了考察,认为“在”字句习得的发展是儿童汉语语法发展的窗口,同时探讨了语句平均长度(MLU) 与不同“在”字句发展的关系以及成人输入的作用。邓湘军(2014)曾考察了深圳幼儿园16名2-6岁的汉语儿童,8名男孩,8名女孩(1名儿童不理解实验要求,数据不予考虑,另外15名汉语儿童数据合格)。实验结果表明:汉语儿童在早期能基本理解“在”字句的两种基本词序,即“动词+在”结构(躺着听歌)和“在+动词”结构(我在看书)。他们的研究前者都为个案研究,后者为实验研究,因为这两种存在不同之处,前者的实验主要是跟踪收集数据来分析儿童的习得情况,后者主要是通过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儿童的习得。

二、研究方法

汉语儿童在字句的研究方法大多都是为个案研究或者是实验研究。刘轶(2009),他的实验研究方法是长时间的观察记录一名北京的儿童,通过话题和目标句型,利用录音笔记录下来这名北京话儿童的所产生的自发语言,然后在转写出来。根据其实验结果表明:儿童最早习得“在”字句是大约是在两岁,两岁至5岁汉语儿童能大概的掌握“在”字句的句法特征。不过他的这种研究方法为个案研究,研究数据和结果仅仅只是针对他追踪的这名北京儿童,数据没有持续性。

邓湘军(2014),他的研究选取的是深圳16名汉语儿童,男女性别各一半,实验方法为通过电脑给儿童展示图片或者听电脑里面的录音,然后利用米奇娃娃来给出目标句型“在”字句或其他句型,汉语儿童来判断米奇娃娃说的句型对不对,如果不对,该怎样改正这个句型、或者给出汉语儿童自己的想法等等。这种实验方法可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且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目标句型。

三、实验结果

从最初的汉语学者对“在”字句的句法语义特征的研究,一直到现代学者对汉语儿童“在”字句的研究,其研究结果基本符合乔姆斯基所代表的天赋理论(1956),早期句法发展是基于规则的,儿童的语言知识是天生的,并以普遍语法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大脑中。早期儿童所获得的输入尽管非常贫乏,但他们并不依赖于有限的输入习得句法,而是依赖于天赋的句法规则,因此儿童的句法发展是突变的、迅速的。

从刘轶(2009)的个案研究以及邓湘军(2014)的实验研究表明汉语儿童在两岁期间能基本习得“在”字句;汉语儿童在两岁至五岁期间能基本产出“在”字句并描述一些“在”字句的基本句法语义特征。如:“小兔子在睡觉”、“小兔子躺在床上看电视”等语法特征句式。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字句是汉语研究的一个热点,其句法语义特征很丰富,研究的学者也很多。但是涉及到汉语儿童在字句的习得的研究却不多,因此认为这是更加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Cheung,H.-T. “Zai4”: A Window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 Mandarin Grammar. Workshop on Milestones in the First Languag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HongKong, 2009.

[2]Chomsky,N. Aspect of the Theory of Syntax. Cambridge, MA: The MTI Press.1965.

[3]Li, Ping. Zai and Ba Construction in Child Mandarin. CRL Newsletter 5,5. Center for Research in Languag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CA. 1991.

[4]邓湘军.空间,事件和普通话语言习得[D].香港中文大学,2014.

[5]刘轶.四岁前汉语儿童“在”的习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