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推“十三五”社会治理规划

2016-12-09 03:24民生周刊严碧华
民生周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明显提高大城市十三五

□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北京首推“十三五”社会治理规划

□ 《民生周刊》记者 严碧华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发布会现场。

“大城市病”的出现,根本上的问题是社会建设、改革和治理没有到位。因此必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根子上加强社会治理。

交通拥堵、停车难、上学难、看病难……一系列民生问题,考验着社会治理。

11月22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发布,这是全国省一级的首份。北京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社会办主任宋贵伦表示,《规划》对今后五年北京市的社会建设、改革,特别是社会治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记者发现,相较于“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十三五”规划突出社会治理和鼓励社会企业发展,从动员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做文章。

“停车难”考验社会治理

停车难已成为现代城市常态。在朝阳区劲松街道,就曾上演“车位大战”。

老旧小区规划设计时预留的停车位很少,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小区停车资源非常紧张。不少居民开始在家门口或公共区域安装地锁抢占车位,由此影响行人正常通行,引发邻里矛盾,甚至给小区带来严重安全隐患。

为实现小区“干净、整洁、有序”的综合治理目标,劲松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决定以老旧小区停车秩序综合治理为突破,推动整个辖区停车秩序的规范化管理。

在整治工作之初,街道依照《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规定,采取群众“自拆”奖励、街道“帮拆”协助和行政“强拆”兜底的治理手段拆除私装地锁,但前脚拆后脚装,而且引起不少群众的强烈反对。

仔细调研后街道领导班子形成共识: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治理难题,用过去政府单方面一刀切的做法已不合时宜,必须依靠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用民主协商的方法解决。

街道及时调整工作方案,采取共商共治模式推动社区停车秩序治理工作,实现社区自治与政府治理的良性互动。做好调查研究,掌握基本情况;广泛听取居民诉求,充分尊重居民意见;发挥社区民主自治作用,体现居民自我决策自我管理;拓展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引导和支持物业服务提升;加强法治宣传教育,转变居民传统思维。

经过一年多的综合治理,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逐步实现了专业停车公司的管理,管理不规范的有物业小区也实现了无地锁的规范化停车管理,辖区12万居民从中受益。

从建设到治理

显然,在一线城市存在的不仅仅是停车难问题,比如交通拥堵、住房贵和看病难等等,学界把它定义为“大城市病”。

宋贵伦认为,“大城市病”的出现,根本问题是社会建设、改革和治理没有到位。因此必须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从根子上加强社会治理。“供给侧改革解决社会民生和社会需求问题,我们的‘大城市病’才能从根本上治理。”

为解决上述难题,北京市2011年率先出台了《“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围绕完善社会服务、创新社会管理、动员社会参与、创建社会文明、构建社会和谐五个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在社会建设方面,北京市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中国社会建设报告》蓝皮书显示,北京市社会建设在党的十八大之后迈上了新台阶,综合评价指数突破了90分“大关”。目前,是全国唯一连续三年保持90分以上的省份和大城市,远远高出全国74分的平均值。

为进一步解决“大城市病”,北京市出台了《“十三五”时期社会治理规划》,相较于《“十二五”时期社会建设规划》,从建设到治理,立体化凸显。

宋贵伦表示,《规划》明确提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框架。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两个维度设计基本框架,着力构建“六大治理体系”和提升“四大治理能力”。一是进一步构建党组织、政府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街道基层组织、社区自治组织“六大治理体系”;二是进一步提高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四大治理能力”。

主要目标包括社会服务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管理更加科学,城市服务管理精准化、精细化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动员更加广泛,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水平明显提高;社会环境更加文明,社会诚信建设、社会责任履行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水平明显提高;社会领域党的建设更加深入,党组织、党的工作有效覆盖明显提高。

《规划》亦明确了重点任务,比如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组织发展;深化街道改革,实现工作重心下移;完善社区治理,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动员社会参与,形成共建共享格局;加强综合治理,有效破解难点问题。

着力发展社会企业

“尤其是要通过明晰和落实政府责任清单、转移事项清单,进一步为社会力量发展和发挥作用让渡空间。”宋贵伦表示,要动员广泛参与治理“大城市病”,不断完善网格化体系,加强社会文明建设,创新虚拟社会治理。

他强调,发展社会企业是“十三五”时期的新的突破亮点。“我们的社会服务业,社会企业不是公益组织,就像文化产业一样,是企业组织,包括家政服务,必须走规模化,企业的经营形成良性竞争,不断提高质量。”

激励社会企业的发展,则主要是通过社会责任评价。宋贵伦表示,评价内容包括排污和为社区服务等方面。

“今年底或明年初将推出100优,每年从社会企业当中选择100个履行社会责任做得好的企业。” 宋贵伦表示,将通过树立标杆,鼓励社会企业。

五项保障措施

社会治理是近年来提出的概念,但具体应该包括哪些内容,目前仍未达成共识。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发布了社会治理规划体系,积极探索,意义重大。但再好的规划,重在执行,如何保障有效执行到位?

宋贵伦表示从五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加快推进社会领域党建工作全覆盖;二是加强队伍建设,尤其是完善“既留得住又流得动”的机制,使优秀社区工作者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等方式,有序吸纳到城市服务管理行政、事业单位中来;三是加强经费保障;四是加强规划实施;五是加强督导检查。

编辑:郭梁 美编:徐英子

猜你喜欢
明显提高大城市十三五
如何缓解大城市病?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2020年《上海节能》杂志的复合影响因子明显提高
大城市里的小象
IPO提速
Major Modes of Short-Term Climate Variability in the Newly Developed NUIST Earth System Model(NESM)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