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金边银角上的溢彩明珠

2016-12-10 01:33黄宏
今日民族 2016年11期
关键词:瑞丽通关边境

口岸:金边银角上的溢彩明珠

2008年,一场高考,马超结束了自己的高中学习,587分的成绩,对于想学新闻摄影的他来说,有4个地方进入了他的选择范围:北京、上海、四川、云南。究竟选择哪个地方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他难以抉择。

为了缓解压力,父母决定让他出去旅行。这位在浙江沿海地区长大的年轻人,因为旅行社的一张旅游宣传册,最终爽快地将旅行地和求学地都选择在了云南。

“看到宣传册上介绍云南多样的少数民族风情和自然风光,酷爱摄影的我当时就痴迷了,但更为吸引我的,是云南那漫长的边境线,到云南学习生活,体验异国风情,岂不近水楼台先得月?”

随后的数年间,马超利用节假日,沿着云南漫长的边境线,游遍这里的山山水水,而边境口岸成为他必到之处。用他的话来说,云南的边境口岸犹如沿海的港口码头,更似一颗颗熠熠放彩的珍珠,假以时日一旦“金线串珠”,沿边地区将迸发出无限光彩和发展潜力。

明珠溢彩 口岸建设显活力

在马超的记忆中,到云南后去的第一个口岸就是瑞丽,如果说芒市是德宏州的政治中心,那么,瑞丽市就是德宏州的经济中心。瑞丽乃至德宏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口岸、与边贸是分不开的。

“在这里转一圈,可以看到来自缅甸、泰国,甚至印度等国家的商人,还有来自国内广东、福建、河南等地的商人也在这里云集。”马超说,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场景,居然能在大山深处的边地出现,显然,口岸的通达将境内外的人们汇聚到了一起。

文化交融、经贸往来,大杂烩、大熔炉……口岸经济正托起这个城市的日新月异,依托口岸,瑞丽注定是一个充满无限机遇的魅力之城。

记者注意到,今日之瑞丽,已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和章凤二类口岸,拥有瑞丽边境经济合作区、畹町边境经济合作区、姐告边境贸易区3个开发区。与瑞丽对应的木姐105码贸易区是缅甸对中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和经济开发区,有两个对应开放口岸、7条跨境公路和36个渡口、通道,已初步形成了通向南亚东南亚的口岸网络和沿边口岸群。

事实上,云南边境线漫长,口岸众多,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毗邻越南、老挝、缅甸3国,4061公里的边境线。在如此漫长的边境线和广袤的边疆域土上,分布着16个国家一类口岸和7个二类口岸。在这23个口岸中,有3个航空口岸、2个水路口岸、1个铁路口岸和17个陆路口岸,这些以瑞丽、河口、腾冲猴桥、磨憨和昆明机场为核心的口岸形成了陆、水、空齐全,全方位开放的格局,有力地促进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建设步伐。

金水河口岸

天保口岸

客观而言,虽然口岸经济的发展不是世界贸易史的全部,但这并不妨碍它以翔实的数据、独特的视角成为人们从经济层面了解人类文明交往,特别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交往、贸易的窥豹之管,口岸打开了一扇观察、了解、对话世界的窗户。

作为连接两国内地,甚至第三国及入海口的商贸、物流、加工、金融、旅游和人文交流的公共平台,云南省口岸近几年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2009年以来,全省集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口岸查验设施建设工作,完成了16个一类口岸新联检楼和查验货场建设、7个二类口岸联检查验设施建设和货运量较大的部分通道查验设施改造,有效解决了制约云南省口岸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进一步夯实了口岸通关基础。

在临沧市镇康县的南伞口岸,中缅两国国门相距仅几十米,两国街道穿过国门无缝对接,边民往来十分方便。啤酒、日用百货、家电及农产品买卖是这里主要的国际贸易。2013年,马超来到该口岸时,附近各类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当中。而如今,随着各类建设项目的竣工并投入使用,边民互市、国内国际经贸往来在这里方便顺畅。

位于西双版纳州勐腊县磨憨口岸海关楼前的停车场上,挤满了等待查验通关的中国、老挝的大小货车,每一辆车都装满了进出口货物。磨憨海关通关科李松新科长介绍,进口货物主要有东南亚产的鲜山竹、玉米、天然橡胶、鲜龙眼、籼米糙米等;出口货物主要是机电产品、鲜西兰花、鲜葡萄、鲜柑橘、复合肥等。

据海关统计,去年磨憨经济开发区对外经济贸易总量完成253.29万吨,同比上升24.13%;口岸外贸进出口总量完成141.85万吨,同比上升5.99%。为缓解口岸拥堵压力,磨憨海关实行了无纸化报关、网上电子支付税费等便民措施;海关、检疫联合“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设立“一站式通关服务大厅”,口岸联检部门集中上班,方便了通关人员。

以红河州为例,立足河口口岸连通国内外的“咽喉”地位,进一步突出交通优势,着力建设口岸交通体系,完善以国家一类口岸为核心、省级通道为辅助,着力建设便利、高效、有序的“一口岸多通道”的大通关体系。

记者从麻栗坡边境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了解到,近年来,随着中越人员、贸易往来的不断深入,天保口岸作为中国云南通往越南首都取道最直、里程最短的重要陆路通道之一,出入境客流量呈现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趋势。为缓解客流高峰,努力为广大出入境旅客提供优质高效的通关服务,负责口岸出入境人员、车辆检查监护的云南公安边防总队天保边检站紧密结合勤务和口岸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一方面合理调配警力,提升通关效率,实行车辆双向查验制度,同时加强对出入境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引导,及时疏导,切实提升车辆的通关速度。另一方面强化与越南边防部门的沟通协作,定期与越南清水国际口岸边检部门举行会晤,就口岸车辆快速通关等问题进行协调和沟通,并达成增人增岗快速查验、延时通关和企业接车等共识,进一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

据介绍,天保口岸上半年完成的18.3亿元进出口额中,一般贸易和边小贸易额为3.6亿元,同比增长20.7%;边民互市贸易额为14.7亿元,同比增长58.9%。上半年,口岸货运量40.0万吨,同比增长37.7%;出入境车辆3.6万辆,同比增长55.5%;出入境人员50.8万人(次),同比增长52.1%。

记者从省口岸办了解到,多年来,云南省各口岸管理部门结合云南实际,创造性探索了许多口岸和通道管理的创新模式。其中在对缅方向口岸单边升格、单边管理方面初步形成了孟定经验;在“一口岸、多通道”方面形成了“两个口岸、三条通道、一套机构”的河口经验和“一个口岸、四条通道、一套机构”的腾冲经验等。

河口口岸

磨憨口岸

释放潜力 稳步拓宽增长极

一些学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口岸的发展其实是为商品和资本等要素的输出、输入开通了规范而便捷的渠道,构建了相对稳定的框架。除此之外,口岸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也绝非仅限于经济领域,各种文化也融入其间,在向外进行经济延伸的同时,汲取、融合其他不同文化的长处,使世界各文明、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日益深入,联系日益紧密,也日益成为口岸这一有形存在所具有的不可小视的功能和价值。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云南省口岸建设及发展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与沿海沿边先进地区相比,在口岸规划、建设、运行水平等领域差距明显。基于此,加快沿边口岸建设步伐,发展口岸经济成为云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之一。

记者注意到,云南省近期发布的《关于支持沿边重点地区开发开放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中明确表示,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国家级口岸、边境城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和跨境经济合作区等沿边重点地区是我国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合作的重要平台,是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确保边境和国土安全的重要屏障,正在成为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边境集市上的少数民族群众

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支持在瑞丽、畹町、磨憨、河口、清水河等地建设多式联运物流监管中心、跨境物流园区,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口岸查验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沿边重点地区边民通道、货场通道基础设施等查验设施,改善口岸通行条件。

在促进要素流通便利化方面,推动口岸对等设立与扩大开放。加大沿边口岸开放力度,优化口岸开放和升格的申报、审批、验收程序以及口岸临时开放的审批手续,优化沿边道路、桥梁建设等审批程序。推动腾冲、孟定、金水河、勐康等口岸扩大开放,推动章凤、盈江、南伞、田蓬等口岸转型,支持国家级口岸完善功能,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开放门户和跨境通道。

在省社科院专家看来,依托当前口岸建设先期取得的基础性条件,未来云南口岸经济要实现更大程度的发展,应该在科学布局和合理规划上做足文章。选准优势口岸,以口岸为核心点不断延展,根据条件设立经济区,对于条件较好的口岸,可以发展成为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进一步放大口岸效益,依托口岸建设口岸小镇、口岸城市等,以此来实现口岸功能的扩展和政策效应的叠加,形成具有强效支撑的沿边开发开放新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云南省在瑞丽、河口、磨憨、南伞、清水河、天保等口岸的城镇化建设进程明显加快,实现了口岸建设的容量与布局、功能与体制、发展路径与目标定位的重构与创新,为全省口岸经济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板。

磨憨口岸是中国通往中南半岛最快捷的陆路通道和中老边境上最大的国家级陆路口岸。2015年7月,国务院同意成立勐腊(磨憨)国家级开发开放重点试验区,使磨憨从一个边境小镇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赵武是磨憨镇回金立村的瑶族村民,他在磨憨生活了50多年,是土生土长的磨憨人。“磨憨几十年来的变化我都经历了,现在的磨憨与过去相比,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在他的记忆里,20世纪80年代以前,磨憨口岸一带都是荒地,1988年有了一个移民村,90年代磨憨口岸成为国家级一类口岸后,这里很快发展成一个小镇,几年前修通了景洪到磨憨的高等级公路,镇上修建了宽阔的大街,来这里的商人和游客多了,过往的车辆更多了。

口岸的发展和城镇化也给当地村民打开了致富之门,他们用征地款在街边盖房出租,有的自己开餐馆、旅店。赵武筹资800多万元在镇上建起了一个四层楼的酒店,去年开业以来生意红火,一年营业收入有50万元。“如果没有磨憨口岸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像我这样生活在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800万元绝对是天文数字了。”

“磨憨我曾两次造访,每次看到和感受到的都大不一样。人由少到多,街道由冷清到热闹,这正是云南口岸经济发展以及沿边开发开放的一个经典缩影。”正如马超所言,沿海地区的繁华都市也是从曾经的小渔村发展蜕变而来的,如今云南沿边地区,正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依托一个个充满潜力的口岸,阔步走在蝶变与跨越之路上。

猜你喜欢
瑞丽通关边境
开七窍的混沌大帝又活了:修辞通关①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假作真时真亦假:逻辑通关②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一碗面的通关密码
隐匿!褐渔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