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基博与民国时期《无锡县志》修纂

2016-12-10 08:24严忠良
江苏地方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县志华中师范大学修志

◎ 严忠良

钱基博与民国时期《无锡县志》修纂

◎ 严忠良

钱基博,字子泉,号潜庐,江苏无锡人。现代著名古文大家,文史学家,历任清华大学、光华大学、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华中大学等高校教授,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就任华中师范学院(即今华中师大)历史系教授。钱基博诂经谭史,旁涉百家,学识渊博,于四部之学皆有阐发,著述甚丰,有《现代中国文学史》《经学通志》《近百年湖南学风》等,为一代硕学通儒,文章巨擘, 有着“天下通儒”之誉①。钱基博先生一生爱乡爱国,对故土无锡充满了纯朴的炽热,曾三次担任无锡县志委员会总纂,著述包括《无锡风俗志》《无锡赋役志》《无锡户口志》等在内的十一部志稿,对方志纂修提出指导性方案和建议。

一、钱基博与民国七年《无锡县志》修纂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但忙于应付各派政治力量,无暇顾及方志事业。而地方政权也甫新成立,在中央未有指令,除了黑龙江、浙江、山东和广东设通志局外,大多数地区也无力修志事业。民国五年(1916),教育部会同内务部通饬各省县编纂方志,方志学家邓之诚发表《省志今例发凡》,提出了国体既变,新编省志体例也应相应调整,并具体提出了修纂方案。在教育部通饬、邓之诚《省志今例发凡》指导和推动下,各省县渐次兴起修志高潮。

民国4年5月,江苏无锡县也筹拟重修县志,在耆绅裘廷梁推荐下,县长杨梦龄聘任钱基博出任修志委员会总纂,“民国七年五月,修志议起。邑人士以总纂推廷梁,窃以为自古良史必出一手,顾廷梁非其人也。因举吴君稚晖、钱君子泉自代,稚晖辞不就。县知事杨君锡九雅不喜崇资格、抑英俊,遂改订子泉。”②钱基博明晓无锡人文荟萃,但鉴于地方长老推荐、杨知县隆重频仍,更本着为地方服务精神,积极编纂县志,“无锡人文甲东南,耆年硕德之通知古今者何限,而以博陋劣无文,谬焉承乏,修志非敢必有功也。徒以博年力方新,从诸长者后,不敢不体论‘有事服务’之义,为地方服务,以奉今承于县人君子耳。”③不到数月,钱基博即草创《复杨畦韭县长规划修志办法书》《无锡县新志目说明书》《无锡县新志征访事项》《师范学校修地方志志议》详细提出了修志建议和方案,订定修志大纲及其

详细类目,并且公开发表在《新无锡》《无锡教育会年刊》和《师范集》,广泛征求意见。钱基博也完成了《无锡风俗志》 《无锡户口志》 《历代兵事志》《警备志》《赋役志》《文艺志》,其中《文艺志》散佚,《无锡风俗志》刊于本年《无锡县教育会年刊》《无锡户口志》等四志则于同年12月4日至次年5月30日在《新无锡》地方报纸上连载。

然而,钱基博以年三十而担任总纂之责,招致物议,地方意见不恰,无锡县志最终未能成书刊行,仅存上述志稿,“基博尝以父老之督教,俾纂邑志……徒以钱基博謏闻动众,召闹取怒,中辍不为,遂无成书”。④

二、钱基博与民国十七年《无锡县志》修纂

鉴于自光绪七年(1881)以来,《无锡县志》未能成书,民国十七年(1928),无锡知县孙祖基即召开县政府会议,拟定修纂县志,“惟考我无锡金匮二县志书,自逊清光绪七年修辑后,迄今四十余年,无人筹议及此,识者忧之,祖基以本邑人忝署篆,下车后即提出县政会议,开会讨论。”⑤在无锡县志局第一次正式大会中,公推选举钱基博为总纂。

但此时,钱基博正苦于痼疾,数次发作,不得不闭门养病,文债甚多,无奈发出了此为索命之叹,“余婴未疾,比久不瘉,遂以杜门,虽家人生事不谁何所以,不即焚弃笔砚者,徒以治文章三十年,著书未成,冀于垂绝未尽之年假馀息以卒事耳。距意世道衰,民朴散,不敦厥行,相夸于文。而如仆者,频见驱役,告体弗体,有不应则怫怒焉,其尤甚者,我倦欲眠,而强聒焉,我固逊谢而不获免于役也。于戏!吾生有涯.痼疾经年.而辙欲悉索吾未尽耗之精气以餍一时,途泽耳目之私焉。则何其与于不仁之甚也。余尝发恨语妇曰;‘若纷纷者,非丐余文,乃索余命也。”⑥虽然钱基博请辞纂修之职,但依旧关心县志修纂,“本人已则养疴杜门,一则于役四方,均难胜任,特具函向孙县长力辞总纂、纂修,未识孙县长如何办理也。”⑦但此次修志也中道而废,未能成书。

三、钱基博与民国三十六年《无锡县志》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6月,无锡县政府又重提修志事宜,并成立了由钱基博、钱孙卿、冯晓钟、徐渊若等十七人组成的修志委员会,无锡县长徐渊若推举钱基博担任总纂。但钱基博屡次向无锡县长徐渊若请辞不就。

民国三十六年7月18日,钱基博致函徐渊若(后以《钱子潜函徐县长研讨修志体例》之题刊于7月19日、20日《人报》)细叙不就总纂一职缘由,大略有三点:(1)钱基博年已六十,同侪学人大多辞世,对后辈学子又缺乏了解,“今则年老才退,情势异昔,当年同志,尽化异物,后起英秀,又渐寡闻”。加上病痛缠身,“博忧患余生,重以多病,亟欲得一便地自养”;(2)钱基博执教武汉,与华中大学聘约未满,难以从容指导修志,“而博于华中聘约,尚有二年未满,博舌耕三十年,聘约既受,期以始终,未尝见异思迁,而今垂老无成,亦欲葆圻一节,以不为青年口实。如受任志事,未容遥领,而华中之约不终,亦非所以自处也。”(3)鉴于前两次修志未成,甚感到人事复杂,难以应付,“然而县志之纂修,人心不同,不难在笔墨供役,而难在人事应付,博则知人事而不善应付人事之一人……然姜桂性成,老而愈辣,人事纠纷,自什伯从来,与其一误再误。”

致函中,钱基博表示虽然请辞总纂之职,但仍愿意为修志出力,“然总纂之职,自揣不堪,而志事则不敢不竭其愚。如总纂推定有人,以一二门编纂相委,则亦不敢逃役”⑧,并且对志例详陈所见,极为精当,撮其大略有六点:(1)请先定开办大纲;(2)旧志稿可供采择,分陈所见藉备参酌;(3)人物宜附典章,门类应有增改;(4)艺文体例宜改,略如经籍志例;(5)搜集参考图籍,研讨纂修体例,就采择旧志、增改门类、搜罗图籍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意见,并为修志委员会所采纳。

9月11日,钱基博再次致函无锡县长徐渊若(1947年9月11日题为《钱基博再度致函县长愿担任编修<经济>、<赋税>二目看》刊于《锡报》),表示愿意担任编修《经济》《赋税》二目,并就修志提出五点参考,概而述之有五点:(1)统修续修,不可不先决定;(2)地理山水不过百年,旧志袭用,但须得最近实测,检对旧志,遇有异行,随时改正;(3)经济可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仿司马迁《平准书》例,叙百年工商经济动态,下篇仿《货殖列传》,描写人物,上下两篇互为经纬;(4)民族可先检举户口册,开列姓氏,访查其谱;(5)艺文可检录《四库提要》《存目》《通考》《续通考》等所录邑人之著述。

然而,民国三十六年国民政府经济萧条,战祸频发,此次修志也中断,无以成稿子问世。

民国时期,钱基博三次出任无锡县志总纂,但由于诸多原因未能成书,但其提出修志方案和所著志稿,对后世修志具有良好借鉴意义,而其为地方服务的精神,更值得后世继承和发扬。

(作者联系地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1950年,钱基博夫妇于武昌

钱基博(前)与钱钟书

注 释

① 钱基博:《中国文学史》,中华书局,1993年,第948页。

② 傅宏星:《钱基博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③ 钱基博:《纂修县志之函牍》,《新无锡》,1918年6月29日。

④ 傅宏星:《钱基博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

⑤ 《无锡县政府聘任修志局委员函》,《无锡旅刊》1928年5月。

⑥ 傅宏星:《钱基博年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00页。

⑦ 傅红星:《方志汇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45页。

⑧ 傅红星:《方志汇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29页。

猜你喜欢
县志华中师范大学修志
经我校教师为主体的修志团队六年努力“上海共青团志”项目成果顺利出版
华中师范大学“五创并举”学党史,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县志里的乡贤
学术战"役",华中师范大学砥砺前行
Linguistic Interpretation of Internet Catchwords of 2017
来宾市成为广西第五个完成第二轮修志评稿任务的地级市
缠访者入县志
县志
2013年河北区二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实现良好开局
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