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苑简讯

2016-12-12 06:05
学苑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

学苑简讯

XUE YUAN JIAN XUN

河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将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

河北省出台多项激励举措,将从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提供全员培训提升机会等方面着手,增强乡村学校吸引力。

记者在河北多地农村尤其是山区学校采访了解到,随着城市化进程,近年来不少乡村教师都在县城买房安家。面对乡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制学校较为简陋的教学和生活条件、家校之间频繁往来奔波、充当“保姆”照顾低龄寄宿小学生等问题,不少教师向县城学校流动意愿强烈。

为提高乡村学校吸引力,河北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重点向村小学和教学点倾斜;对遭遇突发事故或突患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乡村教师进行救助帮扶;推进乡村教师定期体检和边远艰苦地区乡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

今后,职称评聘将向乡村学校倾斜:降低乡村中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条件,提高乡村中小学校中高级职称岗位设置比例;试行向长期坚守乡村学校教师职称聘用倾斜政策,凡在乡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年且仍在乡村学校任教的,可直接聘用到与其现有专业资格相对应的岗位;城市中小学校教师晋升高级教师职称,应具有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河北还将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5年以上、为农村教育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在职乡村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荣誉证书予以鼓励。

山东:完善促进教育公平政策体系

“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制度,科学划设学区,公办学校严格按学区招生,实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在山东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如上承诺。

教育承载着国家的未来、人民的期盼。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表示,要“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为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山东省政府于3月10日印发了《山东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这标志着山东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

完善促进教育公平政策体系是此轮改革的一项重点。据厅长介绍,山东将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入学和参加考试制度,坚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相对就近的原则,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扩大重点高校招收农村贫困地区学生数量,实施国家重点高校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省属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提高农村贫困地区学生升入重点高校比例,为农村贫困地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进入重点高校学习机会;严格控制高考加分项目,除国家规定的5项加分项目,之外的加分项目全部取消,严厉打击加分资格造假等行为,确保招生录取公平公正。

甘肃:推进免除学前幼儿保教费政策

记者从甘肃省教育厅获悉,2016年该省将对全省62万名在园幼儿按每人每年1000元标准免除(补助)保教费,补助的保教费最迟须在4月25日前补贴到人。

甘肃鼓励各市县通过向适龄幼儿家长发教育代金券的形式,推进此项免除幼儿保教费政策,同时对58个连片特困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入园幼儿再增加1000元教育代金券补助,包括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中具有甘肃户籍的所有在园幼儿,所需资金全部由省级财政承担。

甘肃要求,为确保补助资金及时到位,各地要对资助标准和发放情况进行动态监控,坚决杜绝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补助资金行为;学校必须通过公示栏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对免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公示。

湖南省: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5年增长20%

记者从湖南省教育厅获悉,截至2015年底,湖南共有幼儿园13944所,比2010年增加6115所;在园幼儿216万人,比2010年增加74万人;教职工17.6万人,比2010年增加8.8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73.2%,比2010年的52.7%提高了20.5个百分点。

据介绍,自第一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湖南将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加以考核,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支持200所农村公办幼儿园建设。2011年至2015年,湖南为民办实事项目园建设共投入16亿元,其中省本级1.5亿元,共建设农村公办幼儿园1577所。2015年,湖南全省新增公办幼儿园272所。

广西:投6000万为农村中小学装配智能语音教具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2015年,广西教育厅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投入资金6000万元,为广西农村中小学装配24490套智能语音教具。

目前,广西已完成对2万余名教师使用教具系统操作培训工作,设备全面投入日常课堂教学使用。智能语音教具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标准带读,实现对任意中英文文本的语音合成朗读,同时还能进行中英文口语发音评测和发音指导,解决语言课堂教师发音不标准的问题,有效提升中小学英语、语文的教学质量。

山东将实现农村贫困生资助“从头到尾”全覆盖

为帮助农村贫困家庭减轻负担、完善教育脱贫,山东省提出,将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补助力度,对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实行资助全覆盖。

山东省提出,对建档立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前教育政府助学金每生每年平均1200元,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普通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平均2000元,高校国家助学金平均3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同时,学前适龄儿童免收保教费,普通高中免收学杂费,中职教育免收学费。

除助学金外,山东省还将通过助学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方式,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大学生救助工作。助学贷款额度本专科生每年8000元、研究生12000元,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助学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

为帮助残疾人大学生开展特殊适应性能力训练、日常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山东省将对当年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和特殊高等院校录取的山东籍并持有残疾人证的大学专科及以上的残疾人大学生给予一次性资助,其中大专生4000元、本科生6000元、硕士研究生8000元、博士研究生10000元。

山东省财政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山东省各级财政还将对贫困村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以及现有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进行补助,对市、县、村级未成年人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建设、运转、维护和活动开展项目进行资助,努力培育一批理念先进、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上海: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

记者从上海市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现场会上获悉,上海将组织专家编写小学体育教学案例资源库,开展体育教师专题集中培训,扩大试点范围,进一步推进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

从2015年6月起,上海在22所学校开展小学兴趣化体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成立课题项目工作组,以项目引领教学实践。学校开展以主题教学、情景教学和游戏教学为主体的兴趣化体育课程教学设计,努力做到在游戏中凸显教学重点,在活动中体现体智结合。

目前,上海已编写完成《小学一二年级教学内容游戏化资料汇编》,小学三至五年级教学内容游戏化资料编写正在推进。今后将通过区教研员的引领,立足学校体育教研联合体所包含的周边10所学校,建立更大的学科研究团队,扩大兴趣化改革范围。

石家庄市主城区所有公办小学实行免费托管服务

从3月18日起,石家庄市主城区所有公办小学1至6年级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正式开始报名。

记者从石家庄市教育局了解到,在主城区全面推行小学生免费托管服务,是2016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利民惠民实事之一。2015年春季,石家庄小学免费托管服务开始试点,孩子们可以放学后由学校老师管理,或写作业或进行其他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这一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从2016年春季开始,免费托管服务将在石家庄市主城区所有公办小学全面展开,共计174所学校参加。需要托管的家庭,本着自愿的原则,向所在学校工作领导小组提出托管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确定符合托管条件的学生名单,并在学校进行公示。享受托管服务的资格为:双职工、进城务工人员、单亲等放学后看护确有困难的家庭子女。

石家庄市教育局强调,学校要保障免费托管服务的独立性,不得将托管活动与其他校内外活动进行“捆绑”,不得以是否参加其他形式学校活动作为申请参加托管的条件或资格,要自主合理确定托管准入“门槛”,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和学生的托管需求,有效解决部分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的现实问题。

我国已完成81个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点的工作任务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为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我国2005年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目前已按计划完成81个少数民族语言(含濒危语言)调查点、53个汉语方言(含濒危方言)调查点和32个语言文化调查点的工作任务。

据介绍,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年5月印发了《关于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语言资源调查、保存、展示和开发利用等为核心的各项工作。该工程的目标是按照统一的工作和技术规范,对语言和方言进行调查、采录、整理和加工,建成大规模、可持续增长的多媒体语言资源库,具有科学性、规范性的特点。

根据计划,语保工程将用5年时间完成。教育部表示,语保工程是一项重要的语言文化保护工程,开展语言和方言文化的整理、保存和展示是语保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要将其与当地的文化建设规划、重点文化建设项目相结合,注重发挥语言文字资源的独特作用。要在语保工程建设基础上,积极建设本地区的语言文化资源库或数字博物馆,编写出版本地区语言资源集,推进成果的开发应用。

青岛:科研工作站成中小学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

日前,青岛市教育局在青岛枣山小学举行全市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站第九期访学结业和第十期启动仪式。各区市教育(体)局分管局长、教科室主任及校长教师代表,局属学校分管校长,第九、十期科研访学教师400余人参加会议。青岛市教育局副巡视员曲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会上,王蕊等4位访学教师分别做了第九期访学研修成果汇报。国家督学、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对4位教师的发言进行点评,并做了题为“问题是我们的朋友 ”专题报告。报告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切入点,倡导广大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并结合教育教学实际进行科研指导和思想引领,内容丰富、案例生动、深入浅出,引起与会领导和教师热烈反响。

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于立平告诉记者,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6年,10年至今已累计招收10期627名访学中小学教师。通过专业阅读、主题交流、个性化课题研究、到高校集中访学研修等,在理论和实践碰撞中提升访学教师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青岛市教育局紧紧围绕提高教育质量的战略主题,为2020年实现高水平教育现代化、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开好局、起好步。科研工作站作为一个跨学科、跨学段、跨专业的教师学习研究共同体,在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助力“岛城教育家”成长等方面做出贡献。

新疆:投60亿元改善教育民生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2016年新疆将启动实施9项重点教育民生工程项目,计划投入资金超过60亿元。

据悉,新疆将支持建设1900套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补助政策,对超过47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初高中、中职学生给予补助。

其他教育民生工程项目还包括: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免费师范生教育计划;落实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学费住宿费补助政策;扶持学前教育发展;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

河南:重度残疾儿童可享送教上门服务

记者从河南省教育厅获悉,为保障重度残疾儿童少年享受教育权益,河南省教育厅、财政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残联联合下发通知,将在河南省开展义务教育阶段重度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

据介绍,送教上门服务的对象为不能坚持到学校接受教育、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义务教育阶段6~14周岁重度残疾儿童少年,包括在康复机构接受康复治疗和在儿童福利机构集中供养的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服务遵循家庭自愿、定期入户、免费教育的原则。按照规定,每个服务对象原则上每周送教2次,每次3课时,每学年不少于216课时。

为保证送教上门服务的经费和人员,通知要求,凡接受送教服务的残疾儿童少年,生均公用经费按照特殊教育学校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执行,2016年要达到6000元,已高于该标准的地区不得降低原实际执行标准。河南各地还要加大对送教上门服务工作的支持,根据所辖区域内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总数,统筹安排送教教师,并给予送教教师必要的交通补助,具体办法由各市确定。

猜你喜欢
农村学校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