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钢轨”设计师的跋涉之路——记全国劳动模范、攀钢钒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陶功明

2016-12-12 02:26徐丽萍
工会信息 2016年7期
关键词:孔型型材道岔

□ 徐丽萍

“世界一流钢轨”设计师的跋涉之路——记全国劳动模范、攀钢钒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陶功明

□ 徐丽萍

人物小传

陶功明,中共党员,1970年11月出生。现为攀钢钒公司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他工作20多年来,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发奋图强,已成长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及世界一流的钢轨顶级设计师。他一路风雨、一路艰辛跋涉,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用勤劳和智慧,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赞歌。他先后完成了高速轨、60AT高速道岔轨等20多项新产品开发,开发的质量和时间不断刷新纪录。他领衔发明“钢轨局部辅助轧制技术”、“大变形矫直”20多项新技术,目前已获发明专利授权27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近40项,90%以上的专利已实施。特别是发明创造的“钢轨断面全长均匀性控制技术”和“RDD控制工艺及装置”世界领先。他主持研发的6项科研成果,年创效逾千万元。他是名副其实的“世界一流钢轨顶级设计师”。这些年来,他获得了攀钢“青年技术拔尖人才”、“攀钢标兵”、攀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攀钢“学科带头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等诸多荣誉称号。

开发新产品——手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1992年,陶功明重庆大学毕业后来到了轨梁厂。1997年,他参加工作仅5年时间,在工作中显露出来的较强轧制专业技术水平,让轨梁厂领导格外欣喜,于是,把孔型设计这个“尖端”的新产品开发工作交给了陶功明。因他有过当轧钢工和抓产品质量等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从事孔型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在新产品开发中,陶功明总是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当时,他接手孔型设计工作不久,很快发现孔型设计靠经验性的东西太多,成形的理论和公式的东西太少,甚至没有,而且设计的辅助手段也太少、太落后,特别是在计算机已经广泛运用的情况下,孔型设计却还处于人工绘图、对图,人工计算参数等落后的状况。那时,每设计一套孔型,不仅时间长、工作量大,最关键的是设计精度不高。很难满足钢轨等型材产品的快速开发要求。于是,他一边钻研技术,一边刻苦学习计算机知识。他还争取到了进入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深造的机会。他边读书、边实践,很快在计算机上编制了一套孔型绘图和孔型分析程序,使计算机可以自动绘制孔型图和进行设计参数分析。从此,攀钢轨梁厂的重轨、型钢等系列产品的孔型设计能力实现质的飞越,跨入国内先进行列。

图为陶功明工作现场

俗话说,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1999年9月,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攀钢轨梁厂一位副厂长在北京参加原铁道部召开的一个重要会议,突然打电话给陶功明,告诉他一个信息:“铁道部要求攀钢率先开发高速道岔轨,而时间限定一个月之内必须拿出合格产品。如果在限定时间内拿不出合格的高速道岔轨,就将已订货的4万吨时速200公里高速轨合同终止。”接着,这位领导又用商量的口气问陶功明:“小陶,你看这高速道岔轨的开发任务我们接还是不接?”陶功明听完这位领导的话斩钉截铁地回答:“您接吧,这块硬骨头咱们啃了!”这位领导还有些不放心地问:“有多大把握?”陶功明说:“您放心吧,我马上跟相关人员研究方案,办法一定会有的。”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任务交给陶功明,这位领导踏实、放心了。

陶功明放下电话就开始行动,他通过征求车间技术人员、现场工人师傅等的意见和建议,便有了思路,再经过连续昼夜奋战,高速道岔轨开发思路有了,开发方案也敲定了,在作好孔型设计以及轧辊和导卫等一系列大型生产工具准备后,投入试生产快速获得成功。结果,仅用了19天时间,攀钢就成功开发生产出中国第一个高速道岔轨新产品,结束了中国无高速道岔轨的历史,并且比原铁道部要求的时间提前了11天。

这项高速道岔轨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成果,让攀钢钢轨的技术开发水平攀上新的高峰。紧随其后,攀钢又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出时速200公里高速钢轨,结束了中国无高速钢轨的历史。从此,攀钢的高速系列钢轨开发技术在国内一路领先,先后陆续在国内率先开发生产出时速250公里、300公里、350公里高速钢轨以及高速道岔翼轨等各类钢轨新产品。

破解技术难题——胸怀大志挺在世界性钢轨技术前沿

陶功明作为攀钢钒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多数时间都在探索和钻研钢轨生产前沿技术。2010年,钢轨全长规格尺寸均匀性这项世界性钢轨生产技术难题又摆在了陶功明面前。为了破解这项技术难题,他不畏艰辛地坚持理论结合实际地深入探索和研究,带领他的“轨梁厂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昼夜奋战,面对一次次失败从不放弃,坚持在现场跟踪生产,收集各种参数,反复对比、论证,反复修改和完善工艺参数等。最终,拨开云雾见光明。2010年3月的一天,他们研发的钢轨全长规格尺寸均匀性这项世界性钢轨生产技术,终于成功了,使攀钢生产的钢轨轨高、轨底宽度、对称等全长规格均匀性指标及控制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由此,攀钢成为世界上首家采用端头补偿轧制技术并获成功的钢轨生产企业。从而,大大提高了攀钢钢轨的轧制精度和成材率、作业率等指标,让攀钢钢轨的生产技术水平实现跨越式腾飞。这项先进技术应用至今,不仅大大提高了攀钢百米系列、高速系列、余热淬火系列等钢轨产品的质量和产能,还提高了攀钢钢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钢轨生产前沿技术研发道路上,陶功明越战越勇,新的技术成果不断推陈出新。2015年,陶功明率领他的“轨梁厂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发明的RDD工艺及装置,通过多方验证后,开始上线试用,试验结果表明,这个工艺不仅优化了钢轨全长规格尺寸均匀性,还大幅度改善钢轨的其它性能指标。该项技术为世界首创。

攻生产难关——大胆创新打通工艺瓶颈

2015年,在攀钢“保命经营”的非常时期,攀钢钒轨梁厂肩负着攀钢钢轨创效产品保产保效的重任。陶功明作为攀钢钒公司型材轧制首席工程师,吃不好、睡不香,他深知他和他的团队肩负着更加艰巨的钢轨新技术的研发重任。为了研发更多的前沿技术,他坚持率领他的“轨梁厂首席工程师研发团队”,更加刻苦地投入到钢轨生产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中。

面对严峻的钢铁市场形势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面对用户对钢轨等产品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陶功明和他的研发团队,紧密围绕如何提高钢轨表面质量,如何开发新技术提高钢轨轧制和加工质量,如何运用新技术快速提高万能一线100米高速钢轨轧制和矫直质量,确保早日达产达效等一系列攻关课题,坚持每天深入现场收集第一手资料,并大量查阅相关资料等,展开深入探索和研究。通过他们运用自行发明的RDD控制、辅助轧制等钢轨生产新的先进技术,使钢轨表面质量、规格尺寸全长均匀性、残余应力等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确保了万能一线不足三个月时间实现月达产达效,为攀钢钢轨创效产品多增产、多创效作出了突出贡献。

累累硕果——辛勤耕耘汗浇奋斗足迹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那能见彩虹。陶功明工作20多年来,通过自己的艰难跋涉和不懈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先后完成了多项复杂孔型断面新型产品的孔型设计、导卫装置设计、配辊方案等技术工作。特别是他主持研发的“钢轨平直度控制技术研究”、出口南斯拉夫的“S49钢轨”、“时速250公里高速道岔轨”等6项科研项目,分别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年创效益逾千万元。在高速轨表面质量控制、平直度质量控制等方面,开发的“工作面可拆装式组合运输辊道”、“过程全断面除鳞”、“大变形矫直”“钢轨局部润滑轧制工艺”等20多项新技术,为高速轨的核心轧制技术开发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主持研发的“100米长尺钢轨品质控制技术创新”于2015年被冶金工业协会推荐参评国家科技进步奖,“高质量钢轨轧制CAD-CAECAM集成系统开发与应用”及“钢轨断面尺寸全长均匀性控制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正在申报四川省鉴定、评奖。

他撰写的《高速铁路用轨轧制工艺开发》等近30篇论文分别发表在《重庆大学学报》《机械工程》《钢铁》《轧钢》《钢铁钒钛》等刊物上,为创新以高速钢轨为代表的型材孔型设计和生产技术做出了突出贡献。■

猜你喜欢
孔型型材道岔
Φ18mm热轧带肋钢筋三切分孔型优化及装备改进
朗盛推出空心型材混合技术
微张力定(减)径机厚壁孔型优化
中低速磁浮道岔与轮轨道岔的差异
被动房用四密封多断桥隔热铝塑共挤型材
场间衔接道岔的应用探讨
既有线站改插铺临时道岔电路修改
预防四切分K3掉肉孔型设计及操作简析
一种用于低压开关柜“S”形型材的设计与运用
高速列车6N01铝合金型材焊接接头疲劳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