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恩铭 不惜惟我身先死

2016-12-12 09:26吴伟
工会信息 2016年17期
关键词:邓恩铭王尽美吴伟

文/吴伟

邓恩铭 不惜惟我身先死

文/吴伟

1921年7月,来自贵州荔波、年仅20岁的水族青年邓恩铭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参会的唯一少数民族代表。

立志出乡关

1917 年秋,无钱升学的邓恩铭给在山东做官的叔父黄泽沛写信,希望资助自己继续读书。当年 8 月,邓恩铭离开贵州去山东求学, 临行留下一首诗:“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是青山。 ”未料一语成谶,他自此再未踏足黔地。

邓恩铭考入济南省立第一中学。那时,《新青年》是学校中最受欢迎的青年读物。 邓恩铭是《新青年》的忠实读者, 同学们时常见他操着贵州口音与学友一起争辩新思想,谈论“救国”、“自救”方略。 五四运动爆发后,邓恩铭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学生参加罢课示威游行。

组织工人运动

不久,邓恩铭结识了山东省立一师的学生领袖王尽美,他们一见如故,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方法。

1920年夏秋之交,邓恩铭、王尽美等人秘密成立了济南康米尼斯特学会,专门搜集共主义书籍,研究共产主义理论,并在 1920年11月21日成立励新学会,创办《励新》半月刊。

1921年,邓恩铭等人在励新学会的基础上,在济南教育会门前挂起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牌子,每周组织成员阅读马恩著作和介绍苏联情况的书刊。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邓恩铭在山东开展工人运动,通过中学老师的关系,以教学、办报作掩护,借机宣传革命思想。

主张既定 决不更改

由于先后领导了胶济铁路工人大罢工和青岛纱厂工人大罢工,邓恩铭遭到反动当局的忌恨和追捕。 1925年8月,邓恩铭被捕,党组织买通警方并联系熟人作保,邓恩铭最终获释,但他的身体状况因患肺结核而恶化。

获释后的邓恩铭住在叔父黄泽沛的家里,叔父发现他参加革命,既惊又怕,要他安分守己,求取功名。邓恩铭的父母在家乡也给他定了亲,来信催他回家结婚。邓恩铭都拒绝了, 在给父母的信中说,“儿主张既定,决不更改。 ”

大革命失败后,邓恩铭辗转山东各地,组织开展斗争。但革命形势随国共合作的破裂而日趋艰难。1928年12月,因叛徒出卖,邓恩铭再次被捕入狱。在狱中,邓恩铭肺结核痼疾复发,但他仍利用出色的组织能力领导了两次越狱。

邓恩铭在狱中一直用“黄伯云”的化名,虽经历了多次审讯,但狱方只知道他是“黄伯云”,并不知道他就是当时的中共山东省委书记邓恩铭。

1930年10月,韩复榘任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主席,不久便任命张苇村为审判长,审讯共产党员。张苇村是山东国民党元老之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与邓恩铭十分熟悉。当他知道狱中有一个叫“黄伯云”的人时,立刻意识到此人就是邓恩铭。

在审讯室里,透过蓬头垢面、瘦骨嶙峋的“黄伯云”,张苇村依稀看到了当年邓恩铭意气风发的影子。他直呼“邓恩铭”,邓恩铭自知无法再隐瞒,于是答道:“是!我就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邓恩铭! ”

邓恩铭强忍着病痛给母亲写了最后一封家书:“卅一年华转瞬间,壮志未酬奈何天;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 ”

1931年4月5日清晨,邓恩铭等22名共产党员英勇就义。

摘编自2016年5月10日《中国老年报》

猜你喜欢
邓恩铭王尽美吴伟
写给母亲的诀别诗
封入土墙的照片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王尽美:尽善尽美唯解放
印象邓恩铭(外一篇)
党的一大最年轻的代表邓恩铭
八字与命运
再次相见
被虚假信息抹去的青春
再次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