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背景下配电网络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

2016-12-12 02:37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柳州545005
低碳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关键技术配电配电网

甘 涛(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柳州545005)

信息技术背景下配电网络自动化关键技术分析

甘 涛(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柳州供电局,广西柳州545005)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我国生活水平呈现明显的提升趋势,而对于电力需求也随之加大,促使供电质量标准不断提高。因此,我国配电网在自动化标准、网络结构或者一次设备中,均会因为地区情况不同,出现较大差距,只有具备较强配电网络系统,才能和实际情况保持一致,使其系统具有适应性、广泛性的特点。对此,本文在信息技术背景下,对配电网络自动化关键技术进行详细分析,意在促进配电网的稳定运行。

信息技术;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

所谓配电网自动化:围绕配电网相关设备,实现远程遥控所构成的集成设备,该种技术主要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相结合而成,它作为信息技术背景下的衍生物,除了可以实现人们生活、生产等用电需求,还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新型技术。基于信息技术背景下的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其不仅可改善传统配电网运行问题,而且还能提升居民用电质量,属于设备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对其进行全面分析至关重要。

1 配电网络自动化工作原理

对于配电网络自动化而言,其自动化技术具体包括用户和线路,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和配电。其中线路自动化:主要是对数据进行采集以及监控,对故障进行定位与自动恢复正常供电,自动投切等功能,因此,线路自动化可以明显改善供电安全性、可靠性,同时还能减少维修费用。变电站的自动化:利用自动化技术达到控制、信息处理的目的,通过计算机完成相关操作工作,从而实时监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在变电站快速发展下,已经基本实现集成化、数字化的目的,并利用变电站相关监控与管理工作的开展,为电站获取更多经济效益。因为在配电网中,变电站属于基础部分之一,所以,实现变电站的自动化,是配电网络稳定运行的关键。管理的自动化:基于计算机、通信装置,对网络给予自动化管理,其管理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划分,具体分为集中管理与分层管理两种,其中前者主要是由用户、采集信息以及管理配电组合而成,形成一个较为集中的系统,而后者则是利用多级主站的构建,实现对配电网络分层自动化管理,如图1所示。

2 配电网络自动化分析

图1 配电网络自动化结构示意图

作用: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下,人们对于用电需求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由于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促使我国供电频繁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电力企业为了更好适应时代的发展,对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该技术的优化不仅实现了供电可靠性、安全性的目的,而且还减少电网损耗,使电力企业发展的重要贡献。

发展前景:一些供电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经济效益,逐渐加大了配电网络自动化相关完善力度。而依据《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相关规定,促使自动化技术实现实用化考核和验收工作,最终实现企业效益与人民效益互利互赢的目的。虽然我国配电网络自动化的发展相对较晚,但是,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前景较为良好,且理论与技术方面均有较大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应加大对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的管理力度,使其实现长远发展的目的。

3 信息技术背景下配电网络自动化关键技术

在信息技术背景下,为了构建配电网络自动化,需要对其功能规范、验收导则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完善的测试流程与手段,对构建方案进行详细划分,使其更具可行性、实用化。而在配电网络自动化关键技术中,主要包括设计关键技术、电源技术、通信技术、载波通信、故障管理以及应用方案等,下文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3.1 设计关键技术

在对配电网络自动化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对具体步骤进行详细明确,首先,对供电技术实际操作流程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充分掌握,在实际实施中,应优先选择先进设备,并将节约成本理念进行落实。其次,针对地区不同特点,需要对实施方案进行优化,使其设计方案和实际情况相一致。再次,在设计数据采集、传送时,应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实现资源共享的目的。最后,为了提升设备自身性能,需要对设备质量进行重点考量,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并依据自身情况,向厂家提出具体需求。

3.2 电源技术

将SCADA系统运用于配电网中,可以在突然断电后,采用不间断电源(UPS)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其运行时间为15h。如果区域中心站选择1K不间断电源,在断电后可以正常工作3h。除此之外,通过对全部平行传输设备的开闭操作,并借助双电源,对供电设备开展装置的切换工作。区域中心站主要采用自制控制、工业控制两种手段,完成装置转发工作。

3.3 通信技术

在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中,通信技术作为关键技术,它实现了配电网规模化、复杂化发展。而对于配电网络自动化而言,其要求通信技术具备一定可靠性的同时,降低通信成本的投入,以此确保配电网络实现自动化发展。如在通信系统内,因断电事故的发生,通信系统将不会受到任何因素的影响,但若是发生通信系统故障,则可利用数据传输工作对故障进行排查,从而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一般情况下,关于配电网络自动化通信系统数据传输方式分为:无线通信、有限通信和载波通信三种,其中前两种通信方式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3.4 载波通信

在对载波通信设备进行设置时,其主要位于发电厂、变电站中,该项技术在电网稳定、安全运行中更是充分发挥重要作用。由于载波通信和有线通信大致相同,但却与其他技术对比,具有一定的优越性。①载波通信技术中具有耦合器,当电压超出标准范围时,该种耦合器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确保通信系统整体的安全性。而且该设备与电流传输无任何联系,且可以在配电的终端位置,不断对通信信号进行分散处理。②由于载波通信具有特殊通频带,因此,该技术会对频谱使用造成限制。当载波通信自身干扰源不断加强时,加之线路自身具有噪声干扰,其发信功率也会随之不断提高,除此之外,载波通信低投入的特点,促使电力建设整体成本较低,无需提供光缆设备、电话线。③该项技术具有较广的覆盖范围,使其具有良好发展趋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不需要过于复杂的流程,即可完成通信网络相关连接。④若是载波通信需要进行移动,其操作也会比较便利,无论移动位置的远近,只需具备插座即可。

3.5 故障管理

一旦网络、设备发生故障问题,其系统会自动输送报警信号。通常来讲,故障报警主要是利用代理站寻找故障,因此,代理站需要根据故障的不同,进行不同等级的报警设置;对于故障、异常的不同,结合故障不同程度的表现,对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报警处理过程为首先全面研究报警信息,之后依据故障的不同等级,对其采取分类处理的方式,保证故障得到有效解决;对于较大故障,需要利用定位或者测试的方式,对其给予处理;在完成故障处理时,应将报警信息总结、存档,为后期查询提供便利,同时为后期故障的处理奠定良好基础。

3.6 应用方案

在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如果重合器发生异常,应利用重合器自身的断开功能,对其进行断开操作,确保供电的正常。当重合器出现分段时,结合故障的实际发生情况对其进行判断,确保断路器的正常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下,我国配电网络自动化技术得到明显进步,使其配电网可以稳定运行。但是,在自动化技术应用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实时观察关键技术,确保该项技术得到有效应用,使其真正发挥自身在配电网络中的价值,从而为人们生活、企业生产、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时金媛,赵仰东,苏标龙,等.配电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分析与实现[J].供用电,2014(5):59~63.

[2]冷 华,朱吉然,唐海国,等.一项配电自动化工程关键技术及典型问题分析[J].供用电,2015(2):61~64.

[3]全攀飞,张小龙.城市低压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分析[J].电工技术,2016(2):00132~00133.

[4]徐 翔.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实践分析[J].引文版:工程技术,2015(21):179.

[5]江 熠,张蔡洧.配电自动化系统馈线自动化可靠性提升关键技术分析与实现[J].科技创新导报,2014(36):71.

TM76

A

2095-2066(2016)32-0078-02

2016-11-2

甘 涛(1973-),男,壮族,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电力管理、企业管理、配电自动化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关键技术配电配电网
牛繁育与健康养殖关键技术
10KV变压器配电安装柜中常见问题分析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棉花追肥关键技术
老苹果园更新改造的关键技术
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运行维护
配电自动化技术在配电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电力系统配电自动化及其对故障的处理
关于城市10kV配电网自动化实施的探讨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