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2016-12-12 02:38蒋珊珊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低碳世界 2016年32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智能建筑建筑行业

蒋珊珊(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蒋珊珊(华蓝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0)

公共建筑主要指文化、体育、教育、医疗等行业的建筑,包括博物馆、体育中心、学校、医院等。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智能化系统在建筑行业的重要地位日益彰显出来,由于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高新技术的应用,再加上公共建筑的特殊性,使得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比在一般建筑中更加复杂。本文就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以下分析。

智能化;公共建筑;高新技术;应用

前言

智能化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现代建筑艺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当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题,不论是绿色建筑还是生态建筑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智能化建筑正是致力于建造健康舒适、高效便捷的生活环境[1]。但在实际建筑行业操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公共建筑占地面积广、投资高、耗能多,使得智能化应用在公共建筑的难度更大、操作更复杂。

1 智能建筑的含义和特点

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最优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概念在本世纪末诞生于美国,世界上第一座智能大楼建成于1984年美国哈特福德市[2]。智能建筑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组成。智能建筑标准化侧重于以建筑物为平台,强调智能化系统设计建筑结构的协调,如火灾报警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建筑设备系统等,在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涉及监控技术应用和自动化设计应用等。

建筑智能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具有传统建筑电气工程的特点,又具有现代控制工程和信息化工程的特点。对于公共建筑智能化其特点主要表现为:①设计的技术新且广。公共建筑智能化既要解决功能需求和应用管理的问题,又要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还要对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进行管理,并且要对各种设备和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等。②智能化系统调节关系复杂。公共智能化建筑系统由20多个的子系统组成,每个系统相对独立,因此要进行整体协调和优化,既要满足建筑的整体要求,又要与其他机电设备和专业相匹配。③智能化工程配合关系复杂。公共建筑涉及多个单位,包括使用单位、设计单位、市政施工单位和智能化总承包单位等,要对此众多单位统筹协调配合难度极大。

2 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现状

2.1 智能化公共建筑市场前景广阔

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是伴随我国信息化即数字化相关产业快速发展而兴起的。当前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国家对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重视,致力于将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与公共设施建设相结合,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大人力、物力等资源对公共基础设施进行升级完善,使得公共建筑中所运用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与节能环保的目标相符。这样强大的市场需求必将为智能化产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2.2 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速迅

我国智能化起步时间较晚但发展势头令世人瞩目。自90年代以来,智能化工程逐渐成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以及建筑工程先进技术水平的度量和工程的投资取向。随着时代的进步,智能化建筑不断积累工程规划、设计和工程管理经验,获得了快速发展,智能化建筑的普及率不断提高,应用水平得到质的飞跃。据 《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6上半年市场规模达到1945亿元,如图1所示。

图1 2005~2016上半年我国智能化建筑行业规模

2.3 我国建筑智能化发展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智能建筑仍处于发展阶段,工程建设水平不高,工程质量不尽人意,多数建筑智能化系统功能残缺,未形成成熟的发展体系。管理模式缺乏创新,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低下,工程期长,成本高,导致公共建筑智能化整体水平较低。

3 智能化在公共建筑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公共建筑提供的是公共服务,使用人数众多,且公共建筑的智能化建设中涉及很多高新技术的运用,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难度更大,更复杂,因此需要在管理模式上做到统筹安排,在技术上协调一致,同时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从事技术方面的人员必须有较高素专业质和职业道德,这是保证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1)多方面统筹困难。智能化涉及的专业领域较多,且各领域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要解决这些关系与公共建筑之间的特殊关系,需要综合性的考虑和有条理的处理。要协调好施工相关部门的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过程的不中断;处理好施工承包单位和相关工程的关系,从全局出发,把握施工进度;相关政府单位协调好施工周期,满足人们对公共设施的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很多问题均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多方面统筹困难,难以满足多方面的要求。

(2)缺少系统规划理念。由于建设单位对智能化系统的理解不够深入,往往会提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设想和要求,而施工承包单位缺乏以需求为主导规划理念,仅仅以简单的数量为衡量智能化的标准,使整个工程进度减慢且有效性降低。

(3)设计过程与实际脱节。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部分设计师的知识更新、储备和实践经验等方面跟不上发展的步伐。设计人员对当前主流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不熟知,且对施工实际问题不熟悉,使设计缺乏依据,因此导致设计者的规划与实际施工状况出现不一致现象,从而造成施工结果不理想的严重后果。

(4)施工阶段管理不到位。建设单位往往只注重施工过程,对施工阶段的管理不全面。智能化系统的技术新颖、复杂,建设单位和施工承包单位在监管方面难以做到全面、合理,由此产生的问题和矛盾轻则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重则造成系统缺陷,影响整个施工进程。

(5)验收规范不健全。由于我国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系统性能和功能的验收缺乏依据,未形成完善的验收规范,只能按照一般电气工程的标准来执行,经常出现系统规划不合理的情况,系统规划和设计的问题再次暴露。因此,建立健全建筑智能化验收规范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4 完善公共建筑智能化建设的措施

虽然我国智能化建设在近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阻碍着我国智能化建设的进程,本文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完善措施:

(1)明确划分智能化建筑领域。首先要明确智能化工程的定义,它是对自动化、网络化、机械化和通讯化的综合运用,将所涉及的各个科学领域知识进行综合应用。智能化建筑是一个综合应用的工程,不可片面的归置到某一领域,尤其是公共建筑方面,此类建筑工程涉及更多的高新技术和政治意义,对其的正确定位是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公共建筑具有显著的专业性和应用性特点,在智能化的应用方面难度更大,更复杂,因此建立一个统筹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尤为重要。完整的管理机制和验收机制是工程顺利完成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可以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保证工程又好又快完成,同时可以使工程验收有统一的标准,促进验收工程的顺利完成。

5 结束语

公共建筑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和应用型,要将智能化应用于公共建筑建设中难度较大。智能化工程建设的种种问题归纳起来还是技术和管理两类,解决的方法可从完善管理制度和技术上的创新入手。建立统筹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对几十个相关单位进行协调配合,同时注重技术的创新和突破,使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1]包 强,刘 健,于璘璘.公共建筑智能化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2:183.

[2]任庆昌.公共建筑项目节能评估应当重视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智能建筑,2014,09:58~59+62.

TU855

A

2095-2066(2016)32-0178-02

2016-10-6

蒋珊珊(1983-),女,中级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智能设计工作。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智能建筑建筑行业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自动化技术
智能建筑中的建筑设计研究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备安装技术的应用探讨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聚丙烯泡沫塑料的制备及其在建筑行业的应用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
BIM2.0探索在建筑行业的新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