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外用贴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

2016-12-12 06:00穆志龙焦富勇
陕西中医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秽语贴剂抽动症

牛 倩 穆志龙 焦富勇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西安 710068)



△通讯作者

中药外用贴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36例

牛 倩 穆志龙 焦富勇△

陕西省人民医院儿童病院(西安 710068)

目的:观察外用中药贴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多发性抽动患儿3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中药贴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10例,治疗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达94.4%;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为5例,治疗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66.7%,两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该中药外用贴剂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有较好疗效。

小儿多发性抽动症(Gilles de la Tourette Syndrome, TS) ,是一种以头面部、躯干、四肢的多发性肌肉抽动和(或) 发声抽动为主要症状的儿科常见疾病,多表现为挤眉眨眼,多动、秽语、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不佳等,越来越受到家长们的重视。目前西药治疗有效率为70%~80%[1],但不良反应较多,患儿的耐受性较差,有20%~30%的患儿可能因不能耐受药物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2]。近年来,中医治疗抽动症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其不良反应小,远期复发率低[3]。2015年2月至2016年 2月我们采用自制中药外用贴剂治疗多发性抽动症患儿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统计2015年2月至2016男2月期间,本院门诊收治的多发性抽动症患儿36例,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及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实验组,一组对照组。实验组18例,患者采用中药贴剂治疗,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8例,患者平均年龄6.6±2.7岁。对照组18例,患者采用氟哌啶醇治疗,其中男患者11例,女患者7例,患者平均年龄(6.5±2.8)岁,组间差异P>0.05。病程6~18个月,依据ICD-10中的抽动-秽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治疗方法 中药贴剂的制备方法:称取吴茱萸、黄连若干,磨成粉,按1∶1混合,加入适量医用凡士林,搅拌成膏状,将医用胶布剪成直径5cm圆片,中间放置1g压成直径1.8~2cm。治疗组:将上述制备得到的外用中药贴剂贴在双侧涌泉穴和大椎穴,各穴位每日1贴,24h更换,10d为1个疗程。对照组:患儿口服氟哌啶醇进行治疗,0.5mg/次,睡前服用,10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4个疗程。健康教育:教育家长正确对待患儿的病情,不可过分呵斥、谩骂、甚至出手吓唬动手等进行制止,教会家长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有意忽视的方法,调整家长的心理等。

疗效标准 痊愈:抽动、秽语临床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临床症状减分率≥90%;显效:抽动、秽语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好转,减分率≥60%;有效:抽动、秽语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分率≥30%;无效:抽动、秽语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不明显,或无变化。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表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治疗结果 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效果显著10例,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达94.4%;对照组效果显著为5例,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χ2=7.1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讨 论 临床研究表明,氟哌啶醇敏感性高,患儿经该药物治疗后可缓解抽动症状,但其依赖性强,不良反应大,需用安坦对抗其不良反应;用泰必利、丙戊酸钠治疗本病,长期应用多因锥体外系反应等副作用不能持久治疗[4]。可乐定对抽动有明显疗效外,对抽动伴发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也有效,但存在疲劳、口干、过敏、眩晕、头痛和失眠[5]。托吡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能够迅速控制症状,但仍可会导致理解力变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困难、言语不流畅、找词困难等不良反应,还可引起头晕、头痛、嗜睡、遗尿、少汗、疲劳等,对学龄儿童的学习功能及日常生活有一定影响[6]。TS 属中医学慢惊风、振掉、癌疚等范畴,病因归为肝常有余,脾虚痰盛,病机为肝风内动,痰火扰心,病位在肝、脾、心、肾。目前,治疗TS 尚无特效药物。中医认为,引起抽动症发病之风为内风,为肝之阳气过于亢奋所致,非外来之邪[7]。黄连,为毛莨科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药性大苦、大寒,归心、脾、胃、脾、胆、肝、大肠经;其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药性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其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二者配伍,不仅能清热燥湿,消肿散结,开郁化滞,又能苦寒软坚,疏肝解郁,清中焦湿热,集宣泄于一身,中焦气机功能正常,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从而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达到平肝熄风功效。涌泉药物敷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治疗失眠、癔病、癫痫、小儿惊风、神经性头痛、遗尿、尿潴留等。大椎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主治热病、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等多种疾病。通过临床应用观察,以中医贴剂为主要治疗手段有较为可观的疗效,应用中药外用贴剂,小儿易配合,治疗依从性比较高,除少数患儿中药贴剂附着处偶有瘙痒外,目前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

[1] 朱晓萌,李安源.抽动-秽语综合征中西医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13,26(12):1920-1922.

[2] 窦翠萍.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2,27(14):97-101.

[3] 张来英.多发性抽动症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0(29):3294.

[4] 杜淑娟,陈 茵.小儿抽动症合并多动症的中医证治及临床研究[J].陕西中医,2000.21(8):379.

[5] 王 薇.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药物治疗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10(5):149.

[6] 宋娜炜,张伯兴,李冬莲.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观察 [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6(3):259.

[7] 张莹莹,许 波,王曼秋,等.钩藤郁金香汤治疗抽动症障碍70例[J].中医药导报.2013.19(12):139.

(收稿2016-09-12;修回2016-10-22)

多发性抽动症/中医药疗法 贴剂

R272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6.12.021

猜你喜欢
秽语贴剂抽动症
张氏头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马丙祥教授辨证论治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总结
桂枝茯苓透皮贴剂的制备
“抽动—秽语综合征”的科学解读
小茴香挥发油贴剂体外释放和透皮性能的研究
Case report on Tourette syndrome treated successfully with aripiprazole
“贴剂”贴走哪些病
从痰、风辨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平肝熄风止动汤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44例
妥洛特罗贴剂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