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馆配中文电子书发展思考

2016-12-13 07:03顾洁
新世纪图书馆 2016年1期
关键词:电子书纸质出版社

顾洁



新常态下馆配中文电子书发展思考

顾洁

摘要数字阅读正在成为大众阅读的主要趋势,图书馆对电子书的需求成为新常态。但超星、书生、方正Apabi等几大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却数据更新缓慢,很难提供最新纸质同步电子书。因此通过梳理中文电子书发展脉络,发现馆配电子书市场存在的问题,就馆配电子书产业链条上的馆社商三方主要力量,分别指出其需要适应的角色变化。即图书馆需要专业化的数字资源、出版社要专注专业领域内容价值的发现,馆配商要转型升级,促进纸质与电子资源加速融合。最后对中文电子书产业链各方如何树标准、促合作,做好内容创新、平台创新、盈利模式创新、服务创新等各项工作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中文电子书图书馆出版社馆配商数字资源

分类号G253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6.01.005

A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oriented Chinese E-book under the New Normal

Gu Jie

Abstract Electronic reading is becoming amajor trend in reading habits;E-book is becoming the new normal in a library. But the data ofmain E-book platforms,like Superstar,Shusheng and Apabi updates slowly,which leads to the lack of the latest E-books.Therefore,by clearing up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book,exposing the problems exiting in libraryoriented E-book market.This paper tried to point out the roles changing of Library,publisher and Library-oriented bookseller in the chain of Library-oriented E-book industry.The libraries need professional digital resources;the publishers should focus on the discovery of valuable contents;Library-oriented booksellers need to reform and stimulate the integration of paper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Finally,the paper proposes the useful suggestions in how to set standards,promote cooperation,refresh content,platform,profitmodel and service in the chain of Chinese E-book industry.

Keywords Chinese E-book.Library.Publisher.Library-oriented Bookseller.Digital resource.

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新常态”,基本告别了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将面临新的考验。“新常态”已经到来,我们必须适应在低增长的环境中过“紧日子”[1]。电子书拥有节省图书馆图书经费,降低人员劳动强度,节省有限的藏书空间,更有效地对信息资源进行检索、整理以及适应读者阅读方式新需求等诸多优点,一直是各图书馆采购的重点之一,已经成为馆配新常态。

目前,超星、书生之家和方正Apabi等几大数字图书馆平台是各个图书馆购买的主要中文电子图书资源。但作为一线读者,经实际检索体验,几大电子书平台自2014年以来,数据更新缓慢,很难提供最新纸质同步电子书。因此笔者就中文电子书产业发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几点对策,供同行参考。

1 中文电子书发展概况

1.1超星等电子书服务系统崛起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自1998年以来,中文电子书逐步发展壮大,地位不断提升。经过几年的发展,超星、书生之家、方正Apabi等数字图书馆以及中国数图有限公司网上图书馆等成为比较重要的、大型的中文电子书服务系统。此外,博库等为促进图书销售而制作的网上售书预览系统,也有一定的规模,但就技术支持、资源量以及长远发展规划看,仍是以上述四大中文电子图书为主[2]。十几年来,市场一直都显得不温不火,规模有限,增长速度较为平稳。

1.2通讯行业三大运营商纷纷切入电子书市场

2009年以来,中国移动不断寻求新的市场定位。为吸引客户从2G到3G平滑过渡,和一些出版社联盟,并联合汉王科技等电子书制造商发展电子阅读[3]。经过两年的发展,中国移动推出支持移动阅读业务的400余款手机终端及8款电子阅读器。随后,中国联通正式推出定制版阅读器,中国电信的天翼阅读业务也开展得如火如荼[4]。运营商纷纷切入电子书阅读市场,使电子书市场显得“火爆”起来。

1.3Kindle入华

2007年11月全球最大网络书城亚马逊(Amazon)推出Kindle阅读器,并且迅速销售一空,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成功,开启了数字阅读的新篇章。2013年6月7日,亚马逊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在中国的kindle商店正式开售。Kindle进入国内市场引起业界对电子书进一步的关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电子书市场的发展[5]。

1.4北京人天书店、武汉三新等传统纸质图书馆配商尝试电子书开发

北京人天书店、武汉三新书业等传统纸质图书馆配商自2014年开始逐步尝试电子图书开发,寻求转型发展。如“馆配电子书”被确立为北京人天书店2014年核心业务之一,并以“畅想之星”为品牌,打造面向图书馆的、文献馆藏类的数字资源新平台[6]。

2 馆配中文电子书发展现状及问题

2.1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数字版权保护不完善

目前几大主要电子书馆配商的新书更新缓慢,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作为电子书产业链核心地位的内容提供商的利益得不到保护,从而限制了出版社挖掘和输出优秀图书内容的积极性。所以,整个馆配电子书市场优质图书匮乏,缺乏吸引力。我国正处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作为人民精神文化建设的工作者,应更加尊重知识产权,正视图书的数字版权问题。

2.2电子书定价偏低

我国电子书普遍定价单一,且价格较低,仅为纸质书价格的10%左右,有的甚至更低,而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子书则呈现与纸质书定价相当的趋势[7]。出版社之间又存在着内容的竞争,大多数传统出版社担心数字版权的出售会冲击纸质图书的销售,所以对电子书基本保持观望态度,市场发展缓慢。

2.3全行业缺乏资源整合、利益共赢

目前,电子书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不明确,各自为政,竞相搭建自己的平台,甚至竞相发展全产业链,导致资源重复建设,整合难。这给图书馆订购资源的查重和检索带来麻烦,同时也造成读者使用体验不佳。读者想了解图书馆是否收藏某一图书,除逐一登录有关电子书平台进行检索外,还受到版权、质量等相关问题的困扰。2012年3月,人民出版社与上海理工大学联合对各类电子书内容产品进行了一次质量抽查,结果显示,电子书样本的平均差错率达到了6.02/10000,远远高于传统纸质图书的差错率[8]。除编校质量外,衡量图书质量高低最关键的指标——内容质量也令人担忧[9]。因此,急需能够真正保证出版社、馆配商、图书馆三方利益共赢的商业平台及经营模式。

2.4电子书供需矛盾突出

图书馆是高端阅读人群聚集地,特别对高校图书馆而言,数字资源的采购是为科学建设服务,因而电子书的采购需求是刚性的,需要国内外最新高品质电子书。但因缺乏谈判筹码,受到国外数据库商恶性高价的歧视,往往是外文数字资源所占经费比例逐年增大且采购困难。我国电子书市场虽然发展势头强劲,但市场份额主要由非传统出版发行业占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的移动阅读、当当、多看、QQ、百度、APP及亚马逊的Kindle等各种阅读器在竞相争夺着零售市场的读者和消费资金,并直接对纸质图书市场带来冲击。同时,这些数据库商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电子书零售市场的价格。现今市场上流动的电子书品种类别多局限在小说、文学、经管、社科和少儿类,数量相比每年出版图书的总量也为数不多。目前,涉足电子书馆配市场的公司包括超星、书生之家、方正Apabi,没有一家能满足图书馆对较高层次新书、电子书的需求。图书馆对新版电子书采购的需求与现实品种供给的矛盾突出。

3 新常态下馆社商三方角色变化

3.1图书馆需要更专业化的数字资源集成平台

电子资源的查询、阅读已成为新常态。教育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三个领域都在进行数字化转型[10],但其电子阅读对图书馆的影响却不一样。大众出版物基本是移动阅读,在公交、地铁等所有公共场合是最便捷的方式,但与图书馆关系不大;教育类产品阅读基本都发生在教学或课堂上,与图书馆关系甚微。因此,对于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而言电子资源更多指的是学术、专业出版的电子资源。今天的图书馆已经成为电子阅读、数据服务、特色馆藏和交流的公共空间,要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特色的图书馆馆藏体系,需要的是更专业化的数字资源集成平台。

3.2出版社加大电子投入,专注专业领域内容价值的发现

电子阅读是刚性需求,电子书市场的兴旺,并不能依靠传统纸书简单地转换成另一种介质,或者多卖一种版本来推动[11]。因此面对图书馆数字化、专业化的需求,出版社应加大电子书的投入,加速转型,并要关注专业领域内容价值的发现。例如一个关于社会调查的成果,对于高校、研究机构或建设部门而言,需要的也许不仅仅是一个20几万字的报告,而促成这份报告背后的更多来源数据,可能也同样或者更加重要。因此出版社要关注专业领域,做专业价值的发现者。对专业领域的一本书,其所产生的所有历史数据,即历史上对这个问题所做的全部出版物,包括图书、论文及图像等所有内容进行整合,可以成为专业人士发现价值的专业服务数据。

3.3传统纸质图书馆配商向电子书转型,使纸质与电子资源加速融合

目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站登记的出版社达到580多个。面对如此多的出版社,对于图书馆而言,无论纸质图书还是电子图书的采购都不能实现直接对接,因此需要中间服务的提供商,即通常所称的馆配商或发行商。传统纸质图书馆配商一般与各大出版社、图书馆都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应该也最有条件以图书馆为中心,以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中心,以图书馆发展为动力,与出版社积极合作,为图书馆提供更好更有价值的资源与服务。

4 馆配中文电子书发展对策

4.1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行业规范

电子书自诞生以来,数据标准尤其是格式标准一直是制约其迅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究其根源,一种格式的推广,背后都有巨大的商业利益。电子书平台服务商需要差异化的经营才能垄断,不间断地提供服务获取利润;出版企业是内容提供者,作为电子书产业链条上比较重要的一环,一般只是按照各个平台的要求把自己的内容资源转换为不同格式的简单电子文档,这些文档还可能会有许多错误,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资金重新整理、校对,但出版企业在整个电子书产业链中发挥的作用还很小。政府相关部门一直也很重视电子书及其格式标准的制定,但其发布的标准,都是指导性的,没有强制性,对电子书产业链各方都没有实质性的约束作用[12]。

统一格式标准是电子书未来的发展方向,只有整个电子书产业链各方齐心协力,才能使电子书行业的发展走向充满期待的未来。首先,出版企业需要从源头规范内容资源数据,应该把拥有版权的内容碎片做成合适的电子格式提供给平台服务商。其次,技术企业则应该利用这些资源制作出真正符合市场需要的电子书格式,而不是不同企业输出完全封闭的电子书格式,各自为战。

最后,政府部门及行业协会需加强引导,采取政府引导,电子书产业链各主体为主导的推进模式。国内出版企业单体力量相对较小,应借鉴国外的优秀经验,如ePub电子书格式,以实力强劲的出版集团为主,联合单体出版企业,以更积极的态度参与和制定电子书格式标准。制定的标准应该像MARC一样,全球共通,而且应该能够兼容多语种。只有标准化、规范化才能保证电子书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才能更好地保证消费者获得想要的内容和服务,也只有标准化、规范化才能让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走得更远、走得更稳。

4.2建立以馆配商为主导,基于出版社和著作权人的面向图书馆的开放云平台

徐晋认为“平台实质上是一种交易空间或场所,该空间引导或促进双方或多方客户之间的交易,并且通过收取恰当的费用而努力吸引交易各方使用该空间或场所,最终追求收益最大化”[13]。可见,电子书产业平台即以某个产业链环节为主导方,通过软件或硬件终端把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和角色有机地连接起来,使电子书的出版、销售和消费得以良性循环发展。而版权一直是制约我国电子书发展的瓶颈,大型馆配商一般实力雄厚,因此应该建立以馆配商为主导,基于出版社和著作权人面向图书馆的平台。作为平台主导方,一方面应该以最大的诚意与资金投入争取版权方的支持;另一方面,也可以主动出击,在遵守我国现有的出版管理体制下,与出版社进行战略合作,主动参与电子书出版,完善电子书的出版技术,利用先进的云计算技术对现有的硬件资源进行动态分配管理,优化资源使用,提高基础设施的使用率,降低中间成本,优化产业链条。

同时,电子书对用户的终端设备有较强的依赖性,当用户购买了电子书后,可能需要在不同设备上阅读,这就需要平台提供强大的云端数据服务,把用户购买的数据存储在后台,用户在不同的设备上只要登陆帐号,就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或恢复之前购买的电子书。苹果的“ibooks”在这方面做得不错,只要以统一的苹果ID登陆,即可以在电脑、平板、手机等移动终端上下载已购买的电子书。

4.3建立合作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要有内部交易规则,共享增值服务,即建立合作共赢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兼顾平台各方的利益。除增强信任外,需建立透明地分帐制度,馆配商每卖出一本书,出版社都应该能透明地看见账目,馆配商要做好加密、防盗版、防复制等相关保护技术。如苹果公司的AppStore,它在内容资源的获取上放开准入政策以及“三七分成”(苹果公司三成,应用开发者七成)的利益分配比例,调动了应用开发者的积极性,同时将应用与用户帐号、硬件相捆绑又确保了不容易被盗版侵权,其云下载功能使用户能够在不同设备之间轻松转换应用产品,平台、产品开发者和消费者的利益都得到了保障[14]。

4.4馆社商合作共谋电子书服务创新

图书馆身处出版产业链的下游,面向终端读者,因此出版社和馆配商要关注图书馆业务的形态及服务模式的变化。图书馆的用户最终选择使用哪家平台以及在哪家平台上最活跃,除了取决于平台本身具有丰富而优质的内容资源外,关键还要看平台是否能提供良好的服务,是否能给用户最佳的使用体验,馆社商三方要充分合作,共谋服务创新。方便的用户认证、直接的内容获取、简洁的界面等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要尽可能减少版权控制和管理流程等给读者带来的不便,同时图书馆要尽量采取一站式发现、响应式的网站设计,让读者获得最便捷、舒适的使用体验。

图书馆功能发挥迎来了新的时期,需满足读者多形式的阅读要求,电子图书的借阅服务已经成为新常态。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出版社的内容供给、馆配商经营服务的转型应对都已经成为业界十分关注的话题。正如意大利发现团队总经理辛西亚·塞卡曼尼在首届国际数字出版大会上讲:“数字出版的发展不是让我们选取一个放弃另一个,而是要让纸书与电子书进行融合,创造出一种更好的体验。”纸质书和电子书的互动可以让读者有更多的机会看到,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大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吴建中.新常态下图书馆联盟发展的新课题[J].新世纪图书馆,2015(1):5-8,17.

[2]张春红,蒋刚苗.中文电子图书比较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1):35-41,91.

[3]向坤.发展电子书,运营商需懂得让利[J].通信世界,2009(41):42.

[4]岳纲举.电子书市场:运营商介入前景被看好[N].中国消费者报,2011-01-12(C03).

[5]冯飞.Kindle入华将给电子书市场带来什么[EB/OL]. [2015-03-02].http://www.iprchn.com/Index_News Content.aspx?NewsId=61327.

[6]李晓晔.馆配电子书,出版社准备好了吗?[J].出版发行研究,2015(4):1.

[7]胡兴球,曲文凤.电子书定价的价格歧视策略探讨[J].科技与出版,2013(8):14-18.

[8]陈光耀.数字出版物如何走出质量建设困境[J].中国出版,2013(12):40-42.

[9]刘银娣.我国电子书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4(8):65-68.

[10]张楠.三大出版领域的数字化转型[J].出版参考,2011 (22):44.

[11]黄一琨.中信出版社:2000万收益如何炼成?[J].出版人,2014(4):37.

[12]阮玉顺.浅议我国电子书格式标准化[J].出版广角,2015(3):29-31.

[13]徐晋.平台经济学:平台竞争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1.

[14]夏兴通.电子书产业链整合的平台模式与路径分析[J].今传媒,2015(3):85-86.

顾洁内蒙古工业大学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部副主任、馆员。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收稿日期:(2015-05-26编校:刘明)

猜你喜欢
电子书纸质出版社
我等待……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谈谈电子书
今日華人出版社有限公司
纸质档案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电子书可以帮助提高儿童的词汇量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我与电子书结了缘
电子书 等
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