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老袁家

2016-12-13 16:12霍庆芳
中外书摘 2016年12期
关键词:龙湾石林古道

霍庆芳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龙湾村,虽是三九寒天,太阳仍暖暖地照在石林峰尖上。前几天下过一场雪,雪下得不太大,太阳能照耀的地方,已看不到雪的痕迹,只是汽车经过二十二道弯时,还有些太阳照射不到的地方积雪没有融化。陡急的二十二道弯路面铺洒了细小的沙粒,为防止车轮打滑,确保安全,我将车挂在一挡慢慢行驶,好在经常来龙湾村,对二十二道弯还算是比较熟悉,我和同行的摄影师高明、西北师范大学学生高雪顺利地走进龙湾村,走在暖暖的阳光之中。

在白银市政府机关工作的袁文华是本乡本土的龙湾人,一大早,他就给父亲打电话,告知我们要到家中对老人进行采访和拍摄。过了二十二道弯后,我给袁家老人打电话,老人说他在村委会路边等我。

见面后我们步入袁家大院。袁家大院,可以用干净、宽敞来形容。这座大院没有冬天寒冷的迹象,阳光充沛,外院作为接待住宿游客的宾馆,院子很大,地面全部用红砖铺就,由于冬季到黄河石林游玩的游客不多,院内也没有停放车辆,但每一扇门和每一扇窗户都擦拭得非常干净,随时都可以进行游客的接待;内院则是袁家老夫妻自己居住的院落。袁家生有三男一女四个孩子,孩子们都已成家立业,工作略有建树,平时家中只有老夫妻俩。孩子们都争先恐后请老夫妻到城市生活,但老夫妻执意要住在龙湾,他们不愿离开黄河,不愿离开石林,更不愿离开龙湾村。

此行我们专程采访袁克敏老人(以下称“袁爸爸”)。

村里人时常会讲袁爸爸的故事,有关龙湾村“一水两路”工程。平日谈到“工程”都是与城市高楼大厦、高速公路息息相关的名词,而对于2000年前未开发旅游景点的龙湾村来说,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实实在在的农民来说,干“工程”算是开天辟地的奇迹。

飘落的记忆,总会渗进岁月的粗茶淡饭中。

袁爸爸的记忆在热烈地烤箱炉火旁慢慢升腾起来。

老袁家在四百多年前漂流到了老龙湾,祖祖辈辈的汗水都滴落在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上。老袁家四百多年一直是单传,直到袁文华这一代,袁家才有了三个男孩子。在龙湾村虽仅有袁家一户单姓,但由于袁家的勤奋、厚道、本分,受到龙湾村老少爷们的敬重。

新中国成立后,龙湾村不再是单打独斗的小户村庄,它要改变,要融入国家发展的行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打通走出龙湾村的道路。

龙湾村可耕种的土地很少,但黄河石林却是宝地。龙湾村的村民极为智慧,在少有的土地上种植各类农产品,种植少量的口粮,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勤奋的龙湾人要经常出门做生意,把收获的农产品运过古道上的吊桥(吊桥是1949年前防土匪用的),或将货物十筐、二十筐地捆扎在羊皮筏子上靠水路运出老龙湾。1958年之前走出山里的路基本是靠羊皮筏子,秋天成熟的农产品靠羊皮筏子走水路运到省城、运到宁夏青铜峡,再把生活所需的煤炭、水泥、砖瓦,运回龙湾。如要娶媳妇、嫁姑娘就必须走旱路,爬古时的羊肠小道。老人们有句话说,有女不嫁老龙湾。所以本村内婚配的较多,外地来龙湾的极少。世世代代大都如此平和、安静、知足地生活着,全村的村民大多沾亲带故。

袁爸爸和袁妈妈都是本乡本土的龙湾人。龙湾人坚守家园,他们靠着勤劳的双手和龙湾人的厚道,用人背、驴驮完成国家粮食上缴,1964年被相关单位评为“农业学大寨”先进大队。1965年龙湾村不愿重复老一辈人无路可走的闭塞生活,他们要打破龙湾村交通闭塞的困境,于是便大胆地开始了史无前例的修路“工程项目”。

龙湾村坐落在黄河峡谷的一片绿洲之上,一边临着浩浩荡荡的黄河,一面被刀削斧劈的石嶂环绕。这样的自然条件,使道路的修建面临着重重困难。袁爸爸回忆,以前连接外界的龙湾古道只有龙湾人自己的驴车能走,外人望而生畏。说是“古道”,也就是在落差214米的山石上凿几个台阶。人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用这句话来形容龙湾古道的险峻,有过之而无不及。

1965年,龙湾人开始在古道的基础上修路。由于落差极大,无法直接修路,只能用多条弯来减少落差,一共修有二十二道弯,所以这条路通称为二十二道弯。那样的年月里,修建道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没有机械设备,打眼、放炸药、引爆,所有的施工都只能靠人力,连炸药也是自己制造,时时充满着辛苦和危险。就这样,在龙湾人的不懈努力下,二十二道弯这条能走车的简易便道修成了,这条能走车的路使龙湾人从爬古道、赶驴出村变成了骑自行车、推架子车进出村,往乡里交公粮也由人背、驴驮变成了驴车拉、架子车推,大大减轻了村民的负担。这条路使龙湾村悄然发生着变化,龙湾人的生活也在平静祥和中延续着。

直至1980年,也就是在袁爸爸担任大队副主任期间,由于村里条件落后、物资匮乏,农历腊月十五,龙湾村的知青乘坐拖拉机出村买东西回家过年,回来时不幸在二十二道弯的第一道弯处翻车,造成17人重伤,两位知青和一位村民死亡。此次以生命为代价的事故引起了整个村子的震惊和悲痛,村里决定停用这条路通车,只限于村民步行和赶驴通行。

在这条路停用之前,睿智开明的龙湾人已经看到了二十二道弯这条路的诸多弊端,弯多路险、运输量小,随着龙湾的发展,这条窄窄的小路已经不能满足龙湾的需要。所以从1975年开始,龙湾人已经着手开始规划修建石林道,也就是村里通往黄河石林饮马沟的路。这条路由当时担任大队副主任的袁爸爸一手负责施工,在大队书记何静、副书记何文、大队长罗文财、副队长罗文焕的支持下,通往饮马沟的路开工了。石林道的修建比二十二道弯更加艰险,这条路夹在石林和黄河之间,百丈的崖壁之下就是滔滔的黄河,在这样危险且困难的环境下修路难度是显而易见的。没有现代化的机械,没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劳力,怎么办?龙湾人不怕,没有机器,龙湾人用铁锹挖、用背篓背、用锤子在坚硬的山石上打出炮眼、用箩筐将炸出的碎石一筐筐背着倒入黄河。

为了赶时间抢进度,他们一分一秒也不敢懈怠,采用四班倒的轮换工作方式,夜里也照旧开工干活,炸山开路,运送物料也全部采用人工方法,修路的物资也是由龙湾村的乡亲们自己筹集,十个生产队平摊人力、物力。在严寒的冬日里,龙湾人用一腔热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这条宽阔崭新的道路,是龙湾人用坚定淳朴的信念铸成。没日没夜地施工,没有工钱,龙湾村没有任何人计较报酬。

谈及石林道路的修建,袁爸爸满脸平静地娓娓道来:我们当时用十吨的炸药炸了一次,一吨的五次,将山石炸下,用炸碎的石料垫起这条大约长一公里的石林之路……经过六年的持续施工,石林道于1982年正式通车。

二十二道弯也自2002年石林龙湾村开始搞旅游业之后重新翻修,经过三次复修后,于2005年正式通车。

龙湾村的村民世世代代勤苦耕作,与其他临河而居的人们一样,在没有现代化水利机械的情况下,采用水车浇灌田地,吱吱呀呀的水车一圈一圈地转动着,将滚动着的黄河水 一斗一斗舀起,灌溉在龙湾的这一片沃土之上。但是这样的灌溉方式也有它的不便之处:在降水量稀少的时候,黄河水位太低,无法带动水车旋转,造成耕地灌溉不足,特别是春天播种的时候, 水车只能浇灌一半的田地。于是,不服输的龙湾人又开始准备大干一场了。

1972年,龙湾村开始修建灌溉渠工程,这条渠是为解决龙湾的耕地灌溉问题,从黄河一直连到龙湾村的田里。这项工程的艰难之处在于中间要跨越几座山,这样,“千米洞”工程就应运而生。年轻气盛的袁克敏凭借读过两年初中,在那个年代,在龙湾村也算屈指可数的文化人,在乡亲们的推举和大队领导一致决定之下,担当起水利修渠的总指挥,挑起重任。袁克敏带领村民们像河南人民修红旗渠一样,“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在没有任何现代化机械完全靠人力的情况下修建。没有先进的工程仪器,难不倒龙湾人,聪明的龙湾人采用土办法,用指南针、纺线、罗盘等东西进行测量设计,人工打炮眼、炸洞口,炮洞狭窄,人们就跪着打锤,趴着掏渣,没有灯就用手电筒和自制柴油灯照明,一锤、一铲、两只手,满手的血泡、一身的疲惫,任何苦难都挡不住龙湾人修水渠的决心。

“千米洞”高3米,宽3米,长3千米的伟大工程历时两年终于在龙湾村诞生了。

袁爸爸提到“千米洞”的修建,颇为自豪地说:“我们这一代人是响应毛主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我们要像修红旗渠的人们学习,他们因缺水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凭着一双手修建了一千五百多公里,我们才修了几公里的水渠,和人家相比,这些都不值得一提。”

这便是老一辈人简单而又伟大的情怀,我忍不住再次感叹龙湾人的豁达、无私、淳朴。

猜你喜欢
龙湾石林古道
走古道
茶马古道的前世今生
吉林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龙湾玛珥湖水华爆发成因初探
黄河石林
相约在石林
石林迷阵
石林学校
吉林省龙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食(药)用真菌名录*
访茶马古道
龙湾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功能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