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6-12-13 09:30蒙振健
教育界·上旬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定教学管理管理者

蒙振健

【摘要】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教育者要依据新的课程改革标准开展教学工作,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践行教学目标。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并结合实际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对策建议,以期整体提高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学管理

问题

对策建议

一、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教育部对于全国中小学课程推出了新的教学标准,在全国各级学校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素质队伍在稳步提高,也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小学教育的规范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应试为主的教育思想缺乏客观标准

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是以应试为主,学生的个人成绩成为评价学生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在这样的评价体制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扼杀,创造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受到压制,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能力不强,千人一面。小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才成长至关重要,长此以往,会降低人才的培养质量。

(二)教师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是在学校环境中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角色,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求小学教师队伍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和进步,对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学风格、个人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时代,教师的教学水平不能仅仅停留在书本和教材阶段,还要熟练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通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也就是分析学生的个性特征、个人兴趣,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长足发展,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要关注教师的发展,通过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建立教师培训“不断线”机制,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

(三)小学教育教学中家庭教育缺失

小学生在家庭和学校学习的时间各占一半,可以说,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这对小学生将来的成长和人格完善起着决定作用。但是,很多小学生只是在学校接受教育,缺乏与家长的深入沟通,只有学生出现问题时才想到与家长接触。这是小学教育教学中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家长不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在校表现。

二、针对我国小学教育教学管理问题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一些对策建议,以期有所帮助。

(一)需要完善统一的学生评价标准

应试型的考试只注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这样的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管理者要探索新的教学观念,摒弃旧的教学思想,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综合性考核标准。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生活习惯、认知水平的培养,实现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担任起素质教育的推动者和实施者。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只有培养一批业务素质硬、个人素质强的师资队伍,才能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在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时,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师要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学会言传身教、以身作则,规范自身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其次,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热爱学生,要有严谨的学术精神和较高的学术水平,熟练掌握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各种条件。第三,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学定教”的教育准则,关心关爱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为学生制定科学而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以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第四,小学教育管理者要制定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推动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注重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小学教育教学管理者要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要与学生家长建立起积极的联系。教师可以通过家访或者电话访谈的方式,让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协同家长共同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并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起信息沟通的桥梁,保证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学生、家长、教师、学校之间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反馈机制,实现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为培养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奠定基础。小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要将新课改的精神深入贯彻,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运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结束语

总之,如何加强小学教育教学管理是值得教师和教学管理者深思的问题,是确有必要而又迫在眉睫的现实需求。作为教育管理者,要认识到小学的学习对于个人成长过程的重要性,在教学管理中要善于创新、积极思考、发现问题、积极改进,为培养合格的小学生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是符合历史发展和时代需求的,也将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猜你喜欢
学定教学管理管理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刘明怀:做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以学定教,让练习课充满活力——以“分数乘除法练习”教学为例
“以学定教”模式下有效编制“导学案”初探
管理者当有所作为
给中青年管理者一片天地
体育课也要“以学定教”
小学体育教学管理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