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潮汕工夫茶具

2016-12-14 06:49许锐生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9期
关键词:潮州人工夫茶工夫

许锐生

浅谈潮汕工夫茶具

许锐生

潮州朱泥壶的制作非常讲究,如土泥泥质的选择,壶体的造型以及壶盖的密封度等等。在制作工艺上,朱泥壶是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辘轳上面用手工拉制出来的,造型一般都是圆形。当前,随着饮茶器具的搭配相应增加和造型的变化,人们在饮茶的过程兼可欣赏茶具的造型艺术,其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也同步提升。

潮州;工夫茶;朱泥壶

工夫茶是流传于潮汕地区一带的民间饮茶习俗,而工夫茶具则是潮汕民众每家每户必备的泡茶工具。据传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年间,其时在广东的潮州府(今天的潮汕地区)及福建的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特别是福建的武夷一带广种茶叶,民众盛行喝茶,这一点宋代文学家苏辙有诗为证:“闽中茶,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后代人将这一饮茶习俗加以承袭,后逐渐深入地发展,使之形成一门茶具与饮茶习俗相结合的饮茶艺术。今天的潮汕地区,自古至今品工夫茶依然是扬名海内外的民风民俗,家家户户都备有工夫茶具,每天饭后工前都要喝上几杯。就是乔居在外地或者移民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留着品工夫茶这个习俗。毫不夸张地说,有潮州人的地方,就有工夫茶的影子。

《茶禅一味之禅修》

因为工夫茶是潮州人独特的饮茶习惯,所以千百年来潮州人对工夫茶的茶具、茶叶、泡茶的水质,沏茶、斟茶的方式,饮茶的形制等都十分讲究,并形成了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在如此讲究的饮茶程序中,茶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工夫茶具中泡茶的茶壶,是用手工拉制的朱泥壶,潮州人俗称“冲罐”。以前潮州先民饮茶用的茶壶是江苏宜兴出产的紫砂壶。据记载,江苏宜兴紫砂壶的制作始于明代,至明中晚期形成较完整的工艺体系,从明万历到明末是紫砂壶发展的高峰,当时的紫砂壶大多销往潮汕一带。清代以后,潮州人在宜兴紫砂壶的基础上研制出本地特色的朱泥壶。朱泥壶的制作非常讲究,如土泥泥质的选择,壶体的造型、茶叶的容量、出水的顺畅程度、手把的舒适度以及壶盖的密封度等等。由于地方的不同,使紫砂壶与朱泥壶的泥料有所不同,制作出来的茶壶的质地及造型也就不同。特别是在制作工艺上,朱泥壶是将泥料放在转动的辘轳上面用手工拉制出来的,不同于宜兴打压出来的造型,所以,朱泥壶的造型一般都是圆形,纵然后来壶艺师在壶形上不断进行创新创造,但万变不离其宗,壶形依然摆脱不了圆形。自清代以来,盛放茶壶、茶杯的茶盘(潮州人也叫茶船),也都是圆形的,形状犹如鼓形,一般都在20厘米左右的直径。c目前市面上的茶盘直径有二十多厘米,三十多厘米,甚至达到三十多厘米的。由于面积的增大,饮茶器具的搭配也相应增加,从原来的三个茶杯,增加到四个、六个以至八个。此外,还配置了茶篩、杯托、奶壶等。其次是造型的变化,目前的茶具造型五花八门,除了传统的圆鼓型造型外,艺术家们还别出心裁,将茶具设计成四方形的,六角形的,八角形的,还有一些是不规则形的以及一些动物造型,植物造型都有,欣赏功能大幅提升,使人们在饮茶的过程兼可欣赏茶具的造型艺术,其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也同步提升。有一些陶瓷艺术设计人员还在茶具的盘面上寻求突破,以继续提高其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本人近期创作的《茶禅一味之禅修》工夫茶具组,大胆地在盘面上进行创新,将大多数人崇尚的圆形盘面设计为方形,在方形盘面的中间设计一条向下凹的圆形沟槽,沟槽内面雕刻有可以走水的圆孔,便于流走冲洗茶杯的水,而沟槽上面则形成一个可以放茶杯的圆形平台。在沟槽外围的方形盘面上,则可以放置茶壶、奶壶等其他饮茶器具。茶盘下方的茶船则采用其他原料制成,一是可以防撞防摔,二是可以增强其观赏性。

如今“茶池“形状如鼓,由一个作为“鼓面”的盘子和一个类似“鼓身”的圆罐组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取代的是各式各样形状的茶具,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趋势,相信这一类新型茶具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猜你喜欢
潮州人工夫茶工夫
喝的什么茶
泡好三道“工夫茶”,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
喝 的什么茶
他们饮茶时,喝的是什么
“工夫”与“功夫”
一杯热茶的功夫
“诗内”与“诗外”工夫
“功夫”和“工夫”
陈欢作品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