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2016-12-15 06:50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6年22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陶 霓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陶 霓

阐述了基于教育云平台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基于课前任务单的自主与合作学习,基于即时测评功能的互动反馈,基于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习,基于BYOD的课后自主与合作学习。

教育云平台;任务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即时反馈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教育云平台的发展以及智能化个人数字终端的普及,高中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变革。《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明确提出: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在吸收翻转课堂、MOOCs、微课和STEM教育优点的基础上,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和教育云平台的电子书包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禁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课堂教学,顺应了教育信息化需求和时代潮流,然而技术本身不是教学的关键,真正起作用的是技术的应用[1]。因此基于教育云平台的电子书包教学要发挥真正的作用,最终还是要依靠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策略设计,通过充分利用数字互动媒体设备与信息资源,促进学生知识获得与能力的培养。

一、基于课前任务单的自主与合作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与传统的导学案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开放性。弗赖登塔尔认为,情境问题是教学的平台,数学源于现实,是现实世界的抽象和人类经验的总结。教师通过任务单问题的设置,促进学生针对具体的学习内容进行独立思考,使其扩大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促进学习的主动性、学习的投入性和学习的创造性。例如《数列的递推公式》一课,任务单设置了4个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抽象出数列的递推公式,并设置问题:(1)根据你对数列的理解,寻找生活实际中的数列或数学史上著名的数列;(2)对于你找到的数列,是否可以用数列的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表示?学生通过任务单学习资源和问题引导,根据自己的理解举例,呈现在电子书包互动答疑区内,教师课前查阅互动答疑区,根据课堂需要,推荐几名学生的回答贴,教师、学生可以留言回复,实现课前合作交流。

神经系统学家和教育心理学家一致认为: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在同一时间段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在高中需要有因人而异的学习策略[2]。在课前自主学习中,学生通过“自带设备”(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使用自身已熟悉、用起来比较舒适的技术开展学习。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子书包的互动答疑区,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起讨论,师生可以跟帖讨论,合作学习。利用网络而进行的讨论可使合作学习增添新奇感[2]。

二、基于即时测评功能的互动反馈

活动和反馈是课堂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无论是何种课型的课堂教学都可以分解成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包括教学行为、操作),而在教学活动与活动之间则关联着反馈。在程序教学中,斯金纳等人就把“信息的及时反馈”作为一条的重要原则。罗西与亨里的反馈对比实验更有力地证明了反馈对学习者学习绩效所带来的有利影响。

通过反馈可以实现对课堂教学系统的控制以及最优化,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地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调控,以使其更贴合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教学目标的需求。最高效的方法莫过于当堂批改,当堂讲解[3]。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电子书包的“课堂检测”功能当堂推题,每个学生答案即时反馈,直观、高效。教师能够迅速发现学生对问题的掌握度,选择问题继续推送强化,或选择得出正确答案的学生讲解。例如《四种命题》一课中,命题“若a,b都是偶数,则a+b是偶数”的否命题是?B选项和C选项人数相当,教师马上发现问题出在“都是”的否定,“不都是”“都不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对知识和观点的分享、交流与碰撞,相互反复激发、评价、修正,从而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和深层理解[4]。积极、多重的交互甚至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自我效能感[5]。课堂即时反馈也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无论哪一种课型,即时反馈功能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的作用最为明显。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体验式学习

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会获得更为深刻的学习体会和高级思维能力。体验学习为学生创造主动实践的机会,体现对人之“乐”的尊重[6]。例如《简单随机抽样》一课,“假设今年我市高一学生有8 000名,要抽取800名体质检测,抓阄法合适吗?”传统的课堂只能通过课本简单介绍“随机数表法”,有电子白板的情况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随机数表。齐民友教授说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将很大程度上改变数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式”。将现成的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并非统计概率教学的全部,关键应是提供平台,让学生愿意“亲近”数据,主动获取数据,善于处理数据。现在每位学生利用手中的电子书包,借助第三方软件,简单修改Excel中的命令,即可随机生成[20160001,20168000]中的一个编号,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会发现每个人生成的编号不同,体现了随机的特点。如果要抽取800个样本,只要下拉800行,几秒钟内即可生成800个随机数,学生惊喜地发现,随机抽取样本可以如此迅速、简捷。再如,在《古典概型》一课中,学生通过电子书包,模拟撒硬币实验,还可以制作条形图、折线图,体现数据分析手段的多样性,体验信息技术的快捷高效。学生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际操作,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特别是教师将微视频上传在“学习资源”中,学生可以自主地、反复地观看,教学过程中可融入多种媒体,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充分唤起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教育云平台的数学课堂

四、基于BYOD 的课后自主与合作学习

BYOD 重要的不是设备,而是加载到设备上的个性化内容。教师将学习资源上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课件、微视频的反复观看,学习资料有效保存,电子错题本整理简捷高效。课后作业也因此呈现多样化,教师既可以提供拓展资源,布置讨论作业,探究作业,还可以快捷地创建试卷,学生限时做完,系统即时反馈正确答案和得分,学生无须等到第二天教师批改。而教师通过云平台,可以了解学生的得分和每道题的正确率,为高效备课提供有力支持。

五、结束语

教育云平台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其有效连接了课前、课中、课后,拓展了自主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时空,对课堂效率的提升、学习效果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综合素养的培养都有巨大的积极影响[7]。当然,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有目共睹的。教师自身理念和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水平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数字化素养的本质应该是教育理念,而不是技术工具[8]。作为一线教师,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努力探索,和技术工作者配合,积极地调适、开发教育云平台,以便使教育云平台在未来,更好地勇挑技术促进教育教学变革的重担。

[1] 加涅·韦杰,戈勒斯·凯勒.教学设计原理[M].第五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 大卫·苏泽.教育与脑神经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周逸清.问卷星平台助力随堂测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6(6):17-18.

[4] 胡昌平,胡吉明.基于群体交互学习的知识创新服务组织分析[J].图书馆论坛,2009(6):54-57.

[5] 王佑美.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反思性思维层次评估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42-45.

[6] 徐锦霞,钱小龙.基于体验学习理论的MOOCs教学系统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4(9):74-80.

[7] 徐葳,贾永政.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13-22.

[8]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斯·库克耶.与大数据同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陶霓,硕士,中教一级。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分校,266071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甜蜜的烘焙课堂
题解教育『三问』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