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结硕果 发展谋新篇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2015年工作回顾与2016年工作展望

2016-12-15 00:44
福利中国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福利民政部协会

创业结硕果 发展谋新篇
——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2015年工作回顾与2016年工作展望

2015年工作回顾

2015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见实效的收官之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社会福祉水平的一年。在民政部党组和主管部长的关怀指导下,在业务主管司局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社会福利协会顺利调整名称,更名为“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一年来,在刘光和会长的率领下,协会领导班子组织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克服困难、努力工作,积极配合民政部业务主管司局推进社会福利服务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强化服务责任、巩固服务品牌、加强规范管理、促进队伍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年度主要工作任务,在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配合主管部门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协会成立五年来,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创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模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圆满完成了以下研究项目:

1. 重点项目通过验收。完成科技部“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社会养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研究及示范工程”项目课题二“国家社会养老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及标准研究”的研发任务并结题验收,向科技部、民政部递交了《全国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规划(2016-2020)》(草案)《养老服务标准体系研究报告》及《养老机构分类与命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基本规范》《养老机构设施设备配置》等四个研究成果。

2. 圆满完成了前瞻性课题研究。2015年下半年,协会对两年前承接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研究项目”进行了修改完善,向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递交了项目结题研究报告。该项目涉及的业态范围广泛、研究难度大,国内无可借鉴成果,协会相关领导积极组织开展国际文献研究、国际考查、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使研发成果厚重详实。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组织召开的《养老服务评估机制研究》项目评审验收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课题研究报告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养老服务评估体系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和任务,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思路清晰,框架合理,具有较高的原创性、前瞻性。

3. 配合有关部门完成了标准研究。2012年—2015年,协会承担了国家康复辅具中心承接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社区养老服务技术与标准研究》。经过三年的努力,协会配合项目承接方完成了《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基本要求》标准报批稿。

4. 标准的宣贯见实效。在配合政府部门开展规划、标准体系、标准制修订的同时,协会认真贯彻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关于“抓好养老服务标准的贯彻实施”的精神,对2014年确定的20家养老服务标准化试点建设单位进行深入培训交流,在2015年5月召开了“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面向全国各省(市)社会福利协会和常务理事单位进行推广,为地方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2015年下半年,协会领导亲自带领专家团队再赴10个省(市)调研,选择了18家基础条件好、管理能力强的养老机构作为第二批标准化建设试点单位,组织了专题培训,重点解读了已出台国家标准《养老服务机构基本规范》、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组织第一批试点单位的代表交流了经验,并对第二批试点单位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和工作流程,为2016年试点工作的规范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5. 2015年,协会配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儿童福利处参与了《儿童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打拐解救儿童的现状与对策》标准制定,《儿童福利机构等级评定标准》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完成了《儿童福利机构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报告》《打拐解救儿童的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3月份通过了课题成果论证验收,为9月份民政部、公安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打拐解救儿童收养工作的通知》提供了基础依据。

6. 协会与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完成了困境儿童社区服务试点项目。6月,协会与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工作人员赴宜宾进行考察、调研,修订了《困境儿童社区服务指南》《困境儿童社区服务项目培训教材》,并交付印刷。

二、创新研发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养老服务领域人才培训工作

1. 政府委托项目进展良好。2015年上半年,协会承接了“2014年彩票公益金资助养老服务人才培训项目”,与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养老服务英才网”的远程培训平台和协会研发的远程培训视频教材优势,与省(市)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协会建立协作机制,在12个省(市)开展了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初中级护理员远程培训,该培训项目将于2016年一季度全面完成。

2. 教学技术研发成果丰硕。为了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人才培养领域的科技支撑作用,协会募集社会资金200万元,与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研发了第二批养老服务职业技能实务培训系列教材——《养老服务机构院长实务培训》《老年中医保健师实务培训》《老年心理辅导师实务培训》《老年期痴呆专业照护管理者实务培训》《老年体育活动指导师实务培训》《老年人康复服务指南》《老年人护理服务指南》,这7册教材于2015年“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前正式出版发行,与2014年已出版发行的11册系列教材一并在博览会向全国展示,得到业内各参展单位和服务机构的好评和热烈欢迎,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2015年上半年,协会与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学院合作,组织相关专家团队研发了养老机构骨干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远程视频培训教材5部——《老年健康管理师实务培训(上下册)》《老年康复辅具适配师实务培训(上下册)》《失智老人专业照护实务培训》《老年居家照护员实务培训(上下册)》,为养老服务领域核心技术人员的可持续培养提供了创新性教学资源。

3. 资源共享,协同创新。2015年下半年,教育部组织了“职业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教育资源库建设项目”,此项目对整合我国教育资源共同参与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培养意义重大。民政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作为项目承办方,邀请我协会参与项目建设。协会作为该项目参与单位,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签署了合作协议,由协会向资源库建设单位无偿资助了实务培训系列教材,为参与资源库建设的各课题组提供了项目研发的技术支撑。

4. 配合开展民政部养老服务人才技能竞赛活动。2015年10月,民政部人事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职业技术协会办公室联合主办了“全国第三届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协会作为承办单位参与了组委会工作,为本次大赛资助20万元,为技能大赛的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强化"老博会"服务品牌,为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助力

2015年是“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连续举办的第四年。在国家有关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北京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其他展会承办方的积极努力下,“第四届老博会”和“第四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协会作为“老博会”的牵头承办单位,与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龄办、三利公司等承办单位密切合作,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协会全体工作人员凝智聚力、攻坚克难,展现了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凝聚力,为展会和各项活动的圆满成功付出了心血和智慧,使展会和论坛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得到了国内外参展参会嘉宾的良好评价。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表示,“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一年比一年办得好,受到了国内外养老服务领域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国际老龄联合会秘书长Jane Barratt对本届博览会高度评价:“本届博览会及论坛展示的中国政府强有力的决心及信息化、智能化高科技技术在养老服务及人才培养领域的快速推广应用令人惊叹,中国将成为国际养老服务领域创新发展的领先力量。”

四、加强福利文化建设

福利文化建设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福利服务行业凝智聚力、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2015年,协会以《福利中国》会刊、福利协会官方网站为载体,以“福利文化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福利文化建设,为福利服务领域的奉献精神与创新发展、传递社会关爱鼓与呼发挥了重要的宣传窗口作用,全年杂志编辑部共发行杂志15000套,其中原创稿件95篇,字数27万,占采写总量的45%。

2015年协会官网改版升级后,在中英文双语网站的基础上,由协会主办的“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官方网站”“中国养老服务网”“养老服务英才网”三大网站配合联动,并又新增了三大网站的微信公众号及时发布社会福利服务和养老服务领域的动态信息,内容丰富、时效性强,针对养老服务业服务功能提升,点击率比去年大幅度增长。截止12月20日,协会官方网站访问人数从2014年的26426人增长到29994人,增长13.5%;访问次数从2014年的36696次增长到39425次,增长7.4%;访问国家从2014年的80个增加到94个,增长16.25%。

五、国内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

协会成立五年来,以“诚信、合作、互惠、共享”为宗旨,积极拓展国际合作和国内合作,赢得了国内外社会组织和业内的进一步认可,为凝聚国内外智力、资金和品牌资源参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业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

2015年,协会积极开展项目合作,先后与国内外20余家机构、企业进行项目洽谈,并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以“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和协会英文官方网站为沟通交流平台,推动各国政府部门、国际社会组织、服务品牌机构在养老服务领域的融合交流,与德国国际联盟、澳大利亚贸易委员会、丹麦霍尔拜克市政府、日中高龄者福祉协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引进国际资源,参与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拓宽了合作渠道。

在今年第四届老博会上,协会牵头发起了“全国养老服务品牌联盟”,聚集了全国有关省(市)协会和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凝智聚力、协同发展;并与北京服务贸易协会、广东永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湖南康乐年华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北京瑞而士医疗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集睿国际设计机构(深圳)有限公司等国内企业签订了养老服务领域合作协议。

六、加强规范管理,增强发展后劲

科学管理是社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5年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加强了对部属社会组织的规范管理,先后组织了专项监督检查、财务管理培训班、部管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培训班、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人力资源管理培训班、彩票公益金培训项目专项检查,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也下发了《关于业务联系社会组织办事规程》,为协会今后科学管理、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协会领导班子将新时期加强协会规范管理列入2015年工作重点,先后召开两次会长办公会议,召开四次全体工作人员会议,及时组织传达学习上级部门的相关文件,针对各项工作研究落实措施并认真执行。

1. 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工作。2015年5月,协会密切配合部检查组的专项监督检查工作,及时组织汇总了协会围绕行政、人事、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相关文件资料,接受监督检查。检查组对协会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制度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给予了肯定,并指出了存在的个别问题。协会领导班子针对专项检查的反馈情况,召开了专题会长办公会议,认真组织学习了1998年至今民政部有关社会组织管理的12个文件,根据文件提出的相关具体要求,对照检查了协会在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专题研究了整改措施呈报部主管司局,经批准后认真执行。协会领导班子以此次专项监督检查为契机,组织中层管理干部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增强了对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相关政策条款的了解,明确了规范管理、有序发展的方向。

2. 配合开展了彩票公益金培训项目的专项检查。2014年协会通过招投标承接了“民政部彩票公益金专项资助人才培训项目”,在项目执行和管理过程中,协会做到了预先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制定资金预算方案、制定项目进度计划、与地方签订合作培训协议并严格执行。在此次专项检查中,协会的培训项目符合要求。

3. 切实加强对各项管理制度的修订完善和执行力度。协会上半年补充出台了《差旅费管理办法》、《通讯费报销规定》《市内交通费、午餐补助费和加班误餐费管理规定》《车辆使用及费用管理办法》《车辆收费标准核算办法》和《关于调整协会退(离)休干部工作经费发放标准办法》并认真执行,做到财务管理和资金使用严格细致,不留死角缝隙,确保协会安全运行。

4. 深入研讨社会组织规范管理、创新发展举措。2015年12月,协会组织召开了“全国各省(市)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协会创新发展座谈会”,邀请部民间组织管理局领导在研讨会上专题讲授了“社会组织拓展业务、规范管理工作要求”课程,使与会者深入了解了国家促进社会组织规范管理的相关政策规定和面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激励发挥作用的具体措施。在座谈研讨中,协会认真听取了各省(市)协会对我协会更名、换届后创新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探讨了协会在新起点上规范管理、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5. 认真研究加强协会党、工、妇工作的落实措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2015年协会党支部(现隶属社会福利中心党委)认真组织开展党员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组织发展工作,配合协会与部老干部局合作举办了“金秋暖心——民政部老干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主题活动”和福利文化进万家活动,党组织切实发挥了强化信念、凝聚力量、培养队伍的作用。

6. 加强财务管理,控制费用成本。2015年,协会将加强财务管理作为科学管理、提高效益的重要手段,严格执行财务预决算制度,继续加强资金、资产管理,重点加强了对承接的科研项目、培训项目、博览会重大活动的资金管理,严格实行项目预决算审核、项目中期财务审核和结题审核,实施项目决算第三方审计,确保财务规范管理、协会安全运行。同时,严格执行非盈利社会组织的财务管理办法,做到及时向上级和社会公布财务数据,做到公开、透明、公正,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2015年协会全年收入920.73万元,其中:捐赠收入206.00万元,会费收入81.56万元,提供服务收入316.44万元,政府委托项目收入309.90万元,其他收入(利息)6.83万元。2015年度协会费用支出共计1112.12万元,其中:执行政府委托项目支出328.15万元,福怡助老专项基金支出164.23万元,《福利中国》杂志成本费用支出182.61万元,第四届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捐赠收入专项支出87.92万元,《特殊儿童社区康复项目》支出11.16万元,《民间孤残儿童救助机构建设指标》项目支出3.18万元,会员服务成本支出26.72万元,协会管理费用(含工资福利、办公经费、各项税金等)308.15万元。

协会成立五年来,在民政部党组和主管部长的指导下,在刘光和会长的率领下,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领导班子组织带领全体工作人员,积极配合业务主管司局推进社会福利服务改革创新的工作部署,服务大局、谋划发展、拓展业务、提升能力,尤其在配合民政部推进全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重点开展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人才队伍培训、服务技术研发、国内外交流合作,树立了服务品牌,在全国养老服务领域赢得了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影响力日益扩大。

2016年工作展望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启动之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社会福祉水平的一年,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2016年也是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更名后的换届之年,在“十三五”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中,协会将承担新的使命。

在新的一年,协会将在民政部党组和主管部长的关怀指导下,在业务主管司局的领导下,秉承宗旨、服务发展大局;把握定位、确立发展方向;突出重点、强化服务功能;加强建设、增强发展后劲,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立足全局,确定创新发展目标

(一) 协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以“改善民生、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科学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国家社会建设发展大局,积极配合政府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工作部署,确定阶段性工作目标,进一步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福利服务和养老服务,把协会建设成管理机制创新、服务功能优良、管理科学规范、自我发展有序的社会组织,在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发展中发挥应有作用。

(二) 协会新阶段的工作定位:

——为政府出台新政的实施发挥创新实践作用;

——为规范社会福利服务和养老服务发挥行业督导作用;

——为凝聚社会资源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为事业融合发展发挥宣传激励作用;

——为行业扩大对外合作发挥交流平台作用。

二、围绕重点工作,维护服务品牌,以服务求发展

深刻领会民政部加快全国社会福利事业和养老服务业建设的总体部署,加强与部主管司局推进福利服务、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建设、行业督导管理的重点工作衔接配合,主动承接并完成好委托事项。与部属有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密切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开发相关服务项目;通过维护和创立服务品牌,在促进提高社会福利服务和养老服务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 配合民政部主管部门推进养老服务业标准化建设

协会成立五年来,在配合政府主管部门创建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模式方面成果显著,树立了服务品牌。2016年,协会将认真贯彻国家五部委《关于加强养老服务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充分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在标准需求、投入、制定和应用中的积极作用”“抓好养老服务标准的贯彻实施”的精神,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务院《深化标准化改革工作方案》中“培育发展团体标准”的精神,配合民政部人事司、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关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工作部署,做好以下工作:

1、充分发挥协会行业管理的平台作用,在2015年开展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建设工作的基础上,争取政府购买服务资金,继续在15个省(市)推进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试点建设;扎实开展已发布的国家标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行业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养老机构安全管理》的宣传推广应用,帮助地方机构树立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品牌,为民政部门推进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发挥先行先试作用。

2、积极参与“十三五”养老服务核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配合民政部全国社会福利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工作部署,承接好部分技术标准的制修订项目。

3、充分发挥协会专家云集的资源优势,向民政部申请团体标准试点单位,加强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尝试开展团体标准的制修订,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行为规范,尝试在养老服务信息化领域研制团体标准,推动技术进步。

(二) 继续发挥“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对行业的引领作用,将展会做大做强。

2015年,协会密切配合民政部、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政府成功举办了“第四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四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国内外反响良好。2016年,协会作为博览会的主要承办方,将继续配合民政部、老龄办组织办好“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与相关主题研讨会,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撑。

(三) 有效应用优质资源,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2016年,协会将继续创新培训方式,有效应用“养老服务英才网”服务功能、研发完成的系列教材和远程培训课程等优质资源,与全国各类社会组织、各省(市)社会福利协会/养老服务协会建立合作机制,争取各级政府购买服务经费,并整合社会力量的资金资源,拓宽养老服务人才培训渠道,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率,为解决养老服务需求巨大与专业化服务人才不足的矛盾,促进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做出积极努力。

(四) 继续发挥“养老服务技术研发”优势,推进科研成果转化。

2012—2015年,协会积极配合民政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策划组织了“养老服务应用型科研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已分批向服务标准、管理标准、质量评价体系和培训教材转化。

2016年,协会将拓宽与品牌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渠道,配合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养老服务标准体系、设施建设质量评价体系、信息化建设质量评估体系、行业评估机制的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并加快第二批养老服务核心技术人员职业技能实务培训系列教材的远程课程研发,为行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五) 配合政府部门开展促进残疾人就业工作。

认真学习领会“十三五”国家在改进社会福利服务、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相关政策文件,发挥协会在社会福利服务领域的行业组织平台作用,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部署,在政府部门的指导和支持下,争取创立“中国百强福利企业”品牌,通过制定标准、强化培训,培育中国百强福利企业,为增强福利企业凝聚力、促进残疾人积极就业、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力做贡献。

(六) 积极参与儿童福利服务业务。

积极配合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分管的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参与儿童福利服务相关项目和相关标准的制修订工作;配合民政部开展适度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建设试点工作,与相关高校合作,探索开展困境儿童救助保护管理和工作人员培训项目。

三、加强福利文化建设,传播正能量

福利文化建设是社会福利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社会福利服务行业凝智聚力、融合发展的有效手段。2016年,协会要加快已有媒体《福利中国》会刊、协会官方网、养老服务网、养老服务英才网的联网扩建,提高文化服务能力;以“福利文化进万家”活动为抓手,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福利文化建设和长者文化建设,为社会福利服务、养老服务机构和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与创新发展鼓与呼,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和谐。

四、加强合作交流,促进资源共享

(一) 继续拓展国际交流合作

2016年,协会将以“诚信、合作、互惠、共享”为宗旨,以“第五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五届中国养老服务业发展论坛”和协会英文官方网站为沟通交流平台,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引进国外的智力、资金和品牌资源参与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业发展。

(二) 加快行业交流合作

发挥协会更名后业务空间进一步扩大的优势,突出“养老服务”重点,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职业教育、旅游文化相关行业加强融合交流,携手推进“养老服务科研示范基地”建设,在浙江、广东、海南、陕西、河南开发五个示范基地。

(三) 与品牌企业合作成立实体公司,实现协会业务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向市场要效益,支持协会可持续发展。

五、加强能力建设,增强发展后劲

(一) 积极筹备,完成换届工作。

2016年上半年,协会将设立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全力筹备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严格遵循国家对社会组织换届工作的相关规定,广泛听取会员单位的意见建议,研究制定换届工作方案并全力组织实施,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二) 扩建信息平台,提高对会员单位的服务水平。

一是充分运用新建的会员管理信息平台,加强与会员单位的沟通联络,探索新型的服务模式,并根据“坚持标准、积极发展、合理布局、改善结构”的原则,积极稳妥地调整、发展会员。

二是通过及时编发协会“工作动态”,利用协会会刊和网站,为会员提供展示风采、及时交流的平台,加强为会员单位的宣传服务力度。

三是积极拓展行业人才培训项目,为会员单位急需的骨干人才提供专业化培训和国内外学习交流服务。

(三) 强化管理,推动协会科学发展。

改革创新是协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16年协会完成换届后,要推进管理运行机制的改革创新,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内部建设:

——建立强化责任激励机制。以调动各级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出发点,建立中层以上管理者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办法,中层以上管理者的聘用,以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为考核指标,做到能者上、庸者降。切实落实各级人员竞聘上岗制和工作目标绩效考核制,努力建设一支技能全面、服务优秀、奋发有为的干部职工队伍。

——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以年度考评作为人员聘用、晋升的依据,给热爱事业,能干好事业的人应有的平台、薪酬和尊严。

——加强诚信建设。进一步严格会长办公会、秘书长联席会、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的议事决策制度,做到重大事项公正、透明,自觉接受会员单位、登记管理机关、审计部门和社会的指导监督。

——完善沟通协调机制。通过会刊、网站、各类会议加强与社会福利和养老服务领域的沟通联系,畅通信息交流、反映诉求和维护会员权益的渠道。

——严格制度管理。进一步完善和贯彻落实协会已制定的《行政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协会科学运转。

——严格合作项目管理。把公益项目的有效管理与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制度有机结合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社会组织的管理制度,确保协会安全运行。

(四) 加强队伍建设,为协会持续发展提供保证。

——重点抓好协会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协会领导班子和中层管理干部的政治素养教育和思想作风建设,加强对新时期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理论政策和党风廉政责任制度的学习,提高协会领导班子科学决策和督导执行能力。

——注重能力建设,加快人才培养。按照新制定的工作职能要求,通过公平竞争、择优选聘、严格考核、优胜劣汰的方式,面向社会公开选聘各部门重要岗位人才。通过强化培训和业务实践的锻炼,提高全体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加强和谐团队建设,促进全面协调发展。按照国家社团管理部门关于建立新型社团组织的各项要求,完善协会的党、工、妇组织,从尊重、关爱员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文体活动,建立协会内部诚实守信、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树立良好形象。

2016年是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创新发展的关键年,机遇和挑战并存。协会领导班子将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关怀指导下,密切配合民政部业务主管司局,紧紧依靠各省(市)社会福利协会和会员单位开展工作。组织带领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振奋精神、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开创中国社会福利与养老服务协会建设发展的新局面。

猜你喜欢
社会福利民政部协会
娄底市翻译协会简介
民政部召开民政领域社会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民政部发布《开展婚姻登记信息共享的通知》
民政部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协会 通联站
社会福利视角下的专利制度问题
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与欧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