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妈妈好

2016-12-15 00:37
福利中国 2016年1期
关键词:周静母女俩小雅

• 李 欣

世上只有妈妈好

• 李 欣

“妈,我什么时候……才能像其他小朋友……那样跑?上学……干什么?”小雅吃力地抬起头,清澈的眼眸里流露出单纯和困惑,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虽然她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脑瘫对她的损伤程度仍让人叹息。小雅的妈妈周静心里明白,要想让小雅恢复运动功能,实现生活自理,康复训练一天也不能间断。周静抹去眼中渐渐泛起的泪水,告诉小雅,“有妈在,一定让你好起来!”依靠妈妈搀扶着的小雅倚着墙,用助行器艰难的行走,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支撑和维系一个家庭的动力到底是什么?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类特殊的群体,她们身为母亲,十月怀胎生养了自己的宝贝,肩负着抚养孩子的使命和责任,但命运弄人,她们的孩子身患残疾,使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再次陷入困境。她们生活中大部分资源已经被孩子康复的重担所占用,现实也渐渐消磨了原本属于家庭的快乐。很多人会说,这样的家庭必定是经济上负债累累,精神上筋疲力尽。然而,在周静那里,却是另外一番场景。

有爱就有希望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便会为你打开一扇窗,2012年,威海市儿童福利院面向社会开放康复训练场地,免费接收家庭脑瘫儿童来院进行康复训练,周静得知这一消息就放弃了外出工作的机会,全职在家照顾小雅的饮食起居,起早做饭是为了她们母女俩每天6点能准时出门来院康复。周静总是让小雅独自下楼梯,抓住每一个可以锻炼的机会。小雅很懂事,她先用手握住楼梯扶手,然后缓慢地挪动一条腿,动作虽有些笨拙,但她知道妈妈会在下一节楼梯保护她,胆子也渐渐大了起来,下楼速度能明显快些。有时一不小心母女俩也会从楼梯上重重地摔下来,吵闹声常常被误以为是清晨早起搬家的邻居。从4层楼下来的时间妈妈每次都控制在20分钟,因为要赶早班车,下楼后妈妈总是弯下腰,一口气背起30多斤重的小雅,一路小跑来到小区门口的公交站点,直到换乘两班车才能抵达离家十多公里外的福利院。来院康复的2年多时间里,她们母女俩已经习惯了这个生活节奏,周静知道,孩子的爸爸在外赚钱养家,小雅的康复和家庭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即使天气条件恶劣,她的步伐也不能停止,严格遵守着康复时间表中规定的训练时段。

康复训练的运动治疗对于小雅这样的脑瘫孩子而言,是痛苦且漫长的,往往因为孩子哭闹和不配合而中止,然而周静知道,如果狠不下心做治疗,等待小雅的将是终生的痛苦和遗憾。她紧握住小雅的手,纵然她无休止的在怀中哭泣,即使她无法了解这么做的意义,周静也只能微笑守护在她身边,告诉自己要勇敢坚强,才能帮小雅克服恐惧,给她鼓励,将训练进行下去,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在忍受着撕心裂肺的疼痛。

看似普通的一两个训练动作,康复师在一个课时为孩子进行纠正和辅助训练,周静仔细看认真学,生怕漏掉半点内容,她要求自己,要多掌握一些康复知识,课后的大部分时间自己将是孩子康复的导师,只有配合工作人员,让孩子回家后也保持正确的训练姿势,达到全天24小时的训练要求,才能加快康复进程,早日缓解孩子的痛苦。

无论是骄阳似火的夏日,还是寒风凛冽的严冬,一天训练结束后,周静总是简单地收拾一下衣物,又一次背起小雅向离福利院最近的公交站点走去,这段普通人步行需要10分钟的路程,总是让纤瘦的妈妈停下来休息两次才能到达,长期的弯腰负重让30岁出头的她,已经开始承受腰椎病带给她的不适。一路上总有些上下打量她们母女俩的眼神是让周静有些尴尬,但公交车上每次都有人为她们让座,让周静觉得社会上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给她们传递了爱心和正能量。

离家很远,康复之路还很长,周静知道,希望在一步步靠近,她一刻也不能松懈。哭喊声打破黑夜的寂静,也打断了她的睡眠,拖起劳累一天的身子,她摸黑起床为小雅盖上踢掉的被子,轻轻拍打着她,安抚着她焦虑不安的情绪,那一声“妈妈”的呼唤,像黑夜的油灯照亮心田,给了她无穷支持的力量。

世上只有妈妈好

在威海市儿童福利院,每天有很多妈妈像周静一样,带着孩子从很远的住处赶到这里,借助训练设施和康复师的指导为孩子做康复。利用每节康复课的课间休息时间,周静和她们互唠家常,彼此交流每天学到的知识,暖心的笑容浮现在她的脸上,抚平了生活给她增添的皱纹。相同的家庭境遇、舒心的康复环境,让周静也尝试着和别人倾诉分享心声,学习缓解内心压力的方法。每逢重大假期,周静也总会收到来自院方赠送的物资和给予的祝福,这让她亲身感受到来自福利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从中获得了前进的力量。

记得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洁白的雪花漫天飞舞,凛冽的寒风穿心刺骨,屋外的温度早已跌破冰点,周静像往常一样要带着小雅去福利院做康复训练。准备回家的路上,她把小雅从头到脚包裹严实,生怕寒风吹进一丝,但她根本无法顾及自己被冻裂的双手。雪天路滑,周静只能背着女儿在寒风中缓慢艰难前行。福利院的工作人员见此情形,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心疼,和周静家顺路的几个人决定,每天轮流在上下班时接送这对母女,让小雅康复的脚步再快些,让家与福利院的路途再短些,这让周静感动的不知该说什么好。

每到六一,福利院的志愿者都会来周静家里看望小雅,为孩子送上节日的礼物。“家里经济困难,没有那么多钱给孩子买玩具,小雅的玩具都是福利院的叔叔阿姨送来的,芭比娃娃,爱心小熊……都是她最喜欢的。”平日里周静仍然省吃俭用,从家里带上一个小油饼就是她的一顿午饭,为的是给小雅攒够一千块钱,再买一双康复矫形鞋。

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眸,周静心中充满着太多的不舍,她一次次放弃了生育二孩的指标,她的决心源自孩子是她这辈子唯一的牵挂!一个执着的念头告诉周静,只要有一丝希望,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有一天,当周静的手悄悄从康复器械上抽离时,她惊喜的发现,小雅已经可以独自骑行脚踏车,一下跑出了十几米,激动的泪水从周静眼中夺眶而出。

没有妈妈长期辛苦的付出和奉献,又怎能有孩子一天天的进步,看着孩子发生的改变,周静深深地长舒一口气,“宝贝啊,这辈子妈妈不能奢望你服侍左右、养老送终,但求在妈离开后的日子,你能快乐独立地生活……”。

问世间又能有多少华丽的辞藻来歌颂母亲,大爱无言。妈妈的臂弯是儿女心中向往的港湾,让失去勇气的孩子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

世上只有妈妈好,只有那份深沉厚重的情感,无怨无悔的母爱,才能成为母亲和孩子心心相连的纽带,才能照亮孩子前行的路途,才能成就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猜你喜欢
周静母女俩小雅
作家现在时·徐小雅
Louisiana Purchase
INFINITELY MANY SOLITARY WAVES DUE TO THE SECOND-HARMONIC GENERATION IN QUADRATIC MEDIA∗
Micronodular thymic tumor with lymphoid stroma:A case repor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温馨母女俩——食材创意拼盘
“周静童话世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周静童话世界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Grammar Teaching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小雅山房
停电那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