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舞”结合的现状与发展浅探

2016-12-15 08:40毛若宇朱庆冰
武术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借鉴

毛若宇+朱庆冰

摘 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从历史学、体育学、艺术学、审美学的视角切入,就武舞结合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主要涉及到:武舞结合的历史,武舞结合舞台剧的出现对武术文化传播的意义,针对“风中少林”“华夏风,功夫情”等个别套路表演所带给武术的影响,以及打造武舞结合艺术精品文化和进行高校武术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等方面的问题。研究表明:(1)武舞的产生与原始战争与宗教活动紧密相连。(2)世界上有很多技击术,唯独中国武术形成了庞杂纷繁、浩如烟海的套路运动并成为中国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形式,这是有中国的文化特征。(3)武舞的同源性与交融性为武舞结合的舞台化奠定了基础。(4)审美价值下,武舞结合是一种自觉的行为和文化发展趋势,武术表演具有文化传播动能。(5)应让演出者认识到,武术舞台剧不是棍棒拳脚,而是通过艺术化的肢体语言呈现出的武术魂或是武术精神。

关键词:武舞结合 武舞的发展 借鉴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7—0013—04

1 前言

武舞是一种结合了武术和舞蹈的体育文化活动,它的形成与发展,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内容与形式。在原始社会人们用武舞来训练军队, 而且武舞的这种军事训练作用一直延续到清代。与此同时, 武舞又不断进行分化整合, 在宗教祭祀和文化娱乐中都有不同的演变形式, 特别是在唐朝的鼎盛时期, 其分类更加精细、范围更加广阔、娱乐性也更强。直至今日, 我依然可以在各种戏剧、舞蹈以及大型团体搏击操表演中看到它的影子。可以说, 武舞从古至今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不仅在军事上, 更主要的是在人民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它是几千年来东方体育的一个分支, 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在武术表演中,演员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总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首先在于他们所表演的样式的得体醒目。因而,武术套路演员根据不同的项目而结合舞蹈表演出不同的节目,使武舞的文化内涵、风格特点通过武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凸显出来,使武术套路演员在以后的表演中更好的领悟武术与舞蹈的文化内涵,通过自身的理解与形体上的表演相结合,把武舞的风格特点由内至外的表现出来。既增加了武术表演的观赏性和艺术性,又使观众从中领悟到武舞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世人更好地了解和接纳武术文化,更有利于武术表演在国际上的推广。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武术与舞蹈。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的需要,本文通过图书馆搜集以及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等电子检索系统进行资料收集和购买图书、上网查询相关材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理论支持文献查阅工作为本课题的研究顺利打下坚实的基础。

2.2.2访问法

通过访谈首都体育学院巡演团部分演员,风中少林演出团部分演员得到访谈资料资料为本文研究作支撑。

2.2.3观察法

通过视频观看《风中少林》和《华夏风,功夫情》舞台剧的武舞结合对提高武术表演的效果。

2.2.4数理统计法

发放、回收调查问卷,用Excel11.0进行数据统计。对所收集的信息和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武术与舞蹈的互相借鉴

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缘起古代狩猎与战争,随着历史洪流的演变传承,武术由最初的单一功能,逐渐演变成具有多元化社会功能项目。武术表演作为现代舞台艺术形式,同时兼备文化传播的功能。研究发现,武术与舞蹈在发展历程中互为借鉴,相辅相成,共同形成了独特的演练风格,使之更加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

3.1.1武术借鉴舞蹈的构思

原生态武术表演是一种技能的再现,没有具体故事情节及场景设计。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原汁原味的武术技能展示已很难博取大众的青睐。访谈得知,武术借鉴了舞蹈构思,让单一的技能展示变得富有生命力和情感。舞蹈本身就是生活场景再现,情感色彩的补充让武术原本单一的演出风格焕然一新,犹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之拥有了生命力和活力。后添加的感情元素在观众内心引起共鸣,观看武术精湛技艺展示的同时,情绪亦跟随着剧情发展起起落落。武术表演借鉴舞蹈构思无疑是舞台演出最富有创意的新思路。

3.1.2武术借鉴舞蹈的队形变化

武术演练风格多数为快速有力,节奏分明,表现为短时间内完成多个动作,因而武术队形在单位时间内快速变化具有较高的难度。与舞蹈相比,武术表演队形变化显得较为单一,且队形也较为中规中矩、缺少灵动。舞台表演要的是整体艺术效果的呈现,而不仅仅是武术专业技能的展示。随着舞台表演的日趋成熟,武术队形借鉴舞蹈的队形多样化,是舞台演出的必然发展趋势。目前各类武术演出已经能够逐步体现队形多样化的特点,并呈现出较好的艺术效果。传统的武术表演队形多为中规中矩的队形,如: 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矩形。目前武术舞台表演队形如:正方形、长方形、梯形、矩形、椭圆形、正三角形、倒三角形、波浪形、v 形、交叉形、正涡旋形、反涡旋形。从具体舞台站位构思来分,还可分为:集中型、发散型、穿插型。相比之传统武术表演队形的构图丰富了很多。由此可见,武术表演队形变化的多样性,可以有效提高舞台表演整体效果。

3.1.3武术对于舞蹈高科技舞美的借鉴

高科技舞美效果无疑是现代舞台演出必不可缺的,舞美效果体现在:电子屏幕背景设计、音乐效果衬托、灯光效果增色。高科技舞美效果在舞台表演的广泛应用,对于武术演出整体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促进和提高作用。

3.1.4舞蹈借鉴了武术的组合动作

舞蹈的柔美和韵律是现代舞台表演亮点之一,武术动作的飘逸大方也是该项目特点之一。舞蹈对于武术动作借鉴,具体表现为: 武术的腾空动作中的旋子、侧空翻、旋风脚、小翻等;武术的基础动作中的翻腰、高虚步亮掌、坐盘等;武术剑术动作;还有太极拳中的动作。舞蹈借鉴了武术较有代表性的组合动作,使舞蹈编排内容更加丰富、全面,富有艺术张力。

3.1.5舞蹈借鉴武术的神韵

武术的神韵指的是神采和韵味。“神乃形之君”指的是静态中透出的灵气。舞蹈借鉴的神韵恰是武术精华所在,舞台表演是否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就要看表演者的灵气、神采与韵味。对武术表演神韵的借鉴是舞蹈表演艺术表现力的核心所在。

3.2 演员对“武舞”历史了解程度的调查与“武舞”历史的解读

为了了解“武舞”演员对自身工作项目的历史了解程度,本文用调查问卷法对首都体育学院巡演团与北京国际艺术学校演出团的50名演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并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文献,将与“武舞”历史的相关文献资料得出的研究结果进行汇总,对“武舞”的历史进行解读。

3.2.1演员对“武舞”历史了解程度的调查

如图1所示,在50名演员中,对于“武舞”的历史十分了解与比较了解的人数分别占12%与18%;而对“武舞”历史仅有简单了解与完全不清楚的人数分别占到46%与24%。这说明“武舞”的演员对于自己所从事的项目表演的历史渊源了解的程度并不乐观。并且据调查与访谈发现,对于“武舞”历史有所了解的演员从事“武舞”舞台演艺工作的动机多数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这门艺术。而对于“武舞”历史完全不了解或仅片面知道演员从事该项工作的动机,多数表示仅是因为自己有该方面的一技之长,为了生存而从事该工作。很明显,就“武舞”的发展而言,前者明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3.2.2“武舞”历史的解读

武术起源于远古时期狩猎与战争,在搏杀格斗中,提炼了攻防技术。这种技术随着历史的进程,在东方文化的熏陶下,逐渐产生了分化,形成了武术的雏形。舞蹈来源于生活,舞蹈素材是生活情感的提炼。图腾武舞在近代某些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民族风俗中,还可以看到原始宗教与武术的联系。舞与武在古汉语上也相通,著名舞蹈家吴晓邦说: “中国的舞蹈一半是武术”。武舞在武术起源里能够查阅到,在舞蹈起源里也能够查阅到。追溯到远古,民众在祭祀、庆典、大型活动时空手或手拿木棍、树枝,一边做着击刺动作,一边手舞足蹈宣泄着欢乐的情绪。中国自古就有武舞同源的说法,武术和舞蹈被称为民俗文化中的双璧。中国文化对中国武术的滋养可谓源源不断,在两者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二者得以互相交融武舞是现代舞台表演武术与舞蹈元素相溶性的基础。

武术的技击性与舞蹈的柔美性,它们则正是原始武舞的两个特点。可以说武术与舞蹈源自同根。武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熏染和渗透,从而负载着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武术与舞蹈融合这种创新,对于民族精神的培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武舞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虽然有过曲折的历程,但并没有被磨灭与消失,它吸收了武术的精华以自身独特的方式存在了舞蹈体系之中并繁荣昌盛。

3.3“武舞”现代表现形式探究

在娱乐时代的审美价值下,将武术与舞蹈进行艺术融合,以舞蹈的形式展现武术,将成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向。追求形式美是武术和舞蹈的外在表现,两者的内在表现则都是对意境美的追求。正是基于武术和舞蹈通过形式美的肢体活动展现意境美的审美认同和共同追求,通过艺术加工将两者复合为武术舞台剧这种“现代武舞”具备了可行性,并能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在舞台上演艺出来。

据调查得知,现下武舞融合的表现形式共有如下三种:武术为主、舞蹈为主、武术与舞蹈,是密不可分三种表现形式。

在50名受调查的武舞演员中,不提自身专长,就三种表现形式的受观众欢迎程度而言,有6%的演员对武术为主,舞蹈为辅的表现形式较为认可;10%的演员认可舞蹈为主,武术为辅的表现形式;17名,34%的演员认为武术与舞蹈合二为一,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较为认可;有50%的演员则对三种表形式均表示看好。

3.3.1武术与舞蹈的融合,武术为主,舞蹈为辅的表现形式

此类演出模式主要以武术技击性为主,凸显武术刚劲、有力、威猛、强悍。武术的刚劲与舞蹈的柔美相互对比衬托,各种质感不同的视觉感受穿插其间,从而使观众感受到视觉的冲击力而提升演出效果,如:江苏教育电视台十周年庆典晚会节目《竹海阳光》就是此类型的武术与舞蹈融合形式。

3.3.2 武术与舞蹈的融合,舞蹈为主,武术为辅的表现形式

舞蹈为主的艺术合作模式,通常是演练风格相近的元素合二为一。舞蹈或柔美或情感或奔放,与武术柔性韵味的演练部分糅合在一起,互相呼应又各具特色,舞蹈情感部分通过肢体语言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武术也能够展示其神韵、飘逸的另一面。此类的演出在演出风格上是相近或者说是相似的,在节目编排上一般会选取太极拳、剑术这样刚柔相济、柔中带刚的项目。

3.3.3 武术与舞蹈合二为一,密不可分的表现形式

武术与舞蹈密不可分的代表作当属2010 年春节联欢晚会《对弈》,在这个节目中,武术本质属性较为弱化,武术舞蹈化的新型表现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在整个套路演练中很难区分哪一个动作是武术,哪一个动作是舞蹈。武术与舞蹈再也没有明显的演练区分而变得合二为一。此类动作表现形式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武术与舞蹈动作多选用大幅度舒展开合,大幅度跑动穿插,整个节目节奏由缓至急,动静分明,使整个场面恢弘大气,营造出神秘、激烈的艺术效果。

4 结论和建议

4.1 结论

(1)武术与舞蹈元素的相互借鉴,丰富了各自的表演内容,且共同形成了独特的演练风格,使之更加具有艺术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2)从起源上看,武舞都起源人类的劳动创造和社会生活,同为传统文化优秀分子。两者如通根之水,相互交融影响,它们之间始终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3)武术与舞蹈元素的融合,形成三种不同特色的表演形式。融合之后的效果各具特色又互为映衬,两者相映得彰,携手共进,在舞台表演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无疑是现代舞台表演新途径。

4.2 建议

(1)武术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利用舞台来展示华丽的外形美,借助舞蹈的故事情节丰富其内涵,把武术演绎的更具有时代特色。武舞结合不仅可以让更多的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武术,也将加快武术迈向国际大舞台。(2)在最求“高、难、美、新”的同时,应该在加一点,就是“寓”。我们现在的武术比赛往往都是运动员和教练员比观众多,武术套路内表现的东西太少,只是一味的迎合现代竞技体育,本身传统的东西在套路里表现的太少了。“寓”就是把古代武舞的故事情节融入到武术套路中去,使武术套路充满神奇色彩,让观众在欣赏中不仅为运动员精湛的技艺所钦佩,更为中国武术的博大精深所折服。(3)舞台剧中以少林寺为艺术载体,把武术与舞蹈、现代元素与传统故事、现代流行艺术形式与河南地域文化以及舞美、灯光、音效等多种手段完美完美地结合起来,以武术表现舞蹈,以舞蹈再现武术,给人们视听上的震撼,促使他们积极的家人到武术的行列中来,同时做好武术文化的挖掘工作,类似“华山论剑”、“少林七十二绝技”等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合理利用,共同发扬武术。(4)采用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提高武术的审美水平,积极培养武术表演专业方向的潜力人员,为市场需求提供人才,促进武术事业的新发展。

参考文献

[1]任艳花.武舞与武术,古典舞蹈的关系辨析[J].大舞台,2010(5):43.

[2]郭振华,张文馨,唐英梅.从武术和武舞的历史演变论其价值功能的倾向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9(11):4-5.

[3]刘 涛.对武舞的历史解读[J].沈阳体育学院报,2007(2):124-126.

[4]李翠霞,赵岷,魏彪.对武舞文化变迁的历史审视[J].搏击·武术科学2006(8):23-24.

[5]孙 磊.浅谈舞蹈与武术的融合[J].传承,2009(9):146-147.

[6]李鹏程,对武舞文化研究文献述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9(10):79-80.

[7]姬瑞敏.武舞结合-武术表演舞台化的新思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89-91.

[8]李 珍.传统武术动作在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表演形式之探讨[J].和田师范专科学院学报,2007(5):199.

[9]栾庆伟.论武术套路的表演艺术[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10]史美玲.武术舞台剧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0.

[11]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12]张云崖,杨中平.论武术与舞蹈的同源性、交融性、影响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2.

[13]李北达.武术舞蹈的本体特质与审美价值[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2.

[14]徐广义.武术套路源与武舞[J].哈尔滨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0:111-112.

[15]张吉祥.论武术套路的“舞”性[J].搏击·武术科学,20074(11):43-44.

[16]华 博.中国世界武术文化[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44-45.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Wushu and Dance"

Mao Ruoyu1 Zhu Qingbing2(1.Postgraduates Department,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2.School of Dance and Maritial Arts,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ng 100191,China)

Abstract:By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 interview, observation, q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from history and visual view of sports science, art, aesthetics,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and dance combination. The study mainly involves: the combination history of wushu and dance, the significance of stage opera of wushu and dance combination for the spread of wushu culture, in view of the influences of "Shaolin in the Wind", "Huaxia Wind, Kung Fu Enthusiasm" and other wushu routine performance programs on wushu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ce of creating some cultural programs and products combining wushu with dance and wushu performance talent cultiv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tudy shows: 1)generation of wushu and dance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original war and religious activities; 2)there are a lot of fighting arts and skills in the world, only Chinese wushu formed numerous and complicated routine movement and has become a unique form of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China, which is a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culture; 3) the homology and blending of wushu and danc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wushu and dance combined stage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4)from the view of aesthetic value, wushu and dance combination is one kind of conscious behavior and a trend of culture development, wushu performances have cultural diffusion kinetic energy; 5)the performers should be aware that wushu drama not sticks and fist, but through artistic body language to show wushu soul or spirit.

Keywords:combination of wushu and dance the development of wushu dance draw lessons from

猜你喜欢
借鉴
浅析平面设计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借鉴
国外先进大学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分析与借鉴
浅析原创品牌设计的发展之路
浅析王安石的人才培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