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法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2016-12-15 08:43杨晓涵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9期
关键词:安全评价成都市

杨晓涵

摘要:采用生态足迹法对成都市2014年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以其为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成都市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提供参考。结果表明,2014年成都市人均生态足迹为1.5496hm2,可用人均生态承载力为0 2398hm2,出现1.3098hm2生态赤字。结论:成都市土地生态安全已处于一种不安全状态,对此提出一些措施来改善该区域土地生态系统的安全状况,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土地生态;生态足迹法;安全评价;成都市

一、引言

土地生态安全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土地生态系统能够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稳定或不受干扰的状态。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区域土地的生态承载能力,致使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恶化,土地生态安全形势严峻。针对一定区域的土地资源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能认识该区域土地资源的生态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策略,从而对保障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协调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根据生态足迹法的原理,对四川省成都市2009-2014年的土地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以期为其土地生态安全的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

1.研究区概况

成都市位于四川盆地西部平原,全区幅员面积12121平方公里,辖10区4市(县级市)6县。2014年末,常住人口1442.8万。土地类型多样,平原面积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5℃,年平均降水量为1124.6毫米。流经成都的河流众多,河网密度高达1.22公里/平方公里,年均水资源总量为304.72亿立方米。

2.研究方法

(1)生态足迹模型介绍。生态足迹是将某一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和吸纳这些人口所产生的所有废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从需求角度计算人对自然的需求量,即生态足迹;从供给角度计算自然提供给人的生态承载力,通过生态供需平衡的比较,判断该区域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一种度量可持续发展程度的生物物理方法。

(2)生态足迹的计算。

(4)生态赤字(盈余)计算。生态赤字等于生态足迹减去生态承载力。若区域的生态足迹超过区域所能提供的生态承载力,则出现生态赤字;若区域的生态足迹小于区域的生态承载力,则表现为生态盈余。

3.数据来源和处理

(1)数据来源。土地生态足迹研究所需各种统计数据主要根据《成都市统计年鉴》(2015年),《四川省统计年鉴》(2015年)。

(2)数据处理。从生态资源和能源消费两方面对成都市2014年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将成都市2014年平均消费转化为提供同类消费需要的生物生产面积,能源部分采用世界上单位化石燃料生产土地面积的平均发热量为标准,计算时折算成一定的化石燃料土地面积,计算结果见表1。

根据《成都统计年鉴》和成都2014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将上述求得的生态足迹按各生产面积类型进行汇总,并进行均衡因子的修正,得到人均生态足迹结果,对人均拥有的各类生物生产性面积乘以均衡因子和产量因子,并扣除12%的生物多样性保护面积后,得到成都市2014年人均生态承载力,结果如表2。最后将表2中得到的人均生态足迹和人均生态承载力相减,得到生态盈亏为-1.30983。

三、结果与分析

结合表1、表2的数据,最后得2014年成都市生态赤字为1.30983。生态赤字反映了一个地区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的差值,数值为负,表现为生态赤字,生态赤字的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越差。在成都市的生态足迹供需结构中,主要需求集中于草地、化石能源用地和耕地,三者分别占到总需求的45.56%,28.96%,20.48%。其中,草地部分的生态足迹主要来自于生物消费足迹中的猪肉的需求,占很大一部分的比例。在生态供给方面,主要集中在耕地和建设用地。特别是耕地的生态供给达到人均0.16214,占到总供给的59.51%,其他类型的土地对生态承载力的贡献基本较小。综合供需平衡的角度,可见成都市2014年生态足迹供需结构极其不对称性。耕地和草地都属于农用地,其生态赤字高达0.86114,成都市粮食产量、猪肉产量高,对土地的需求大,而供给稀少,造成土地生态压力大,土地生态安全问题严重。化石能源用地的人均生态足迹赤字为0.44879,主要是因冶金、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消耗资源较多,而由于技术装备更新的滞后,造成能源浪费现象十分严重。建设用地生态足迹表现为略有盈余,说明成都市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尚在生态系统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四、结论与讨论

成都市2014年生态足迹已远超与其生态承载力,这说明其土地生态安全已成为一种极不安全的状态。这一结论与加拿大的Williams Rees课题组对世界上其他城市的生态足迹计算结果一致,几乎所有城市的生态足迹都远大于其行政区(可提供的土地生态承载力)面积。由此说明,随着国内贸易的进行,城市发展需要从其他地区输入一定的生态足迹以维持现有的生活和消费水平,但实际上生态赤字很难通过贸易的方式得到全部补偿,很大一部分还需通过消耗该地区的自然资本存量获得。然而,长此以往的消耗大量自然资本,特别是珍稀的土地资源,这并不是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因此,为促进成都市的土地可持续利用,改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执行严格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遏制耕地的进一步减少。(2)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改变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并提倡使用新型能源。(3)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生产和消费体系,倡导绿色出行。

猜你喜欢
安全评价成都市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成都市青羊区:推行“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
成都市锦江区:从“心”出发 开展“六锦”社保服务
成都市青少年宫作品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信息系统安全评价系统设计及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