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

2016-12-15 01:58王婷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双语西藏民族

王婷

【摘要】本文从师资队伍建设政策、“三包”政策、双语教学政策和内地西藏班(校)政策几个方面分析了西藏基础教育政策存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宏观上政策的执行和落实,具体方面涉及到各项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结合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81-01

目前,西藏的基础教育体系基本完善,教育规模不断地扩大,办学条件明显地改善,师资力量不断提高,教育改革也不断深化,各级各类的教学协调健康发展,教育的综合实力不断加强。

一、西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

在西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宏观上存在的问题是:政策的执行力度不高和政策落实的程度有偏差。具体看来西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存在的问题有:

第一,关于对口援藏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的基本问题是:除了教育对口支援资金区域分配不均衡;教育援藏资源城乡分配不均衡;学前教育援藏工作相对薄弱。这三方面的不足,主要的问题还表现在:对口支援的省市在支援西藏任务结束以后,西藏地区缺乏有能力担当这些支援项目的继续建设和发展。

第二,民族师资教育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有:一是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较为严重。根据一项对西藏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研究对象是256名西藏的小学教师,其中包括汉族教师61名、藏族教师195名,男教师96名、女教师160名等,研究结果显示: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的现象。汉族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比藏族教师的严重。8二是教师专业化成长问题。西藏地区由于受地理条件的限制、环境相对闭塞,很难吸收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工作方法,3大部分小学教师接受了校级的短期培训,而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几乎少之又少,尤其是条件恶劣的地区,培训机会则更少。三是教师的流动性比较大等问题。四是教师对薪资不满。这一点是根据教育学院国培计划中小学教师的反馈中了解到的,通过对汉族教师薪资的了解,得知西藏一些地区的教师薪资仍然会让教师本人找不到自我实现的感觉。

第三,“三包”政策的作用被过分夸大。国家实行“三包”政策主要解决“进得来”的问题,而并没有解决西藏孩子“学得好”的问题。这项政策在西藏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起到的是一个保障作用,保障西藏的孩子可以有学上,推广了义务教育。而“三包”政策在实施的过程中发现文本设计上不灵活、政策宣传力度还不够,并且“三包 ”政策滋生了家长及学生的依赖思想;对于学生而言,学习困难、厌学现象较为严重。在一定程度上,为了应付上级领导的检查,临时集合学生充数已达到完成任务的目标。

第四,在双语教学政策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些许问题。不管是在哪一个民族地区,缺乏合格的双语师资和双语教材都是共同的问题。在西藏,双语教学面临的显著的问题是:一是双语教师总量充足,但是城乡分配不均衡。根据一项2012年对西藏小学专任教师的调查,调查显示,西藏大部分地区的专任教师是双语教师,双语教师的总量充足,但是地区分布失衡。林芝和昌都地区的双语专任教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平均每个双语专任教师负担的学生数为19个,部分地区的双语教师负担学生过重。二是双语教材问题。整体上,我国的双语教材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甚至有的地方双语教材还是空白。现阶段,西藏地区的双语教材的内容主要是将国家统编的九年义务教材翻译过去。这些教材内容很多不适合民族地区的发展需求,存在本土化缺失的问题。关于双语教材本身的选择上,出现了选择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管理体制,且各学段之间的学科教材不配套的问题,给双语教学的实施带来很多困难和不便。

第五,关于内地西藏班(校)的政策出现的问题是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布局、层次和专业结构等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内地上学的西藏学生的自身发展问题。

二、对提高政策实施效率的建议和对策

首先,必须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切实做到合理配置。

第一,教育资金投入到受援不平衡的地区;投入到农牧地区的资金比例应该

适当倾斜,加强对内地西藏班(校)的经费支持等方面。

第二,拓宽教育对口支援资金的投入渠道,这样可以减少国家和支援省市的经济压力。

第三,提高教师的薪资水平。不管是对于外地来藏的教师或者是西藏本地的教师,提高教师的薪资都会对基础教育的建设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并且会带动西藏青年投身教育行业的热情,同时也是对教师工作的认可,可以使得教师找到自我实现的价值,从而更努力地教书育人。

其次,完善和创新教师队伍的培养体系。

第一,在西藏地区,应该重视对本地区青少年的培养,鼓励本地区的青少年接受教育,投身教育行业,从而保障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利用西藏内地办学的优势,结合西藏本地区的实际需求和特色,为西藏地区培养优秀教师;通过对管理干部的培训和任课教师的选拔,建立和培养一支热爱民族教育事业的民族师资队伍。

第二,双语师资队伍的建设,首先是完善和创新双语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整体师资水平。具体做法:逐步建立双语教师支持服务体系,提供更多的国际级、省级培训机会;建立完整连贯的双语教师培训、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职后培训体系,同时不断完善培训体系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利用现代的教学技术,建立少数民族双语教师与全国的教师远程研修基地,成为双语教育的信息网站,成为双语教师教育、教学交流的有效平台;政府给予相应的鼓励和支持,形成一套机制使得形成一种大家都想去当双语教师的氛围。在民族地区,不但鼓励少数民族教师成为双语教师,而且鼓励汉语教师不断学习和了解少数民族语言和文化,使其成为双语教师。其次是加强高学历双语教师、优秀的双语教师的交流与流动,均衡各地的师资力量。最后针对双语教师本人,激发其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有动力为双语教育做出自身的贡献。

然后,关于双语教材的选择和开发。双语教育教材的选择和开发应该注意到关照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习风格,各地根据学生的民族背景、民族心理、民族语一言文字等特点和民族地区教育、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和安排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课程并建立和完善课程与教材的评价体系,建立课程与教材的评价指标体系,有计划地进行课程与教材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评价,保证各民族地区的各类学校的课程与教材既有灵活操作性,又有规范合理性。

最后,在关于培养学生的层面。随着西藏经济的市场化,西藏需要的人才不仅仅是在政治上靠得住、能在西藏长期工作,更加需要对西藏经济等各方面建设的有能力的人,这就要求人才培养的质量有所提高。那么,首先从学校而言,西藏的各所学校都应该树立多元化的质量观。培养的学生不是直接照搬内地的学生培养目标和模式等,是需要除了关注西藏学生自身的发展需求以外,结合西藏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实际要求,及时在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层次上做出调整。其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这里指的是西藏地区)不管是学校的教师还是领导,不管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应该正确的看待上大学和大学毕业以后从事公务员,让自己的学生和孩子上一所符合他们能力、可以发挥自己所长的学校就读和找一份适合自身发展的事业来做。这是教育良性循环的开始,重视基础教育学生质量的培养,可以为下一阶段的高等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或者其他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许晓娟.西藏“三包”教育政策实施效果及问题探析[J].中国民族教育.2012:22-22

[2]严庆.解读我国一项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举办内地西藏班(校)[J].民族教育研究,2005(2):23-27

[3]吴晓蓉.内地西藏班(校)民族教育政策的流变与成效[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66-72

[4]西藏教育厅.西藏自治 “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汇编[Z].2011

[5]康育文,王德芳.西藏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研究[J].中国市场.2015.6:169-169

猜你喜欢
双语西藏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多元民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双语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