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探究

2016-12-15 04:08李绿林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6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李绿林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关系着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提高。本文对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怎样的意识、通过何种渠道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意识途径

【中图分类号】G 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254-02

所谓的“有效教学”是指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获取较大容量的真正理性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值得教师反思。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特殊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其教学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小学生认知水平低,课堂教学开放程度高,教育教学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三个方面:首先,受小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水平比较低的影响,智力发育的局限性导致着小学语文教学不能用严谨的思维方式和全面的观念去进行教学,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简单$图片大于文章的主要原因;其次,为了更好的使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课堂教学相适应与协调,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开发性和整齐划一的课堂秩序是相对的,小学生通常都比较活泼好动,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划一很难做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但却导致着学生注意力的不集中;最后,在我国的教学改革中,长久以来都是从观念上开始的,观念的转变是提高教学方法的一种有力手段,而教学方法的变革是提高教学的基础和前提。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师资队伍在经验上是比较丰富的,并以长者居多,虽然这些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比较丰富,但是他们思想的更新却比较慢,实践阶段中,面对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教学的有效性的良好发挥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二、创设情景体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课堂如同生活中的舞台,学生是舞台的主角,教师则导演与策划。一台好戏需要导演的精心策划,一堂好的语文课也需要老师精心的导演,才能有活泼、宽松的课堂气氛,才能熏陶、感染学生,让其批文入情、移情入文,真正达到文人合一之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创设出情景内容,以达到“演出”中内化文体,情感熏陶,真正把文本内涵内化于胸,产生共鸣,教学《詹天佑》一文课,詹天佑设计了“人”字形铁路。学生对于“人”字形铁路,只流于表面,未曾通过文字形成具体表象。于是,我采用角色扮演来批文入情。让学生一是当小画家;二是当小司机。先根据课文中插图,引导学生动手画“人”字形铁路示意图、练习讲清图意;然后,在班级中开展“小司机赛车”,看看哪位小司机第一个顺利地把“小火车”开上山去。这样学生一个个地动手操作,不少高明的“司机”成功登顶。这样几个简单的动作表演,不仅让学生立即从中领悟到詹天佑设计的意图,还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对詹天佑的才干由衷地佩服。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们从实践中体现学习的乐趣,比我们空洞的讲解更有创意也更有效。同时,也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使课堂更具活力。

三、以人为本,掌握有效性的根本。

学生要学的东西很多,而时间又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宜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不需要把学生个个培养成语文教师,甚至语言学家和文学家,而要重在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有些学生表达正确流畅,简洁生动,妙趣横生,但不明白自己在习作中用了什么修辞格,哪些类型的复句。还有些学生对语法修辞和文章写法的知识非常熟悉,能说得头头是道,但是语言贫乏,文章干巴而不通畅。这样的现象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因而,我们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文本,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师有能力也有条件依照教材的体系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教师在训练的最初阶段,可以适当点拨,帮助学生吃透课文,而后可结合课文设计一些问题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的提问应触及学生心理,使学生产生疑虑之情,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被认知对象。教师要放弃自我中心意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念,鼓励学生的独特见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即使学生的看法不正确,教师也应予以辩证分析和引导,以保护和培养他们良好的思维习惯。实践证明,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想象力是丰富的。语文教学中开展这方面的训练,既有利于语文教学本身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精神所需要的健康的人格心理。

四、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学生的个性心理和学习水平存在差异,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注入式”的教法,选择能针对学生“需要”和“差异”的教法,做到因材施教,分层施导。“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情,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利于学生学法指导的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时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点拨,充分激发和调动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使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达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目的,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应做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想学”;指导学生逐步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独立获取知识的技能和技巧,让他们“会学”。教师必须摒弃重教轻学的做法,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学法指导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处理。如:《语文课程标准》在各学段的阅读要求中都提到要“有感情地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传统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朗读时多以指导朗读技巧为主,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了停顿、语速、语调及字音等技巧的掌握上,而缺少对课文中感情的咀嚼品味,这样便舍去了有灵性的“神似”,追求了外表的“形似”。如果教师始终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体,把重心放在指导学生通过反复的“自读”实践,去感悟语言文字所表现的客观生活画面,并且联系语境和生活实际,将朗读技巧的点拨自然而然地寓于“自读感悟”的过程中,就能让学生在“自读”实践中既有了感悟,又掌握了技巧。这样,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才能更高效、更快捷。

总之,小学语文课堂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语文教学中,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殊性和学生个体的特殊性,有针对性有目的对教学策略不断的实践、总结、完善和创新,并熟练的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方法,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养成和教学模式的改进都有着重要的帮助,进而也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龙永东.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D]:2009 (10)

[2]刘艳. 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探究[J],2006(18)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