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调查

2016-12-16 09:01张永文王健龙赵纳勋麻友立任文博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样线长青样点

张永文,陈 鹏,王健龙,董 伟,赵纳勋,麻友立,任文博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汉中 723000)



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调查

张永文,陈 鹏,王健龙,董 伟,赵纳勋,麻友立,任文博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 汉中 723000)

2016年4-6月,采用鸣音样点法和固定带宽样线法对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并以样线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下限,样点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作为统计上限,计算得出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48只·km-2;采用鸣音刺激调查分布范围,GPS标注定位,现场勾绘分布图,求积仪求得分布面积5.25 km2;利用所得数据推算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在189~252只。目前,黑喉歌鸲属于狭域分布,繁衍状况良好,应继续加强保护。

黑喉歌鸲;种群数量;样点法;样线法;长青自然保护区

黑喉歌鸲属于雀形目鹟科歌鸲属,它最早发现于19世纪末,在中国历史记录仅分布在秦岭和岷山流域,一个多世纪以来关于它的野外记录和研究资料几乎为空白。2011年6月,我们有幸在位于陕西秦岭南坡的长青自然保护区和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发现了黑喉歌鸲的繁殖种群,并开始进行持续性监测;2012年6月在长青自然保护区内找到黑喉歌鸲繁殖巢穴,并进行了繁殖习性观察和巢穴调查(相关文章已在国内外发表);2013至2015年在长青自然保护区监测黑喉歌鸲的迁徙规律,并初步进行了分布范围调查;2016年得到长青保护区管理局非专项小型科研基金的支持,于4-6月份在长青自然保区展开详细的黑喉歌鸲种群数量调查,初步查清秦岭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的种群数量。

1 调查区域概况

本次调查主要在长青自然保护区进行,该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洋县境内,北靠兴隆岭,南临汉江,东接佛坪自然保护区,西连胥水河流域。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植被带谱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珍稀物种众多。样线设置在保护区北部窝窝店片区,调查区域沟谷宽缓,秦岭箭竹竹林茂密,乔灌稀疏,水源充沛,海拔在2 000~3 071 m之间。

2 调查方法

2.1 样点法

根据黑喉歌鸲生性机警,行为隐秘,生境内竹林茂密,发现难度大,但在繁殖期间雄鸟喜欢鸣唱,雌鸟对鸣音也很敏感等特性,采用样点法结合鸣音刺激进行调查,而且黑喉歌鸲数量较少,不易产生重复统计,这也保证了统计结果的准确性。故在窝窝店区域设置一条2.55 km长的样线,每隔100 m设置一个样点;共设25个样点,样点半径为50.0 m(提前测试结果为在茂密竹林内,50 m是调查人发现、跟踪个体的较为准确的范围,也是所用设备有效覆盖范围)。调查人员依次在每一样点位置采用小型音箱设备播放提前录制好的黑喉歌鸲鸣音30 s,然后由经验丰富的调查员统计样点周围半径50 m范围内的黑喉歌鸲实体、鸣音;每个样点工作时间3 min。仔细甄别实体及鸣音方向,避免重复统计(图1)。

图1 长青保护区黑喉歌鸲调查线路图

2.2 固定宽度样线法

在窝窝店设置一条长2.55 km的调查样线,设定样线两侧各50 m为调查范围。每次由2~3名有经验的熟知黑喉歌鸲生活习性的调查人员沿线路缓慢行进,同时记录观察到和听到的每一只黑喉歌鸲实体和鸣音,严格避免重复统计。

2.3 分布面积调查

根据2011年至今的黑喉歌鸲监测数据和长青保护区全面踏查基础上确定的调查范围,采用鸣音刺激调查的方式确定黑喉歌鸲分布范围,采用GPS定位标注和现场勾绘的方式绘制分布图。根据绘制的分布图,用求积仪统计分布面积。

2.4 数量估算

样点法采用固定半径法密度计算公式求算黑喉歌鸲分布密度。样线法采用固定带宽条带法密度计算公式计算种群密度。

再根据分布面积和种群密度计算分布数量。

种群密度样点法计算公式为:

\%D=N/K*πR2

(1)

式中D为调查区域黑喉歌鸲的种群密度,N为调查中观测记录到的有效个体总数,K为调查的次数,π即为圆面积固定函数,R为样点半径

\%种群密度条带法计算公式为:

\%D=N/2LW

(2)

式中D为种群密度,L为样线总长度,W为单侧样线宽度,N为黑喉歌鸲统计总数量。\%

3 调查结果

2016年4-6月调查,每月采用鸣音样点调查法调查3次,由于气候反常,2016年黑喉歌鸲回归较迟,4月份3次调查未获得有效数据。5-6月份每月上中下旬各调查1次,获得有效数据6份;同期采用固定宽度样线法调查3次,获得有效数据3份;同期进行分布范围调查2次,绘制分布图1份(图2)。

图2 长青保护区黑喉歌鸲分布面积图

3.1 黑喉歌鸲种群密度

3.1.1 样点法 共进行样点法调查6次,每次25个点位,共150点次;记录到有效观测个体56只。根据公式(1)计算得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48只·km-2。

3.1.2 样线法 三次调查共记录到黑喉歌鸲实体 1只,鸣音 26只,有效统计个体共27只,平均每次9只。根据公式(2)计算得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只·km-2。

3.1.3 长青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范围 样点法得出的种群密度为48只·km-2,样线法得出的密度为36只·km-2。样点法比样线法得出的种群密度高出12只·km-2。究其原因,样点法采用了鸣音刺激的方式,在繁殖期鸟类对鸣唱很敏感的,只要在调查区域的个体都会有反应,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充分统计到区域内的个体,当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一些重复统计,所以认为样点法得出的种群密度接近真实数量的上限。样线法在调查中可能产生一些遗漏,因为黑喉歌鸲生性机警胆小,雄鸟喜欢鸣唱,但雌鸟却非常隐秘,很少鸣叫,且声音单一音量细小,容易漏掉。故认为样线法得出的种群数量只能反映出调查区域黑喉歌鸲真实数量的下限。结合黑喉歌鸲的生活习性和两种方法的特点,将样线法统计结果36·km-2作为数量估算的下限,将样点法统计结果48只·km-2作为数量统计的上限,可以比较准确的得出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的一个统计区间36~48只·km-2。

3.2 长青保护区黑喉歌鸲分布面积

经过调查黑喉歌鸲在长青自然保护区仅分布在保护区北部大坪和桦树坪相邻的三条沟谷内。根据野外实地勾绘的分布图,利用求积仪统计分布面积为5.25 km2。

3.3 长青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数量

根据调查所得黑喉歌鸲种群密度和分布面积推算长青自然保护区现有黑喉歌鸲种群数量在189~252只之间,是一个稳定的繁殖种群。

4 结论与讨论

(1)2016年4-6月份调查发现,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种群密度为36~48只·km-2,分布面积5.25 km2,种群数量为189~252只。种群数量超出预期,说明尽管黑喉歌鸲生境独特,分布零散,属于狭域分布型鸟类。本次调查确定长青自然保护区黑喉歌鸲仅分布在大坪和桦树坪片区海拔2 000~2 500 m的秦岭箭竹竹林内,但其种群数量并不十分稀少,只是它分布范围狭窄,生境隐秘,生性机警通常难以发现。只要继续做好保护管理工作,在它的分布区设立重点保护带,加强管护监测力度,就能保护好黑喉歌鸲这一神秘的鸟种。

(2)历史资料表明黑喉歌鸲为秦岭留鸟,但在20世纪鲜为发现,一度认为在秦岭绝迹。2011年,黑喉歌鸲在秦岭被重新发现,2012年至今持续监测到稳定的繁殖记录;本次调查种群数量达到两百余只,分布范围已由2015年前的大坪片区扩展到桦树坪片区,并在桦树坪片区发现一个新的繁殖种群。表明黑喉歌鸲的种群数量正在逐渐增长,栖息地分布范围也在逐渐扩大。黑喉歌鸲正在秦岭逐步恢复繁衍。

[1] 楚国忠,郑光美.鸟类栖息地研究的取样调查方法[J].动物学杂志,1998,28(6):27-29.

[2] 巩会生,马亦生.陕西秦岭极大巴山地区的鸟类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07,26(4):45-48.

[3] 雷富民,卢汰春.中国鸟类特有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 任毅,杨兴中,王学杰,等.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5] 吴飞,杨晓军.2008 样点法在森林鸟类调查中的运用[J].生态学杂志,2008,27(12):2240-2244.

[6] 徐龙,张正旺,丁长青.样线法在鸟类调查中的运用[J].生态学杂志,2003,22(5):127-130.

[7] 约翰.马敬能,卡伦.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8] 姚建初,郑永列.太白山鸟类垂直分布的研究[J].动物学报,1986,7(2):115-138.

[9] 赵正阶.中国鸟类志(下卷)·雀形目[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2001:717-718.

[10] 郑作新,钱燕文,谭耀匡.秦岭鸟类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

[11] 郑光美.秦岭南麓鸟类的生态分布[J].动物学报,1962,14(4):465-473.

Survey of Black-throated Blue Robin Population in Changqing Nature Reserve

ZHANG Yong-wen, CHEN Peng, WANG Jian-long, DONG Wei,ZHAO La-xun, MA You-li, REN Wen-bo

(ChangqingNationalNatureReserveofShaanxi,Hanzhong,Shaanxi723000)

From April to June, 2016, Black-throated Blue Robin (Luscinia obscura)population in Changqing Nature Reserve were investigated by the sampling point method with singing voice and line transect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rough statistics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Black-throated Blue Robin is 36-48 per square kilometers. Its distribution area was calculated by the sound stimulus survey and GPS positioning and on-spot drawing as well as the use of planimeter to be 5.25 km2. The number of Black-throated Blue Robin is estimated to be between 189 to 252. Now the birds distribution and reproduction are in good condition.

Black-throated Blue Robin; population quantity; sample point method; transect line method; Changqing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2016-05-18

张永文(1970-),男,汉族,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野外科研监测工作。

S759.94

A

1001-2117(2016)05-0022-04

猜你喜欢
样线长青样点
2021年生物多样性鸟兽两爬现状分析
照片样线法大豆植被覆盖度测量精度分析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基于空间模拟退火算法的最优土壤采样尺度选择研究①
样线法在北方基岩性海岛植被调查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以北长山岛为例
基于ArcGIS应用六棵树抽样调查方法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基于分融策略的土壤采样设计方法*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长青荣耀三十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