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B细胞肿瘤抑制剂

2016-12-17 15:42
科学中国人 2016年11期
关键词:活性氧线粒体沉积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研究员刘青松课题组、刘静课题组研发出新型针对B细胞肿瘤的高选择性高活性酯质激酶PI3Kδ和Vps34双重抑制剂——PI3Kδ/V-IN-01,相关结果发表在《癌症靶点》杂志上。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95%以上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B细胞的克隆性增殖,仅不到5%的病例为T细胞表型。PI3Kδ的过量表达与B细胞恶性肿瘤有密切联系,PI3Kδ参与调节B淋巴细胞的免疫微环境,对这类肿瘤细胞的活化、增殖、生存和迁移起着关键作用。研究发现了同时靶向激酶PI3Kδ和Vps34的双重抑制剂PI3Kδ/V-IN-01,它能够更强烈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尤其是对FLT3-ITD阳性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抑制效果明显。在小鼠模型中,这种抑制剂50mg/kg/d的剂量即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活性。

Gpr45突变降低下丘脑POMC表达并导致肥胖

复旦大学吴晓晖教授与许田教授合作,利用piggyBac转座子插入突变小鼠资源,发现了G蛋白偶联受体Gpr45在肥胖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Gpr45调控阿黑皮素原(POMC)表达及机体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发表于《临床研究》。肥胖会增加罹患糖尿病、心血管异常和肿瘤等疾病的风险。发现神经系统特异表达的Gpr45基因失活导致小鼠代谢减缓,离乳后开始肥胖,进而出现脂肪肝、胰岛素抵抗、血糖增高等代谢异常。Gpr45在下丘脑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调控能量代谢信号分子POMC的表达,Gpr45突变导致POMC表达量和POMC神经元活性降低,脑室注射POMC产物类似物MTII则可抑制Gpr45突变小鼠的肥胖。G蛋白偶联受体是种类众多的膜蛋白受体家族成员之一和重要的候选药物靶标。

脑出血后TLR4/MyD88介导铁调素表达引起脑铁沉积、氧化损伤和认知障碍

第三军医大学杨清武教授课题组在脑出血后脑铁代谢机制研究领域取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循环杂志》。脑出血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降解产生大量的铁,大量铁不仅通过氧化损伤或直接神经毒性等机制加重神经损伤,同时还引起远期的认知功能障碍。因此,降低脑铁沉积成为脑出血治疗的策略。证实了上调的星形胶质细胞及血清中的铁调素可显著阻碍脑出血后沉积脑铁的清除,加重小鼠神经损伤及远期的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研究发现,TLR4/MyD88介导的炎症信号显著上调了铁调素的表达,脑铁沉积明显增加,从而加重神经损伤及远期认知功能障碍,而应用TLR4特异抑制剂能显著下调星形胶质细胞铁调素表达,促进沉积的脑铁排出外周,明显减轻脑出血后神经损伤及远期认知功能障碍。

miR-21通过增强线粒体基因翻译降低血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汪道文研究组发现miR-21通过上调线粒体基因的翻译可以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升高的血压并缓解心肌肥厚,相关成果发表于《循环杂志》。氧化应激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而线粒体呼吸链是活性氧产生的主要部位。研究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脏组织中线粒体基因编码的蛋白细胞色素b(Cytb)水平明显下降,并且活性氧含量明显增加。研究首先在细胞水平上证实Cytb降低是活性氧增加的直接原因。其次,研究发现Cytb可能是miR-21的作用靶点,miR-21可直接通过增强Cytb的翻译,降低由Cytb减少引起的活性氧增加。进一步的体内动物实验发现,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体内高表达miR-21能降低血压并减轻心肌肥厚。endprint

猜你喜欢
活性氧线粒体沉积
近红外光照射纳米颗粒可直接产生活性氧
重大突破:全新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实现线粒体DNA的精准编辑
MFN2调控线粒体动态变化的研究进展
三七总皂苷对线粒体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活性氧自由基在试验性乳腺炎大鼠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骨关节炎氧化应激及干预的研究进展
镉胁迫对2个宁夏主栽水稻品种幼苗期抗氧化同工酶亚基及其活性的影响
为什么我们还保留着线粒体DNA?
无人机作业参数对喷雾沉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