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伦理价值观的排序

2016-12-17 04:38霍明宇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年10期
关键词:事理本性人际

霍明宇

摘 要:“长幼”关系是《孟子》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孟子》对这一伦理观念的阐释是通过将其与一系列社会道德行为进行对比而完成的。在各种对比式的论述中,不难看出“长幼”观念的提出为维护封建等级社会所带来的政治意义,同时,更可以通过“长幼”关系在《孟子》整个价值体系中所占有的位置,窥探《孟子》对于人际关系和社会事理、本性与理性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的价值排序。

关键词:长幼 人际 事理 本性 理性

一、儒学典籍中的“长幼”概念

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总起来说,儒家思想在家庭之内主要探讨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妻关系;在乡党社会之中探讨老少、朋友关系;在朝廷之上探讨君臣以及臣僚之间的关系。根据《孟子》的观点,在上述种种关系之中,兄弟关系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长幼关系,是阐释儒家根本问题的出发点之一,儒学系统称之为“义”,在孟子的学说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个体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就尊卑上下的等级来说的,而尊卑上下等级地位的确定,对于社会阶层的稳定、政治制度的巩固意义至关重大。探讨长幼关系的社会意义就在于规定长与幼之间的礼仪。“长幼”是一个概括性的概念,说“长幼”关系要分不同的场合。在家族之内第一看辈分,辈分高的是长,辈分低的是幼,长者尊,幼者卑。关于长幼的概念《孟子》没有做专门的说明,对此可以通过《礼记·祭统》的记载来加以了解:“夫祭有十伦焉;见事鬼神之道焉,见君臣之义焉,见父子之伦焉,见贵贱之等焉,见亲疏之杀焉,见爵赏之施焉,见夫妇之别焉,见政事之均焉,见长幼之序焉,见上下之际焉。此之谓十伦。”这里罗列了祭祀活动中的十种礼仪,文中针对“长幼”这一礼仪的注解是:“夫祭有昭穆。昭穆者,所以别父子、远近、长幼、亲疏之序而无乱也。是故,有事于大庙,则群昭群穆咸在而不失其伦。此之谓亲疏之杀也……凡赐爵,昭为一,穆为一。昭与昭齿,穆与穆齿,凡群有司皆以齿,此之谓长幼有序。”祭祀是先秦时期最为重要的礼仪,这其中对于参与人员区分长幼级别施行祭祀礼仪的记载比较明确可信。从这一段话来看,祭祀时同一宗族内的所有子孙都要按照父昭子穆的顺序排列,昭辈排一列,穆辈排一列,而同属于昭辈或者穆辈的,则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列。宗族之外其他参与祭祀的来宾,包括各种差役人等,都按照年龄大小决定排列位次。这说明辈分高的为长为尊,辈分低的为幼为卑。而在同一辈分之中论尊卑,则主要看年龄长幼,年龄高的哥哥是长,年龄小的弟弟是幼。以上是家族之内,而在家族之外的乡党之间,则完全按照年龄的长幼来规定位次等级。

儒家经典用“兄良弟悌”来描述理想的兄弟关系,《礼记·礼运》说:“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兄良弟悌、长惠幼顺分别是长幼关系在家族内、外的两种理想状态,兄长像朋友一样慈爱照顾弟幼,弟幼对于兄长则尊敬并且顺从。《孟子》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反复探讨,这些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说明长幼兄弟的尊卑等级,以及具体的行为规范,但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孟子》关于社会政治以及人性的诸多思考。

二、“人际”重于“事理”

一个人在社会中生存,既要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又要处理人际关系。按照儒家经典的说法,看一个人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有一个标准就是仁义;看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事务有一系列的标准,那就是道德和才华。儒家的理想人格,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坚持仁义,在处理社会事务的过程中坚持自我道德标准而不被外物所胁迫。但是社会生活极其复杂,很多时候维护人际关系和坚持自我道德行为之间存在矛盾和抵牾,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何选择,是《孟子》反复探讨的问题。《孟子》对这类问题的立场十分明确,即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把处理社会事务的道德、能力放在第二位,可以概括为先人后事。

《孟子·滕文公章句下》记载了一段孟子评论仲子的话:

(孟子)曰:“仲子,齐之世家也;兄戴,蓋禄万钟;以兄之禄为不义之禄而不食也,以兄之室为不义之室而不居也,辟兄离母,处于于陵。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己频顣曰:恶用是鶂鶂者哉?他日,其母杀是鹅也,与之食之。其兄自外至,曰是鶂鶂之肉也。出而哇之。以母则不食,以妻则食之;以兄之室则弗居,以于陵则居之,是尚为能充其类也乎?若仲子者,蚓而后充其操者也。”

孟子提到的这位仲子是齐国的宗族大家,享有世代相传的禄田,他的哥哥陈黛从蓋邑收入的俸禄便有几万石之多。仲子认为他哥哥的俸禄为不义之物,所以不去吃,认为他哥哥的房屋为不义之产,所以不去住。避开哥哥,离开母亲,住在于陵。但有一次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别人送给哥哥的鹅,后来得知情况后他便跑出门去,呕了出来。孟子评价这个人说,世俗虽然都认为他廉洁,不吃不义的东西,但在母子兄弟关系上来看这个人,母亲的食物不吃,却吃妻子的;哥哥的房屋不住,却住在于陵,这还能算是推广廉洁之义到了顶点吗?按照孟子的说法,仲子没有处理好自己和母亲的关系是不孝不仁,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兄长的关系是不悌不义,所以即使他追求廉洁不收受不义之财,也不值得称道,反值得批判。在另一次谈话中,孟子又提到了仲子。

孟子曰:“仲子,不义与之齐国而弗受,人皆信之,是舍箪食豆羹之义也。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

这一次仲子连不义之国都不接受,按照世俗的说法应该是很有气节的人了,可孟子仍然对他不看重,因为仲子是一个不尊重父兄的人,不尊重父兄的人就可以推断他也不尊重君臣之礼,孟子认为跟不尊重父兄君臣之礼这么大的事情比较起来,不接受不义之国只是“小节操”罢了。“人莫大焉亡亲戚君臣上下”,这又一次说明,孟子把说处理好人际关系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在孟子看来,为了维护长幼之情,即使冒着在国家管理上出现问题都在所不惜。《孟子·万章章句上》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万章问曰:“象日以杀舜为事,立为天子则放之,何也?”孟子曰:“封之也;或曰,放焉。”万章曰:“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有庳之人奚罪焉?仁人固如是乎——在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曰:“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封之有庳,富贵之也。身为天子,弟为匹夫,可谓亲爱之乎?”“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虽然,欲常常而见之,故源源而来,不及贡,以政接于有庳。此之谓也。”

这段话中,万章质疑舜把自己的弟弟象封到有庳之国,认为象这样不仁的人管理有庳国对那里的百姓不公平。孟子没有直接回答象治理有庳国是否合适的问题,而是先从兄弟关系上回答了这个问题。孟子说仁人对于弟弟,就要亲他爱他。亲他,便要使他贵;爱他,便要使他富。把有庳国土封给他,正是使他又富又贵。哥哥做了天子,弟弟却是一个老百姓,这样的情况才是出了大问题。孟子接着回答了怎样处理有庳国的问题,他说在舜的监督下,象根本不能暴虐地对待有庳的百姓。可见,舜为了让自己的弟弟富贵,又不让有庳国的百姓受苦,还付出了额外的“管理资本”。对这件事情的记载是否符合历史事实不得而知,但孟子的这番阐述,说明为了爱弟弟而在国家事务上大费周折也是值得的,因为谨守亲人之间的友悌关系最重要。

孟子认为,一个人可以误判自己哥哥的人品和才华,但绝不能对哥哥的人品和才华有所怀疑,换句话说,做弟弟的如果尊重哥哥就应该天然地认可自己哥哥的人品才华,有这份信任和尊敬是最重要的事,至于哥哥是不是真的有人品和才华,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就在其次了。《孟子·公孙丑章句下》记载陈贾来见孟子时说的一段话:

(陈贾)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曰:“然”。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舆?”曰:“不知也。”“然则圣人且有过舆?”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陈贾认为周公使管叔监督殷国,管叔却率领殷遗民造反,周公对于管叔的造反竟然不曾预料到,这是值得诟病的。孟子的回答也是从孝悌来讲的,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弟弟怎能怀疑哥哥会造反呢?周公没有怀疑管叔,即使说明周公的判断失误,也比假设周公怀疑了哥哥管叔而造成不悌的名声要好。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方面出差错是可以原谅的,但不可以原谅的是在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处理兄弟关系方面出差错。

以上所举数例都可以说明孟子对长幼关系,尤其是其中兄弟关系的看重。那么,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为什么把处理人和人的关系,即仁和义的问题,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呢?因为人际关系的稳定,尊卑等级的固化,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而稳定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政治。孟子所生活的战国时期,诸侯国轮流称霸,僭越了自己的位置而威胁天子,这让致力于维护旧制度的儒家学者十分忧虑,他们所要做的就是让旧的等级制度延续下去,他们的努力是要在思想上把旧的等级制度合理化。只有先保证了这个层面的问题,才谈到一个人自身的气节、廉耻等道德才华方面的问题。

正是基于维护旧的等级制度的出发点,在朝廷之上处理君臣和臣僚之间关系的时候,长幼就不再是第一标准,而爵位的尊卑成为第一标准。(孟子)曰:“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孟子在这里指出,天下公认为尊贵的东西有三样,爵位是一个,年龄是一个,道德是一个。那么这三样东西有一个怎样的排序呢?孟子认为,根据不同的情况也有不同的排序,如果是在朝廷之中,也就是臣僚之间,先论爵位,爵位的重要性大于年龄和道德。如果是在乡党之内,就先论年龄,年龄的重要性大于道德。但如果是辅助君主统治百姓,那就是道德为最重要,其次才看爵位和年龄。在朝廷之上最重要的是象征权力大小的爵位,只有爵位的尊卑等级稳定了,维护旧的统治阶级制度才成为可能。而在不存在政治地位高下问题的乡党之中,就可以以年龄论尊卑了;而作为辅佐君主的人(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学者恐怕都把自己归入这样一个群体),则要根据道德高低论高下,这正是儒家学者的出路。

三、“本性”重于“理性”

包括《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在谈到仁、义、礼、智时,这个顺序是固定不变的,仁义是最为重要的,必须放在前面来说,而礼、智等则放在后面。为什么有这样的排序?笔者认为这同孟子注重自然“本性”的思想有一定的关联。《孟子·尽心章句上》引孟子的话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孟子在这里指出亲爱父母是仁,尊敬兄长是义,而对父母和兄长的亲爱和尊敬之情是出于人的自然本性。为说明这个道理,他还举例说,两三岁的小孩没有不爱他父母的,等到他长大,没有不知道尊敬兄长的,根据这些生活经验他得出结论说,亲爱父母和尊敬兄长都是不需要理性分析就拥有的一个人的自然本能。而与仁、义相比而言,礼、智是一个人为了达到仁、义为自己创立的行为指导,是经过理性分析后的行为结果。《孟子·离娄章句上》的一段话说明了这个问题。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在这里孟子指出仁是侍奉父母,义是顺从兄长,智是知道了仁义的道理并坚持下去,礼是对仁义既能合适地加以调节,又能适当地加以修饰。可以看出,礼和智都需要做一些加工的工作,即“知斯二者弗去”和“节文斯二者”。按照孟子的说法,跟仁、义一样,礼、智也是一个人内在的本性,是一个人自发地去理解和坚持仁义的道理,调节自己做到仁义的行为,这些不是外界强迫他而做的。但与仁义的区别在于,智、礼要分辨和理解仁义,要调节自己的行为以展现仁义,这就是对仁、义进行理性分析后的结果了,智和礼虽然不是来自外在的强迫,但却是来自理性的加工。比较而言,未经理性加工的“仁义”被认为是更加根本的和重要的。

孟季子和公都子的一段辩论,也可视为关于本性和理性问题的探讨。

孟季子问公都子曰:“何以谓义内也?”曰:“行吾敬,故谓之内也。”“乡人长于伯兄一岁,则谁敬?”曰:“敬兄。”“酌则谁先?”曰:“先酌乡人。”“所敬在此,所长在彼,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将曰:‘敬叔父。曰:‘弟为尸,则谁敬?彼将曰:‘敬弟。子曰:‘恶在其敬叔父也?彼将曰:‘在位故也。子亦曰:‘在位故也。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季子闻之,曰:“敬叔父则敬,敬弟则敬,果在外,非由内也。”公都子曰:“冬日则饮汤,夏日则饮水,然则饮食亦在外也?”

孟季子认为一个人对自己哥哥的恭敬属于外因作用的结果,不是出于他内在的本性,公都子的看法相反。孟季子举出一例诘难公都子,他说,一个人内心尊敬自己的亲哥哥胜过尊敬乡党中比哥哥大一岁的长者,但是在乡党之间饮酒时,按照长幼尊卑的礼节,却要先向本乡长者敬酒,心里尊敬的是哥哥,却向本乡长者行敬酒之礼,这说明尊敬乡里长者的行为不是发自内心的,只是外在的礼仪让他这样罢了。公都子把这段话告诉孟子,孟子也举一例,说家族之内的叔叔和弟弟比较起来,心中最尊敬的自然是叔叔,但是如果弟弟担任了祭祀活动中的代理人,那么就应该对弟弟施尊敬之礼了,因为按照祭祀的礼仪,弟弟处在应当受到恭敬的地位。这个例子更加明确地把问题的焦点提出来,那就是内心的情感和外在礼仪相互抵牾的问题。孟子在后面说了非常关键的一句话:“庸敬在兄,斯须之敬在乡人”,平常的恭敬在于哥哥,暂时的恭敬在于本乡长者。这就是孟子对这类问题的看法,不能根据礼仪中的恭敬之举来判断恭敬之情是否出于内在本意,因为对于叔叔、弟弟、哥哥和乡党长者的恭敬之情都是来自内心的本性,而在社交礼仪中的表达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相对于一个人内心本真的情感,礼仪只是经过人类理性加工,被社会约定俗成的外在的规则,因此是“斯须之敬”,“斯须之敬”比自然本能的“庸敬”略低一筹。

《孟子》中关于仁义礼智属于“内”还是“外”的讨论很多,而从仁、义、礼、智的排序来看,笔者认为,问题的焦点并不在于一个人的仁义礼智的行为是由于内因驱动,还是来自外因要求,而在于这种行为是出自然自本能还是经过了理性的加工。实际上,按照孟子的说法,不论内因和外因都是一个人自愿去做的,都没有被胁迫和约束,因而可以说都是内因。一个人的自然本能才是这个人最重要的品质,这个品质就是仁义,如果能顺着本性去发挥仁义,那么这个人就会进入一种精神的自由,获得至高的愉悦。一切需经理性加工而后得的情感和行为,都要稍逊一筹。

孟子把仁义说成是一个人的自然本性,把仁、义分别对应的父子、兄弟之情说成是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这或许是他自己生活中对于家庭伦理的观察经验而得来,但另一方面也为建构他的思想体系做了准备。这就涉及为什么要讨论内与外、本性和理性的问题,这个问题又回到了政治。上文说道,儒家思想把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放在第一位,把君臣父子、孝悌长幼等尊卑等级的描述作为固化阶级的一种标准,而提出这种标准是需要说服力的。儒家学者要为这种阶级固化的说法找到根据,使之合理化,他们提出的观点是“本性说”,即认为仁、义、礼、智等品性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如果本性如此,那么一个人只要顺着这个本性并发挥它就可以了,所谓“性本善”的意义就在于,善的天性被发挥和维护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坚持并发挥一个人固有的仁义礼智的本性,目的还是为了稳定社会关系和等级制度,本性如何与社会等级发生关联?为此儒家经典把仁、义、礼、智和各种社会关系做了一些对应、比附。《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说:

“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在这里,孟子指出契教育百姓的内容是人与人关系的大道理以及行为的准则。这其中包括,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有内外之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在这五种关系中,君臣关系就好比父子,父对子有养育之恩,子对父的孝顺都是出自人的本性,这是比较容易讲得通的道理,君对臣有知遇之恩,犹如父对子的爱,而臣自然的本性就是要报答这种知遇之恩,如同子对父的孝。父子关系如此,兄弟也是如此。家庭中的兄弟关系犹如社会群体间的长幼关系,弟弟的本性就是敬重兄长,兄长的本性就是慈爱弟弟,社会群体间的长者与幼者的互动如出一辙。君臣关系和社会群体中的长幼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人际关系,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等级社会最大的政治,而把这两种关系解释为出自人的自然本性,放在所有关系中最为重要的地位来加以重视,为这种等级尊卑的合理化找到了最好的解释。

参考文献

[1] 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中华书局,1960.

[2] 王文锦,译解.礼记译解·祭统第二十五[M].中华书局,2001.

猜你喜欢
事理本性人际
读懂“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老鼠和松鼠
“人际气泡”避免尴尬
阅读教学中的人文事理解读
剧有诗书气自华
了解“人际气泡”,避免尴尬难堪
如何提升人际吸引力
联意义 析事理 用思想
羊质虎皮
本性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