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拉响抗霾“红色警报”

2016-12-17 06:44
环球时报 2016-12-17
关键词:空气质量预警污染

●本报驻印度、美国、俄罗斯、法国记者 苑基荣 丁雨晴 柳直 姚蒙 ●本报记者 谷棣

“红警!”中国北方预计持续6天的重污染16日晚上“如约而至”。为应对雾霾来袭,北京以及河北、山东、山西、河南等省份20多座城市已同步启动红色预警,将采取车辆限行、学校停课、相关企业停产等一系列措施。中国北方今冬最严重的重污染天气到底会重到什么程度?中国为治理雾霾使出浑身解数,成效如何?6天后,“红色警报”解除时,想必还会被国内外媒体盘点一番。

23城市发布红色预警

“17日、18日(周六、周日)停止一切活动,16日(周五)晚上的活动请在19:40之前结束。各位专业教师务必通知到每一位学员和家长。收到信息请回复。”这是北京崇文少年宫16日下午发出的通知,而原本周五晚上的课是20:10下课。连30分钟都不能等,可见对付雾霾已成了一场严格按照时间发起总攻的战役。在微信圈中,大家又针对如何算清单双号出行时间谈兴颇浓,看上去又对这场战役显得有些准备不足。

“由于空气质量将极度恶化,北京及其他22个城市周五将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预警。”俄新社同样关注中国北方的这场“大战役”。报道说,“自2013年以来,全国仅发布3次红色预警。前两次发布于2015年12月,当时北京的空气污染等级达到临界值。北京的空气状况近年来已成为中国政府必须要解决的最严重问题之一。汽车运输以及北京郊区和中国北部地区用煤供暖为北京的主要污染源。北京市政府9月底曾表示,2017年将在市周边设立无煤区,以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中国的雾霾治理是国外媒体持续关注的话题,或许与在华生活和工作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有关。在北京工作过一段时间的某法国企业高管告诉《环球时报》记者,12月初巴黎也发布了红色雾霾预警,但说实话,北京雾霾要厉害得多,他的一个同事从北京回法国后查出肺部疾病,最后按工伤处理。连日来,路透社、法新社等西方通讯社都报道了北京发出“红警”,采取限制交通、工地停工等措施。法国BFM连续新闻电视台形容“北京会成为一个雾中之城,人们打趣说见面都认不出对方了”。

路透社15日报道称,中国环保部提示23个北方城市统一启动最高级别的红色雾霾预警,而包括山东省会济南在内的9个城市统一发布低一级的橙色预警,以应对这个国家今秋以来遭遇的“污染程度最高的一次”雾霾。其中,北京市政府已发布从周五傍晚起一直延续6天的重污染红色预警。河北省要求该省重污染企业规定时间内减产或停产。报道称,今年经常笼罩中国北方的雾霾主要来自地方排放、不利天气和来自其他地区的污染颗粒。

“随着北京见‘红,新德里正在等待雾霾预警。”这是《印度斯坦时报》16日的报道,文章称,直到本周四傍晚,北京天气都很好,PM2.5监测值低于100,但预测是残酷的,北京立即拉响了红色警报,这座人口超过2000万的城市污染水平周五晚就会飙升到“最恶劣水平”,未来几天PM2.5数值超过500。预计最后冷空气将再次驱散这次严重雾霾,“面对如此严重的雾霾,政府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围绕中国的雾霾“红警”,《印度时报》的两个读者还有些言语交锋,一个在网上留言称:“启动‘红警不是中国针对严重空气污染的新迹象,但不要每次都错失治理。”另一个读者就挖苦他说:“中国公众至少正在谈论其空气污染问题,印度也会这么做吗?”印度也是受严重雾霾影响的国家。11月初,印度迎来“20年来最严重雾霾”,新德里PM2.5最高值达到1100。12月初到现在,印度北方严重雾霾一直持续,给人们出行造成极大不方便。因雾霾天气,印度各地政府也要求上千所小学停课,并出台暂停拆建工作、暂时关闭燃煤电厂等措施。

“红警”会对排放企业有压力

“一切不以停课‘放假为结果的雾霾都是耍流氓。”北京一个初中女生这样和爸爸调侃起孩子们眼中的雾霾。学校停课让一些孩子感到开心,但“停课不停学”,孩子在家无人看管则是很多家长发愁的事情。此前北京和石家庄等地曾发布雾霾橙色预警,当感觉污染程度并没有预报的那么严重,有人又调侃说“因为风不正经,给雾霾吹走了”。

对这些社会议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王元丰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雾霾预测与气象关系很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也是大家曾关注的,一段时间北京的天气预报都是以“降雨概率百分之多少”的方式来播报,说明天气预报的准确率不可能达到百分之百。结合自身土木工程环境的研究,王元丰说:“预警可提前解除或延长,启动预警关键是要引起企业和社会的高度重视”。在专家看来,尽管启动“红警”有一定的社会代价,给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一些影响,但既然有法律法规,就要根据环境检测来启动各级预警。这样做,就是让大家不能对雾霾来袭习以为常,同时对排放过多的企业构成压力。不排除有些企业在解除“红警”后加班加点生产,但相关部门只要严格检查和问责,看企业是否超标排放,有问题的就进行“约谈”。

任何一场大战役都不是轻松的。英国广播公司以戏谑的口吻报道称,“如今中国已进入冬天,这意味着雾霾,也意味着污染问题制造者和监管机构正在进行一场猫鼠游戏。”

巴黎空气监测协会专家亚历山大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需进一步消除污染源,除限制用煤取暖、发电等举措外,还需转变城市交通的理念。欧洲普遍限制私家车、大力推进公共交通,中国大城市也必须如此转变思路。亚历山大举例说,巴黎本月上旬为应对雾霾天气采取私家车单双号限行的做法,减少了15%-20%的污染,但这只是临时措施,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纽约时报》驻华记者16日报道说,“环保人士称,中国已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方面取得进展”。文章描述说,在非政府组织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展示的一张电子地图上,密密麻麻显示着中国4600多家工厂的实时排放数据,其中270家超过排放标准。马军说,数据本身就是一种进步,确保了中国解决污染问题所需的透明度。中国已进入公布空气质量信息的时代,远比以前更透明。尽管中国的空气污染程度正在逐步降低,但现在的难点是地区污染而非城市污染。对北京来说,如果地区性的问题不解决,污染物还会来。

香港《南华早报》也报道称,就在内地发布此次大面积的重污染红色预警前的本周四,北京市民还在享受蓝天白云的天气。研究显示,北京市1/3导致雾霾的空气污染小颗粒来自周边地区。

民众对政府治霾要有信心

《印度斯坦时报》近日报道,印度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中国。对此,印度绿色和平组织负责人达利亚16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数据显示中国处理大气污染的强力举措使污染程度出现下降,但由于化石燃料消费日益增长,中国大气污染还会持续。回顾2005年至2015年这些年,中国大气污染严重程度增加了20%,2011年时最为糟糕。但这之后,中国加强了治理,而印度污染指数则开始快速上升。他认为,印度目前还缺少持续降低大气污染的举措。2011年后,中国开始在城市限行、控制燃煤电厂、关闭建筑工地和工厂等。印度也学习中国采取这些措施,但不是很连贯,缺乏统一政策。

印度《窒息》一书作者艾依尔专门研究印度的大气污染,他近日在接受印度《商业旗帜》采访时说:“印度能从北京提高空气质量中学到什么?能否详细列出北京做到的,我们哪些不能做到?尤其是工业。中国成立地区协调机制,在电厂安装高科技除污设备,在大城市严格限制购车和车辆行驶,在全国900座城市建立了1500个环境监测站。”艾依尔认为,为帮助印度降低污染,应向北京学习,看还有哪些系统性问题能立即执行。要为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设定底线,地区性的计划要覆盖所有地区,征召更多人员。印度污染控制委员会有550名员工,新德里污染控制委员会不足200人,而中国山东省烟台一个城市就超过4000人。

俄新社还报道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空气中有害物质含量不符合WHO标准的不只是中国和印度,还有许多欧洲国家及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地区。

据英国《卫报》15日报道说,当上周浓重雾霾笼罩伦敦时,专家警告那些健康状况欠佳者要“少呼吸点”,避免高强度锻炼,且雾霾严重时就“禁车”。文章还介绍了其他欧洲城市的做法,如12月上旬巴黎遭遇“10年来最严重空气污染”,取消公共交通收费并单双号限行。巴黎市长宣布计划到2025年禁止所有柴油汽车上路。德国柏林为公交车和垃圾车安装污染过滤器,严管重型车辆,严禁老旧柴油车驶入相关区域,做到“最危险的微小颗粒浓度在短短3年内就减少70%”。在欧洲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波兰,污染最严重的历史名城克拉科夫决定2019年9月开始禁止家庭燃煤取暖。

美国同样采取措施防止大气污染。纽约可持续发展办公室主任马克·钱伯斯近日表示:“空气质量是必须通过系统化措施才能解决的问题。”研究显示,纽约1%使用燃油的建筑产生的“烟雾”已超过当地所有交通工具的排放量,纽约正计划逐步禁止使用此类污染严重的燃料,并帮助房主改用其他燃料。加州清洁空气协会负责人乔伊·里奥回顾洛杉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污染最严重的日子时说:“你甚至不能出去,根本喘不过气来。”他认为,洛杉矶空气质量的改善归功于美国实行的最严格的空气质量规定。

在罗列欧美国家治理雾霾的经验后,《卫报》说,即便是中国也已开始直面污染危机,推出许多包括限制车辆在内的治污措施,最为重要的是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中国成为世界上对可再生能源投资最多的国家,甚至开始取消新建燃煤电厂的计划。

王元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民众对于政府治理雾霾应有信心,伦敦、洛杉矶治理雾霾用了3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空气污染的治理可以做到比西方快。▲

猜你喜欢
空气质量预警污染
乌海市雾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超级秀场 大风预警
金融系统中的早期预警信号及其统计物理性质
哪个罐子里的药被污染了
卷烟工业企业产品质量预警机制的建立
你是污染链的第一环吗
洗手的原因